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可能在明年三月接替李克強成為中共下一任總理。(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0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董林杉綜合報導)在二十大晉升中共二號人物的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已從北京返滬,料將不日交棒。李強將在明年3月接替李克強成為中共下一任總理,經濟學家們認為,這種任命為未來中國經濟帶來風險。
據《星島日報》10月25日報導,李強返回上海後,24日主持全市黨員負責幹部會議,傳達二十大精神。李強會上稱,上海作為中共誕生地,要對標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著眼全局、敢為先鋒,更好向世界展示所謂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各地各單位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鞏固經濟回升勢頭。
報導說,預料北京近日將宣布上海換帥,屆時李強將正式上京,準備明年初接班李克強。
10月23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率領新一屆最高領導層正式亮相,63歲的李強直接跟在習近平身後出場,外界預料李強晉升中共二號人物,成為中共下一任總理。
今年初,外界一度推測上海封城恐使李強出局,但結果相反。
中央社引述一名在滬多年的商業圈人士稱,李強在上海封城前,在防疫處理上,一度展現政策包容性和開創性,原先因為評估上海是「世界的上海」,不適合大範圍封控,所以採取了具實驗性質的精準防控;這個方式確實讓上海人可以維持一定的生活,找到防疫和經濟間的平衡。
不過,在孫春蘭到上海調研後,李強執行習近平「動態清零」要求,對上海封控長達兩個月,引發社會混亂和民憤,並使得上海第二季度經濟萎縮近14%。
總部位於紐約、專注於投資策略的22V Research中國研究主管邁克爾‧赫森(Michael Hirson)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習近平的經濟安全議程將勝過經濟實用主義的風險增加,以及政策波動加劇和缺乏與全球連鎖反應的溝通風險。」
赫森說,李強對習近平的政治效忠,表明他「不會質疑可能對經濟造成破壞性影響的政策」。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臺灣研究項目任教的政治學家宋文迪(Wen-ti Sung)對彭博社表示,李強在長三角地區管理三個省份的獨特經驗,促使樂觀主義者希望他「為相對更加市場友好的經濟政策帶來新能量」。
宋文迪說,「如果我們持悲觀態度,這可能表明政治忠誠度比政策經驗更重要。而且隨著習近平身邊圍繞著忠誠者,中國(中共)政府自我糾正的能力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這將助長更大的全系統風險。」
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教授王信賢對《華爾街日報》說,新的(常委)陣容包括對經濟經驗較少的人,這表明如果習近平的政策失敗,將沒有一種機制來糾正方向。
路透社報導說,10月24日,香港及中國股市大跌,人民幣走弱,新班子加強了外界對於習近平以經濟作為代價,來加倍實現其意識形態政策的恐懼。
同日,在美股市場上的中概股經歷一輪慘烈下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週一收跌14.43%,以美團、阿里和騰訊為代表的科技龍頭股成重災區。
「新冠防疫措施不會很快大幅放鬆,房地產行業短期內不會回升,支持改革的陣營已經完全被消滅,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政策人士對路透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