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朋友大家好, 歡迎收看中國內幕節目,我是禹同。
地溝油是因為近年來,很多人從網上曝光出來的相關視頻,才讓人們震驚的注意到,原來餿水也做成了食用油,這還真是讓人難以想像,可能自己已經吃了地溝油都還不知道呢?!地溝油在中國大陸已經滲透到了很多領域,甚至是一些看似挺正規的餐館,也在悄悄的使用廠商定期送來的這種油。在他們看來,使用這種油成本大大降低,能增強餐館的競爭力,而顧客大多是吃不出來,感覺還很香,這當然還要有廚師的高超廚藝補救才行。
1 驚人的地溝油 生產銷售一條龍
一些人可能會想,地溝油大概是某些餐館偶爾之舉吧?哪有那麽多地溝油啊?可是,你想錯了。在中國大陸,地溝油已經成為了一項產業鏈了,成了一門專業的產品了。據新京報2018年6月報導,張某夫婦從2013年開始著手製作地溝油,他們以五角一斤的價格固定回收餐廳廚餘,製成油脂,再以1.8元一斤的價格賣給「專業正規」的收購加工企業。然而當這些回收的地溝油再次賣給飯館和火鍋底料生產廠時,價格就漲到了每斤3元。像這樣幾倍的利潤空間讓很多人鋌而走險,選擇了加入地溝油的灰色產業鏈中。
新華網在2010年時,也曾報導 過地溝油的消息。該消息揭秘了太原市黑坨村的一家地溝油黑作坊,這裏的工人們都很勤奮,每個工人平均每月收入能達6000多元。這還不算多的。在其他調查中,有的地溝油提煉者師傅每月的工資居然能達到一萬多元,真是「行行出狀元」啊。
據知情人透露,這些經過黑作坊加工的地溝油並不容易被檢測出來,因為經過他們加工後的地溝油並不像普通食品添加劑一樣有著明確的檢測目標,所以也沒能建立檢測方法,更沒有專業的檢測技術人員。看來,地溝油在中國已經是一門新學科了。沒準將來在大學裏可能會開設地溝油的蒐集、生產、加工、銷售、烹調等技術和檢測方法的課程了。據業內人士透露,時至今日,地溝油還在悄悄的流通。
中國青年報在2011年3月17日發表題為《圍剿地溝油》的文章指出,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油料及油脂技術工作組組長何東平教授在走訪調查之後,估計我國每年有200萬 - 300萬噸地溝油流回餐桌,這意味著當時全國15%左右的餐館都在使用地溝油。據中國有關部門估算,中國的餐館使用這種被稱為慢性毒藥地溝油的現象驚人,平均一年的使用量高達300萬噸。時至今日,人們仍然聞之色變。
2 地溝油的危害 竟然與體制有關
地溝油有一些真是從一些大的飯店、賓館附近的地溝裏撈出來,然後再經過一些的過濾、加熱等的處理。更多的是來自各種渠道的,這就更讓人毛骨悚然了!
它對人的危害是怎樣呢?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曾說:地溝油對人體的最大危害並非來自「地溝」二字,而是來自「多次加熱」和「氧化」這兩個詞彙。油脂在加熱條件下會產生大量致癌物質,黃曲霉毒素和苯並芘是其中最邪惡的兩股「勢力」。
黃曲霉毒素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毒性最強的致癌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且生命力十分頑強,得加熱到280℃以上才能開始分解。
和黃曲霉毒素一樣,苯並芘也屬於1級危險毒物,有強烈致癌性。在日本的一項研究實驗中發現,將苯並芘塗在兔子的耳朵上,塗抹40天後,兔子耳朵上長出了腫瘤。
這些毒素用到人體上,毒性會有所減輕嗎?答案是不會的。據《科技生活》周刊報導,有研究發現,生活環境中的苯並芘含量每增加1%,肺癌的死亡率就會上升5%。只不過,這類物質在人體中的潛伏期更長,可達10-15年。
難怪武漢工業學院的何東平教授曾說:食用含有地溝油的食品在短時間內不會立即有生命危險和嚴重疾病發生。
潛伏期長會讓人們對地溝油放鬆警惕,但除了致命的癌症,地溝油中的有害物質也會直接破壞人體的消化和免疫系統,食用後導致食物中毒,產生頭昏、嘔吐、腹瀉等症狀。 「地溝油比三聚氰胺還毒」,這句話並不是危言聳聽。
地溝油既然有這麽多的危害,為甚麽還沒有專門機構重視此事呢?原來,這與國家的體制還有關係。因為關於地溝油的危害,在中國並沒有明文制止和查處的相關規定。這樣,對於一些中國職能部門人員來講,那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誰願意管那些「閒事」呢。而且即使有規定也可以「變通」。就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學者周家慶講出了ㄧ個東西方不同的思維理念。他說:在中國若發現並確定某個東西有害之後,才會禁止食用;還必須在被證明確實有害之後,監管部門才會重視監管。這與歐美國家的「證明這個東西無害之後,才可以食用」的方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就意味著很多消費者要多次成為試驗品,而且還一定能「試驗成功」,因為地溝油的危害不是立竿見影就形成的,你也很難證明你得病了是因為到哪家餐館吃飯造成的,沒人會給你出這個證明的。
3 西方對地溝油的處理 讓人如夢方醒
在西方和一些發達國家,重視人的身體健康早已經形成了共識,都有明文規定和處理辦法,供應商會標示食品原材料及使用有效期限以示負責,寧可少賺錢,也不能拿顧客開玩笑。據悉,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曾出現過地溝油問題,在美國1890-1920年間,也發現過類似問題。但是政府部門和相關人員很快就重視起來了,民眾也有了廣泛的認知和監督。這樣,他們馬上想出了一些辦法來制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幾個案例。
在德國,所有餐廳開業之前必須和政府簽訂「泔水回收合同」,這裏明確規定了一些條文,政府還會給每桶泔水一張「身份證」,明確表示出很多數據。這樣,這些「廢料」從產出到回收的整個過程都處於政府的監管之下。同時,德國還規定餐館必須購買油水分離裝置,分離出來的油由特定公司統一回收加工,杜絕人再食用。
在美國,政府有關部門對廢棄油脂的分類處理要求也很嚴格。美國環保局(EPA)會檢測企業生產的污水,排放企業根據污水的產量和組成向環保局支付污水處理費,為了少交錢,企業家們平時都很注意收集廢棄油脂。這樣,就有力地保障了環境不被污染和人的身體健康和安全了。
在日本,據旅日作家薩蘇介紹,日本政府向專業的回收公司高價回收廢棄油脂,直接從源頭上防止不法分子鑽空子,然後將廢棄油脂提煉成柴油,用作垃圾車的燃料,再賣回給回收公司使用。這樣一收一賣,日本政府真正做到了「中間商賺差價」。這樣,就完全制止了不良業主對於地溝油的不法念頭。當然,在日本和西方,從業人員基本都非常重視信譽和這些職業道德的。
4 如何識別地溝油?
在中國大陸,地溝油現象的氾濫也是人們不爭的事實了。其實,有關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只是沒有被政府重視。有人曾在《中國食品科技網》中撰文講了他對如何識別地溝油的10種方法。我們來看一看。
1.明明點的是素菜,偏能吃出肉味,十有八九用的不是新油。
2.菜裏的油不清亮,顏色渾濁,估計放的是多次使用過的劣質油,因為油在加熱過程中顏色會逐漸變深。
3.新鮮合格的植物油是滑爽而易流動的,沒有油膩之感,在水裏涮一下,比較容易把油涮掉。而地溝油口感黏膩,吃起來沒有清爽感,甚至在熱水中都很難涮掉。也可以滴幾滴油在手指上,用指腹來回搓,如果有黏膩感,用地溝油的可能性極大。
4.菜打包回家後,放在冰箱裏,過幾個小時取出來。如果油脂已經凝固或半凝固,說明油脂質量低劣,或使用了豬油等動物油,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很可能是多次加熱的油甚至是地溝油。這樣的剩菜最好處理掉,這樣的餐館也不要再去第二次。
5.排除食物過敏的情況,如果就餐後感覺嗓子澀澀的不舒服,或者出現胃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很可能是因為吃了劣質油。
6.少吃油。在外就餐時,多點蒸煮的菜餚,少點過於油膩的菜,包括油炸的主食、酥香布點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菜雖然不需要油炸,但也是經過「過油」的工序,比如那些特別嫩的肉丁、雞丁等。只有人們吃的油少了,用於回收的地溝油原料才會變少,這樣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地溝油的產量。
7.大型連鎖餐飲更安全。雖然也有媒體曝出一些高檔酒店、餐館使用地溝油,但總體來說,這些地方還是相對安全的。連鎖餐飲店比較注重自己的品牌,萬一用地溝油被查,聲譽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坍塌,所以也會有所顧忌。
8.不要購買散裝油。散裝食用油(地溝油與花生油、大豆油等混合)是地溝油主要的銷售渠道,反而消費者應該到大型超市購買正規品牌、有QS認證或有機認證的食用油,這樣出現問題也比較容易索賠。
9.用大蒜鑑別地溝油的方法。放一顆剝了皮的蒜頭,蒜對於黃曲霉素最敏感。如果蒜變紅,就是地溝油,含有大量黃曲霉素。用好的食用油蒜粒是白的。把家裏的油放冰箱裏2個小時,如果出現白色的泡沫,那就是地溝油。
10.特別提醒:街邊小攤、小店,特別是無照經營的館子,通常是地溝油重災區,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往往會從油上下手。另外,一些川菜館、火鍋店,因為用油量大,很有可能使用地溝油,而且其菜品味道重,調料遮掩了劣質油的味道,讓消費者更難分辨,盡量少吃為好。很多餐館業主的秘訣是:永遠不會吃自己的油!
好,關於地溝油的話題,我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裏,以上是今天的中國內幕節目,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
大家好,我是《中國內幕》主持人禹同。
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點贊,訂閱,評論,並開啟小鈴鐺🔔就可在第一時間觀看精彩內容哦〜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