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失業率超20%:2022年中國最大的黑天鵝?(圖)


【看中國2022年1月28日訊】日前,中國研究機構披露的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2020屆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後,月收入過萬者僅有4.3%,不足六千的人數卻達到了近七成。這份報告公布後,引發中國網民熱議,有人評論說「在報喜不報憂的背後,有種看不到未來希望的感覺」。

據多家中國媒體報導,中國麥可思研究院1月12日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2020屆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後月收入在六千元以下者為68.1%,在五千元以下者為46.9%,月收入超過一萬元人民幣者更可謂是鳳毛麟角。一位多年從事英語教學工作人士表示:這個比例在一些行業是屬實的,比如針對出國的英語教培,在這個行業裡面,只有極少數老師工資可以達到上萬,大部分根據課時是四千到八千,剛畢業的或者兼職的助教則是三千到五千左右。而且,這個數字不只反映了一屆本科畢業生的收入情況。

上述數據的公布隨後在牆內引發熱議,當天「畢業即月入過萬的本科生不到一成」這一話題就成為了微博熱搜的關鍵詞。有網友表示:「終於看到個符合我實際認知的新聞了。」也有人說,這樣的收入情況「不是多少錢的問題,是看不到未來希望的感覺。」 2020年中國的畢業大學生數量為874萬人,2021年的數量則達到了空前的909萬人。而今年畢業生人數已經超過了千萬。隨著本科畢業生越來越多,已經導致了就業市場的「供過於求」,就連名校畢業的同樣陷入內卷。一些清華北大畢業的博士生,都開始應聘街道辦的工作人員了,那一般學校的本科生可能就更是爛大街了。由此可見年輕人就業的困難。

中國2022年從事「雙零」工作的就業人數可能超過3億人。「雙零」是什麼?就是指「靈活就業」和「零工經濟」,分別對應官方就業數據表中沒有統計進去的就業和兼職或自由職業者構成的自僱主就業。這可是中國經濟迫近的灰犀牛!

這裡有一條樸素的經濟學原理——宏觀環境好不好,就看年輕人去了哪裡。

一個高速增長的環境中,年輕人會優先選擇哪裡?

民營企業,創業公司,科技、網際網路、新金融等新興行業。甚至是,獨立創業。中國入世後的20年,基本就是這些行業的天下。很多發財暴富的神話都在上演。

但是,在一個宏觀經濟增速不斷下降,經濟大滑坡的不振環境中,年輕人又會選擇哪裡?

——考公、考教、考研……

增量不在,機會越來越少。再沒有「年薪百萬、會所嫩模」的職場神話,只剩下「內捲至死,卷王永生」的職場內耗。

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組數據吧。

2022年,中國應屆畢業生將首次突破1020萬。上千萬的畢業生,都流向了哪裡?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突破200萬;2021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人數,突破900萬;2022年,考研報考人數突破450萬,相比較去年增長85萬,達到歷年最高。

1000萬大學畢業生,200萬考公,450萬考研,900萬考教……以上數據,千載一遇。

學術界的朋友們,把上面這種現象,起了個好聽的名字——慢就業。甚至還準備了一套詞,專門解釋了「慢就業」——大學生畢業後,不著急找工作,而暫時性的選擇了考研、考公、考教、遊學、支教、在家陪父母……

那麼所謂的慢就業本質是什麼?其實就是無法就業的人。把找不到工作、無奈啃老,說的這麼清新脫俗。

慢就業……待業的年輕人,在害怕什麼?

接下來,是一組更嚴峻的數據。

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是——16-60歲的就業人口,總體失業率不到5%。總體失業率看起來不高,而且還在不斷下降。但是,這不到5%的總體失業率之下,卻藏著一個嚴峻的現實——16-24歲的年輕人,失業率為15%;20-24歲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0%。

那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麼?

1/5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

在這個數據之下,還有一組更嚴峻的數據——2015年,中國平均每新增一個市場主體,就能帶來0.9個新增崗位。也就是說——多註冊一家公司、一個個體戶,能給社會大約多提供1個崗位。但是,到了2020年,這個數據下滑到了多少?

——2020年,平均每新增一個市場主體,只能帶來0.5個新增崗位。

這個數據,又意味著什麼?

全社會的新增就業崗位,在減少。以肉眼可見速度減少的,不僅是新增就業崗位——高排高耗能的行業轉型,不斷向外擠出需要重新就業的人口;教培行業遭遇災難式下滑,一個新東方就優化掉4萬以上的崗位;房地產被重錘,房地產銷售和中介行業等諸多崗位加速萎縮;網際網路被重錘,BAT不僅不香了,還不斷傳出裁員潮……

以上種種,還意味著什麼?

教培、中介、房地產銷售、網際網路……全是年輕人扎堆的行業。年輕人扎堆的行業,就業崗位也在縮編。20%的年輕人口失業率、下滑近半的就業崗位新增、新興行業的裁員縮編……

這些數據累加在一起,最終意味著什麼?

就業,年輕人的就業,正在成為最大的隱憂!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大家仔細想想——全是精力旺盛年輕人,剛入社會、壓力賊大、火氣不小、戾氣更重;如果這群人長時間找不到工作,無所事事,會發生什麼?

有些事,不能細想。就業、年輕人的就業,將成為影響穩定的最大黑天鵝!

所以,「穩增長,保就業」,是2022年的首要目標。

什麼叫首要目標?

無論再大的問題,只要碰上「穩增長、保就業」,都要讓路。舉個例子吧。每年的經濟工作會議,都會根據當時的國內國際局勢,安排明年6-8項的重點工作任務。

前年的經濟工作會議中,被放在重點任務第一條的是什麼?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去年的經濟工作會議中,被放在重點任務第一條的是什麼?穩定經濟增長!

這種排序的變化意味著什麼?

穩增長,就是今年的第一任務。連解決卡脖子的硬科技,都要為穩增長讓路,更別說什麼房價了。

前面我們說到,「就業問題、年輕人的就業問題,才是今年最大的風險隱憂」。為什麼只提了穩增長,沒有提保就業?

因為GDP的穩定增長,是就業的前提。GDP每增長1%,就能帶動130萬人就業。

上面這個數據,來源於哪裡?

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時任高層用三句話清晰的回答了GDP增速與就業的關係:

——我們關注GDP,其實關注的是就業;

——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會拉動大約100萬人就業;

——保證新增就業1000萬人,需要7.2%的經濟增長。

理解了上面這三句話,你就能理解今年一切工作的核心任務——確保GDP保持中高增速。確保1000多萬的應屆畢業生能穩定就業。確保社會穩定,不發生底層風險,黑天鵝不飛上天。但是很明顯,這個目標今年很難實現。

目前,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都基本熄火了,樓市為代表的投資版塊就不說了,沒錢投資,房地產沒錢投資,地方政府沒錢投資,連借錢的渠道都不暢了,鶴崗等一些地方都甚至財政破產了,哪裡還有錢搞鐵公雞?這意味著年輕人就業的渠道少了一大堆。

而目前的消費也是慘不忍睹,房貸榨干了六個錢包,加上收入減少,很多裁員減薪失業,大家都沒錢消費,所以拉動中國經濟60%的消費這架馬車也熄火了。國內吃穿住用行的大消費行業也不行了,這塊流失的工作崗位也不少。特別是網際網路和教育培訓等行業被暴擊,更是讓年輕人的就業雪上加霜。

外貿這塊暫時還湊和,但在人民幣這樣持續升值以及外資撤離的大背景下,這也是一個就業黑洞。

而且從2022年來看,這種情況可能會比2021年更差。所以,今年年輕人就業也將更加嚴峻。1000萬大學畢業生,200萬考公,450萬考研,900萬考教只是一個開始,年輕人就業更冷的寒冬還在後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