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一般人是無法真正理解歐陽修的《秋聲賦》。(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53歲時寫下辭賦作品《秋聲賦》,原文如下: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澹,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近期無意中在網上看到此文,當時覺得心中的某些東西被觸動,於是仔細看了原文和一些相關的解讀文章,想對此文從修煉的角度做一個解讀。
歷代對此文的解讀一般都認為這是作者政治失意後借描寫秋抒發對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實際總體講,這是歐陽修從秋的屬性談自己對修煉的感悟,不從這個角度來解讀的話,一般人是無法真正理解《秋聲賦》的,歐陽修本身也是修煉人,而且層次也是不低的。
我在讀此文時,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儘可能使自己進入歐陽修這個「角色」,體驗這個「角色」寫此文時的所聽,所見,所觸,所感,我感受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的深意,就是要在讀「百遍」的過程中不斷放下自我的一切,進入作者的思維,如果最後能夠和作者的思想溶為一體,那麼「其義自見」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對這第一段歷來的解讀只著重於作者文筆的形像生動,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為什麼歐陽修能夠聽到聲音而童子卻聽不到,按常理歐陽修寫此文時已年過半百,聽力等各方面都在衰退,而童子很小,感覺應該很靈敏才對,其實作者說是在讀書,實際是處於入定的狀態,放在面前的書只是做做樣子,在這樣的狀態下各方面的感觀都極為靈敏,所以聽得到秋天來的聲音,「聞有聲自西南來者」很準確地說明了方位,更說明了這點。而童子雖很小,卻不在定態,更不是修煉人,所以聽不到什麼。
任何東西在另外空間都能體現出生命,春夏秋冬也是生命,是無形的生命,但有時候也可以化成具體的人形,重慶長江大橋的兩邊就有春夏秋冬四個人形塑像,憑空想像是想不出來的。平常講什麼是什麼的化身,比如某人是正義的化身,某人是邪惡的化身等等也有這樣的含義在裡面,當然那種情況和這裡不完全一樣,具體也比較複雜,這裡不談,只說這個意思。歐陽修在這裡看到的就是化成人形的秋。
秋來的時候是有聲音的,這個聲音就像作者描寫的那樣。其實平時人走路也是帶風聲的,只不過一般沒有在意而已。
接下來:「其色慘澹,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這裡作者是對自己切切實實看到和感受到的秋這個「人」的描繪而不是常人的所謂感覺。這一段的後面部分點明了秋的作用,在五行中處的位置以及和其它一些事物的對應關係。宇宙有成住壞滅,而在每一個階段中又有無數個小的成住壞滅,小的成住壞滅裡又有更小的成住壞滅,一層一層往下,在人這個最低的層次裡春夏秋冬是其中的一種對應,「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草木在春天生,夏天長,秋天衰,冬天亡,對應成住壞滅,每個階段又正好對應春夏秋冬,而秋就是肅殺的季節,秋的作用和角色就是如此,好比廚師就是做飯的,醫生就是看病的,他在五行中和其他的事物也是有對應的。「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這是作者切身看到的,不是簡單重複五行學說中的論述。
五行學說在現代人看來很玄,其實在很高層的空間看是一清二楚的,就像一個「劇本」,而這個「劇本」本身也是生命,也是法派生出來的,他使宇宙保持平衡和穩定的運行,神就是那樣一種安排,是客觀存在的,不是一般人認為的經驗的總結,修煉有素的人可以看的到,當然層次不同看到的也不一樣,有的只能看到很少一部分,有的看的多一些,層次越高看的越清楚越全面。常人對此其實也能有一些感受,如講水克火,金克木等誰都能理解接受,但在常人的層次感受極為有限,歐陽修的層次還是不錯的。
下面「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這一段要總體的理解,仔細品味,這和老子講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不是很相似?這更加說明了歐陽修的修煉層次,作者從秋的肅殺引申出對修煉的感悟,也就是說「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都是自己對名利情的過於執著而造成的,怨不得別人,所以「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也就是說要節制自己對名利情的執著,這和修煉人的修心斷欲就很接近了。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老子講「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我們都知道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漁夫捕到一條會說話的金魚,金魚說,把它放生就能滿足願望。漁夫的妻子總是不滿足,向小金魚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要求。老太婆無休止的追求變成了貪婪,從最初的清苦,繼而擁有輝煌與繁華,最終又回到從前的貧苦。這個故事其實很深刻,生活中的人有多少人象那個漁夫的妻子呢?常說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真是如此,漁夫妻子的結局還算好的,那些不擇手段獲取利益的人就絕不單單是「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了。
文章最後一段和第一段首尾照應,用童子的茫然反襯作者的修煉層次。在一般的解讀中普遍認為此文基調過於悲傷,不那麼積極向上,其實古人悲秋的傳統正是天人合一的一種體現,悲在五行中也屬金。我看過不少描寫秋天的散文,無論其文筆如何華麗優美,都是常人這一層次的,可以說在古今描寫秋天的文章裡,這一篇層次是極高的,因為作者站的角度高於常人,所以才有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