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士不妄取 義士不欺心(圖)


人生在世,不欺心,不欺人,就不會欺世,就能問心無愧地自立於天地之間。
人生在世,不欺心,不欺人,就不會欺世,就能問心無愧地自立於天地之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廉士不妄取,義士不欺心人生在世,如果不欺心,就不會欺人,不會欺世,就會活得坦坦蕩蕩、輕輕鬆松,就能問心無愧地自立於天地之間。

(一)

1938年秋,陶行知在重慶鳳凰山古聖寺創辦了一所育才學校,收容抗戰烽火中的難童。

陶行知不要政府經費,而是組織全校師生四處募捐。他規定,募捐所得涓滴歸公。

為了方便區分公款與自己的私款,他的上衣裡縫有兩個大口袋,一個裝公款,一個裝私款。

有一天,他到很遠的地方去募捐,收穫頗豐。等到天快黑了,他準備購買車票回學校時,一摸私款口袋,才發現裡面空空如也。此時的他早已飢腸轆轆、疲憊不堪,而這裡離古聖寺尚有十幾里之遙。雖然那個裝公款的口袋鼓鼓囊囊,但他卻一分也不肯動用,硬是拖著疲憊的身體,走著回去,一直到皓月中天才回到學校。

其實當時,陶行知在獨自一人的情況下,用上點公款,又有誰會知曉呢?然而,他卻始終沒有做「不可對人言」之事。或許在眾目睽睽之下,很多人會沒有貪念,或者至少會抑制貪念;但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能做到不欺心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二)

明朝人俞繪做秀才時,考中了鄉試,中了舉人,取得了入京會試的資格。

俞繪家中貧困,勉強赴京,路過沛縣時,當地的他的同鄉馮縣令,同情他的境遇,借給他十兩銀子。俞繪考試落第後,以舉人的資格,任職翕縣訓導。

此後,俞繪找到馮家,不料馮縣令已經去世了,他就把十兩銀子拿給了馮縣令的兒子馮鈺,馮鈺沒有看到借據,拒不接受。

俞繪說:「馮縣令借我錢,沒要借據,是信任我的緣故。如果我不能償債還錢,不僅辜負了你父親的好意,而且違背了自己的良心啊。你拒不接受,這叫我如何心安?」

誰知馮鈺針鋒相對:「讓我接受一筆來歷不明的錢,你這不是反叫我心有不安啊!」兩人為此相持不下。後來,俞繪專門寫了篇文章,在馮縣令的墓前陳述此事。他態度堅決,一定要還錢,馮鈺拗不過他,只好收下了錢,此後將錢捐給了寄居寺廟的窮人。

俞繪、馮鈺的赤誠磊落,實在令人敬佩、感動,這不僅僅是坦率和誠實,更需高度自律、時時慎獨。人生在世,如果不欺心,就不會欺人,不會欺世,就會活得坦坦蕩蕩、輕輕鬆松,就能問心無愧地自立於天地之間。



責任編輯:wendy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