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機引發國際關注。圖為海軍艦艇在高雄港附近軍演。(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10月21日讯】(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20大上重申不排除對臺動武,引發外界擔憂。法媒20日出版的週刊以20頁內容,分析臺灣面對中國威脅正逐漸覺醒,而高雄很可能是中國進犯的首要目標。另一位美國國會共和黨人也點出,兩岸情勢在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後將進入最危險時期。
法國「重點週刊」20日出版的週刊以臺灣為封面,標題為「另一次威脅...臺灣警戒」。第一篇報導為「臺灣警戒:宣告的入侵事紀」,分析近70年間中國對臺灣的威脅,以及臺灣人、學者、專家等對中國侵臺可能性的不同警戒。文章強調「侵略」,而非「統一」。
第二篇為「高雄:北京垂涎的臺灣港口」,分析高雄港作為大港、工業重鎮及臺灣堡壘的關鍵地位;第三篇則訪問知名英國歷史學家、「絲綢之路」作者法蘭科潘(Peter Frankopan),從中俄關係看台海局勢。
專文寫道,中國侵臺可能性與時間點眾說紛紜。不少人仍對中國攻臺存疑,且70年來的恐嚇與3次台海危機,讓臺灣人「習以為常」;但也有很多人對部分臺灣人漠不關心、缺乏危機意識感到憂慮。
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在接受佛洛赫斯專訪時表示:「臺灣人大部分都不相信中國會武力侵略...若我們總是依賴政府,很可能會太遲。我不反政府,但我對危險更為警惕。」
前美國國防部高階官員柯伯吉(Elbridge Colby)急切呼籲趁還來得及,盡快建立同盟以制止北京。他告訴週刊,「中國知道在這10年間行動將有相對優勢...我真正擔心的是臺灣人缺乏準備...若2027將開戰,現在就要開始動作」,他並質疑中國會民船軍用,隱瞞真實軍力。
「高雄」專題中則指出,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9月造訪高雄,表示臺灣是經貿典範,美國應與臺灣靠攏。
文中指出,高雄是臺灣第一大、世界第17大港,擁有寬廣且具戰略性的專屬海域,是中國侵臺的首要目標。高雄也是臺灣工業重鎮,許多工業產品完全依賴港口進出口。
去年華府智庫「2049計畫協會」(Project 2049 Institute)報告指出,共軍最可能鎖定的目標,是能快速卸載坦克及其他重型裝備的港口。
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表示,「從軍事戰略來看,高雄是臺灣的中心」,擁有港口、潛艦與空軍基地,「若高雄變得親中,將會非常危險。」
高雄市議員林於凱則指出,中國對高雄港的投資,有「國安風險」。從2012年起,中國遠洋就擁有一個碼頭的股份,甚至在2018年買下合夥人加碼股權。
不過該專題報導也說,臺灣人對危險正在逐漸覺醒,尤其在俄烏戰爭後,不僅增加對美軍購、啟動自製武器計畫,打造不對稱作戰的豪豬戰略;國防部並承諾自2024年起恢復一年制義務役。
不少美國政界官員對臺灣安全同樣表達關注和擔憂。據《南華早報》報導,19日在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上,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上將被問到如何看待習近平在20大上對臺灣的警告,吉爾迪說:「我認為他們可能會在2022年或2023年行動,我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吉爾迪認為,在中國與俄羅斯日益增加的威脅下,讓美國海軍隨時處於戰備狀態,要有「今晚開戰」的準備,比擴大艦隊規模更加重要。
美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加拉格爾(Rep.Mike Gallagher,R-WI)18日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表示,他認為習近平展開第三任期進一步鞏固權力後,將在臺灣問題上更加咄咄逼人。
「我真的很擔心他們會加速(武力攻臺)時間表,可能從我們判斷的2027年往前提到今後幾年。」加拉格爾說。
他研判「臺灣2024年總統大選之後,那時可能是『最大的危險窗口期』,」加拉格爾眾說,「那一年剛好美國也要準備總統選舉,因此我們會分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9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節目「早安美國」專訪時再次示警,北京希望加速統一,且可能不擇手段,包括透過脅迫、施壓甚至在必要時動武等等。他重申,美國會竭盡所能確保台灣有防衛能力。
布林肯日前也提出了相同的擔憂。他在斯坦福大學的一場對話中說,台海和平與穩定維持了幾十年,但是現在北京卻改變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