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2年3月16日訊】恐慌是投機的沃土,投機又會放大恐慌,極易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南北戰爭之後,美國工業化進程快速推進。19世末,美國的工業增加值超過了農業,也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工業國。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實業界「大王」輩出,熟為人知的如「鋼鐵大王」卡內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另一位不太為人所知的是「銅王」弗裡茨•海因茨(Fritz A.Heinze)。他們大多是通過兼併收購快速建立起的商業帝國,並與銀行等金融機構有著複雜的股權關係。在一場產權訴訟中,海因茨打敗了標準石油控股的合併銅業公司,拿到了1,200萬美元訴訟費,而後將「戰場」轉移到了華爾街。他的合作夥伴是查爾斯•摩爾斯(Charles W.Morse)——「即使以美式標準判斷,也算在工業和銀行業的活動中具有極端性質」的投機分子,其名下有北美國民銀行和新阿姆斯特丹國民銀行。通過「連鎖銀行」(先控股一家銀行,而後通過股權質押,買進另一家銀行的股份)模式,摩爾斯至少控制了6家國民銀行、10-12家州銀行、5-6家信託公司和4家保險公司。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美國實業界「銅王」弗裡茨•海因茨(Fritz A.Heinze。網路圖片)
海因茨將餘下的礦山權益與聯合銅業公司合併,後者的實際控制人是奧古斯塔斯。1907年10月,在一場「榨空頭」的投機交易中,由於判斷失誤,聯合銅業公司的股價一落千丈,海因茨也損失慘重。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是經紀公司格羅斯-克里伯格;第二張牌是奧古斯塔斯,其擔任總裁的商人國民銀行(Mercantile National Bank)因為向海因茨提供了貸款,引發了儲戶的擠兌;接下來的第三張牌就是摩爾斯。最終,他們只能求助於紐約清算所。儘管紐約清算所採取了行動並做出了保證,但恐慌情緒還在蔓延,擠兌行為有增無減。
投機行為將銀行、信託、實業與股票市場綁定在一起,股市的崩潰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倒金字塔」結構的單一銀行體系中,金字塔的頂端都出現了流動性短缺,位於底部的鄉村銀行也難倖免。僅僅1907年就有156家銀行破產——國民銀行24家,非國民銀行132家。信託公司更是遭受了重創,因為它們大多數都脫離了清算體系。1903年,紐約清算所要求信託公司至少持有10%的準備金,致使大量信託公司紛紛放棄了清算所會員資格,轉而利用摩根集團旗下的國家商業銀行結算。1907年10月,國家商業銀行宣布與存款額超過6,000萬美元的紐約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停止清算關係。它的總裁查爾斯•巴爾尼(Charles Barney)也是個大投機者,曾聯合海因茨操盤聯合銅業公司的股票,卻以失敗而告終。10月22日,尼克伯克破產,巴爾尼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開啟了信託公司的擠兌潮。次日,前兩大信託公司也遭到了擠兌。短期拆解利率一度提高到了150%,恐慌情緒達到了高潮。
恐慌期間,居民流動性偏好大幅提升,共有近3億元通貨退出了流通,通貨相對於存款的溢價率高達4%,具體可表現為通貨-存款比率的提升或準備金-存款比率下降。由於擔心破產,銀行紛紛選擇囤積流動性,大幅提高準備金比率,如聖安東尼奧等地區的銀行把準備金率提高到了35%,有家印第安納州的銀行甚至吹噓它的準備金率高達67%。面對儲戶的取款需求,有些銀行暫停了取款服務,有些要求儲戶提前60-90天通知才可以取款。流通中的現金極度短缺,一度回到物物交換時代。全國各地的清算所紛紛發行證書,銀行也發行了各種臨時的現金/付款支票以彌補流通手段的短缺。
年過七旬的J.P.摩根(J.P.Morgan)扮演了「滅火隊長」的角色,協調財政部、銀行、信託和實業一致行動,向國民銀行和信託機構注入資金,終於在11月初阻止了恐慌的蔓延。股市也在1907年11月觸底反彈,但經濟衰退週期直到1908年6月才結束。期間,美國工業生產指數下降了16%,實際國民生產淨值下降了11%。有人說,J.P.摩根一人扮演著「聯邦儲備銀行」的角色。
一個合理的推測是,如果沒有摩根,1907年金融恐慌很可能演變為一場經濟大蕭條。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