中國債市大跌引發銀行理財產品贖回。(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11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債市大跌引發銀行理財產品贖回,監管部門要求銀行上報流動性情況,中國央行也淨投放2180億元人民幣到市場。
中國債券市場逾兩年來最嚴重的大跌,主要投資於固定收益市場的銀行現金類理財產品淨值下跌明顯,引發投資者擔憂並加快了贖回的行動。
過去幾年,中國監管機構整治銀行理財市場隱性剛性兌付和期限錯配等問題。2018年4月,中國多個官方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實施後,銀行理財淨值化並且不再剛性兌付和保證本金無損。因此只要當天淨值下跌,投資者第二天就能看到賬面虧損,很多投資者急於立刻贖回也加劇了這次事件發酵。
於是在債市大跌情況下,集中配置短期固收資產的現金型理財產品即時出現虧損,令不少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選擇贖回,以避免更大虧損。
綜合11月18日中國大陸媒體報導,此次遭受損失的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有一個共同點,他們購買的都是R2級理財產品。一直以來,理財產品被按照風險等級分為R1-R5不同類型,風險逐層增加。R1、R2普遍被理財者認為是風險較低的產品,起碼本金不會出現虧損。現在,情況顯然已經不大一樣。在理財產品不再剛性兌付之後,任何一家銀行的理財產品都隨時可能出現跌破本金的風險,而理財者顯然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另據彭博社報導,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稱,至少有五家銀行應金融監管部門要求,在過去幾天中向中國央行和銀保監會報送了流動性狀況和潛在風險,以及針對投資者大額贖回理財產品的應對舉措。
並且,有幾家商業銀行本週罕見地發布公告,呼籲投資者保持冷靜,並安撫投資者稱對債市影響可控。包括中國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等多家銀行的理財部門紛紛解釋理財產品淨值回撤原因,並表示將盡最大努力追求回撤控制,以緩解投資者的擔憂。
例如,中銀理財聲明稱,「此次債券市場的回調原因,有近期寬鬆幅度暫不及市場預期帶來的資金面收斂和資金中樞邊際抬升,也有穩樓市政策出臺推動經濟恢復斜率預期抬升,還包括防疫政策優化提升市場風險偏好等方面。」
本週債市出現大跌、銀行間短端資金利率快速上行後,中國央行加大了資金投放力度。
中國央行本週共開展8500億元(人民幣,下同)MLF(中期借貸便利)和401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有1萬億元MLF、330億元逆回購到期,全周實現全口徑淨投放2180億元。
具體來看,11月15日,中國央行逆回購資金投放量高達1700億元。不過當日央行縮量續作8500億元MLF,且有1萬億MLF到期,MLF淨回籠資金1500億元。因此週二淨投放量為200億元。
為了緩解資金面緊張情緒,11月16日-17日,中國央行持續公開市場操作,分別淨投放630及1230億元,公開市場資金投放量升至本月高點。
11月18日,中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幅度收斂,淨投放資金量大幅收窄至90億元。
在資金面的走勢方面,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預計,在假設央行不降准的情況下,銀行間流動性補充將更多依賴公開市場操作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