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暑熱可多吃冬瓜、絲瓜等,有利水消腫作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順時養生是中醫養生理論的核心之一,夏天濕熱為多,所患疾病也與氣候密切相關,故養生保健、防治疾病也多從健脾利濕、清解暑熱入手。下面介紹夏季常見的四類疾病及日常防治小方法。
夏季常見的4類疾病及日常防治小方法
1、感冒
感冒,俗稱「傷風」,一般而言,春天多風,秋天多燥,冬季多寒,而夏季感冒則多暑熱,但也並非絕對。如夏夜貪涼、空調溫度偏低,也易感受風寒。還有肺脾兩虛、抵抗力弱者氣虛感冒,表現為疲乏、自汗、鼻塞、流涕、怕冷等症狀。
中醫強調「未病先防,已病防變」,預防夏季感冒要注意房間及時通風、保證充足的睡眠、白天空調溫度不宜設置過低,不要整夜開空調。家裡常備香菊感冒沖劑、藿香正氣水等藥,適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者;氣虛感冒者,要扶正與祛邪並施,標本兼顧。
2、水腫
夏天天氣炎熱高溫的情況下,人們喜歡躲在冷氣房裡納涼,再享受冰涼的冷飲,這些作法往往可以達到快速止汗的效果。但就中醫的觀點,這樣也會讓體內的「濕氣」排不出去,讓你整天懶洋洋。夏季暑熱熏蒸,濕邪偏盛,故容易出現下肢及腰骶部的水腫。
如果水腫遲遲未消,且日趨加重,應至醫院就診,做相關檢查,評估心、肝、腎以及內分泌功能,查明水腫原因。在飲食上,要清淡為宜,少油少鹽,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濕的藥食兩用之品,還可多吃一些應季的蔬菜,如冬瓜、絲瓜等,有利水消腫的作用。
3、腹瀉
夏天是急性胃腸病的高發季。由於暑熱之氣侵襲人體或飲食不節(潔),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導致胃腸功能減弱,濕熱之邪困阻中焦,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納差乏力等症狀。
常言道「病從口入」,做到飲食有節,切勿暴飲暴食,還要避免食用不潔食物以及過食生冷刺激之品。其次,要起居有常,保證充足的睡眠。最好在家中常備一些中成藥,如藿香正氣水、參苓白朮散等,使脾升胃降,出入有序。
3、上火
上火為民間俗語,又稱熱氣,屬於中醫「熱證」範疇,可表現為口腔潰瘍、眼睛紅腫、牙痛、咽喉腫痛及便秘等。通常來說,火有內、外之分,暑熱、辛辣刺激食物屬於外火;而生育多產、操持辛勞等可生內火,兩者之間又可互相影響,而夏季的上火以外火多見。
在飲食上,應注重清淡,可以泡一些降火茶,如菊花茶、綠茶等清解暑熱。上火分虛火、實火,治療上遵循「實火宜折」「虛火宜補」「虛實夾雜者,當寒溫並施」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