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規模以上工企利潤數據引髮網民熱議。(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3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丁曉雨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3月27日發布數據稱,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575.6億元,同比增長5.0%。該數據引髮網民熱議,民眾直呼在當下疫情再度爆發,股市暴跌、工廠停工的情況下,統計局是如何做到總是增長的。
3月2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
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157.8億元,同比增長16.7%;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385.7億元,增長9.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97.9億元,下降7.2%;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91.3億元,下降1.7%。
1∼2月,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2335.7億元,同比增長1.32倍;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8759.2億元,下降4.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480.7億元,下降45.3%。
1∼2月,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1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9個行業下降,1個行業減虧。
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40萬億元,同比增長13.9%;發生營業成本16.28萬億元,增長15.0%;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97%,同比下降0.50個百分點。
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4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0.4%;負債合計80.03萬億元,增長10.2%;所有者權益合計62.21萬億元,增長10.7%;資產負債率為56.3%,同比降低0.1個百分點。
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8.84萬億元,同比增長14.8%;產成品存貨5.38萬億元,增長16.8%。
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91元,同比增加0.85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27元,同比減少0.54元。
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81.8元,同比增加2.5元;人均營業收入為159.3萬元,同比增加18.8萬元;產成品存貨週轉天數為19.8天,同比增加0.3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58.3天,同比增加0.5天。
對國家統計局的這份數據,網民們嗤之以鼻,以各種方式吐槽數據的真實性。
有網友反諷說:「國統威武!」 「總是增長的,真厲害!」 「不是小好,是大好!」 「你信嗎,反正我信了!」
還有網友說:「怎麼做到的?」 「上10天班就可以把全年數據編完。」 「效率太低,一週足夠。」
有網友直接評論說:「月月增長,到處破產、失業、股市下跌。」 「馬上四月份了,工廠都沒什麼事做。」 「工業區一片蕭條。」
有評論抱怨說,即使正常上班,工資也少了很多,因為當局大幅提高了醫保、社保的繳費額度,所以民眾到手的錢更少。
網民表示,疫情期間,企業的用人成本不但沒有減輕,還升高了很多。每月替員工繳納的保險費從1320元左右一個人,變成最低1610元左右一個人,每人每月就要多交290元左右。「本來就虧損堅持,還被要增加上供。」
網友評論說,總之一句話,當局就是「繼續編,繼續騙」。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經濟今年開年表現相當強勁,超出預期。消費者支出、投資及工業產值都表現亮麗。但隨著中國多地遭遇疫情嚴重反彈,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全球金融市場和能源價格陷入混亂,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越來越讓人不看好。
由於疫情飆升導致封城,中國高科技和製造業重鎮深圳以及汽車生產之都長春的生產活動都因為防疫措施趨嚴而大受影響。
野村控股3月26日表示,中國經濟正面臨自2020年年初首波疫情衝擊以來最大的下行壓力。
彭博社報導稱,包括野村控股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內的幾位專家在一份公告中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成長迅速趨緩,且在第二季度很可能進一步惡化。這些經濟學家認為,由於疫情飆升導致的旅行限制,以及房地產業持續低迷,可能會使3月的經濟活動「全面顯著惡化」。
野村控股表示,受疫情惡化影響,下修對4∼12月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雖然野村將今年1∼3月的增長預期上調至4.2%,但這主要是為了反映北京官方發布的有關1∼2月的數據有令人意外的強勁表現。野村控股認為,目前2.9%的預測可能反映「更準確的真實經濟形勢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