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里鐵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你見過從不生鏽的鐵柱嗎?在印度德里城的奎瓦吐勒清真寺裡,有一根7公尺高的古老鐵柱——「德里鐵柱」(Iron Pillar Of Delhi)。它是印度極富盛名的古跡,屹立千年卻不生鏽,至今保持完整,得到許多現代考古學者與冶金學者的注意。它也標誌了印度古代鑄鐵技術的高度發展。
德里鐵柱地面高度為7.2米,總重約達10噸,柱頂有著古色古香的裝飾花紋。數百年前被移到現址。經歷了無數風吹雨打,至今仍沒有一點生鏽的痕跡,這是現代科技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大家知道,鐵是最容易生鏽的金屬,一般的鑄鐵,別說千年,幾十年就鏽蝕殆盡了。
據科學家的分析,德里鐵柱的含鐵量達99.72%。現代的鑄鐵含鐵量通常介於99%至99.8%之間,而且含有錳和硫兩種元素,但德里鐵柱卻沒有這兩種元素,而其外部有一層非常薄的保護膜使鐵柱不被鏽蝕。
《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一書中介紹,「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專家也對德里鐵柱做了一些研究。他們發現,這根鐵柱的外部有一層非常薄的保護膜覆蓋,保護膜是由鐵、氧以及氫構成,這層保護膜恰好保護鐵柱不被鏽蝕。這層薄膜的厚度極薄,僅十二分之一毫米。印度理工學院的專家認為,這層抗腐蝕薄膜的生成與鐵柱的含磷成份有關。」
英國冶金學家羅伯特‧哈德費爾德爵士在1911年對鐵柱的成分進行了一番詳盡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該鐵柱含0.08%的碳,0.046%的硫,0.114%的磷,0.032%的氮,99.72%的鐵,銅和其它元素0.034%。他表示:「這根鐵柱是一個完全焠煉精純的鐵製品。從鐵的純度來看,甚至比現代瑞典的碳鐵還好」。
美國研究人員羅利特(John Rowlett)在其著作中寫道,德里鐵柱的出現比世界上已知最大、有能力製造它的鑄造廠早了400年。
目前科學家們無法以技術手段準確測知其鑄成年代,而歷史學家通過外觀特徵比照,初步推測它至少於1600年前鑄成,或者是更早的時期。
那麼這根鐵柱究竟是何人所造?為什麼出現了超時代的高技術水平?這些疑問至今沒有合理的解釋。
印度德里鐵柱,含鐵量99.72%。(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過近年來,印度有年輕的研究者解讀了德里鐵柱中段的梵文銘刻,認為它屬於史前文明產物。
在古銘文中提到了一位名叫「錢德勒」(Chandra)的國王,並描述了其帝國疆域超過了今天的印度,覆蓋印度的南部海域,遠遠超過了本次人類文明歷史上的印度阿育王。
這位研究者指出,有著「最初的詩篇」之稱的印度上古史詩《羅摩衍那》中的主人公——相傳是上古時期或史前時代最偉大的印度國王,在古文獻原著中就以「錢德勒」(Chandra)作他名號的姓氏後綴。
相傳「錢德勒」是神的化身,在人間以擁有神力的英雄和君王形象出現。他曾穿越印度洋直至今天的斯里蘭卡地區,擊敗魔軍,統治印度地區很多年,確立了當時的道德標準,被古印度人尊奉為最偉大的國王及神的化身。
該研究者還指出,印度的上古歷史文獻中表明,印度在史前時期有過高度發達的文明存在,包括超卓的技術。如果德里鐵柱是史前時代遺留下來的,史前高級文明可以完美解釋鐵柱的製造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