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又發布了「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以及相關文件。(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11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人未富先老,養老危機已經顯現,官方試圖用延遲退休和增加繳費額度等方式來緩解危機。11月4日,中國官方又發布了「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以及相關文件。
11月4日,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對個人養老金的業務管理、參加流程、信息披露等作出規定。
中國證監會也單獨發布了《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了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業務等具體規定,標誌著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業務正式落地施行。
按照官方的解釋,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
《看中國》記者查閱相關文件,個人養老金的特點總結如下:
1、首先得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此為強制性社會保險基金範疇,繳費資金由個人和用人企業共同負擔。然後可以在商業銀行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此為個人自願參加,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額度上限為12000元(人民幣,下同)。
2、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以及官方規定的其它情形,可以領取個人養老金。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
3、有稅收優惠。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4、參加人身故的,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金可以由配偶和子女繼承。
值得注意的是,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並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由開戶的商業銀行代扣。
也就是說,如果投資出現虧損,等到領取個人養老金的時候,還要繳納3%的個人所得稅。
綜合來看,弊大於利。有民眾評論認為,可以理解為每人繳納12000元購買政府的公募基金。
另外,中國銀保監會和央行7月29日發布《關於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在合肥市、廣州市、成都市、西安市和青島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試點階段,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業務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以內。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利率略高於大型商業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
但是,銀行體系資金本身具有「借短貸長」的特點,長期限的養老儲蓄降低了存貸期限錯配。不過由於很難提供對應高收益資產,預計長期養老儲蓄的收益率也很難顯著提高。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養老危機已經顯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20年後,中國28%的人口將超過60歲,高於目前的10%,成為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中國官媒《半月談》此前發文稱,未來10年間,中國將迎來史上最大規模「退休潮」,60後群體持續進入退休生活,以平均每年2000萬人的速度退休。
中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是男職工6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女職工50週歲。也就意味著在2022年,出生於1962年的男性將達到6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大多數出生於1972年的女職工也將在今年退休。
養老始終是中國民眾關心的問題,從目前各種數據和信息來看,官方一直隱瞞養老金存在巨大缺口,猶如龐氏騙局一樣「拆東牆補西牆」,用現在民眾繳納的養老金去給已退休的民眾發放,一旦危機到了頂端,養老金將難以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