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經濟決策層「穩外資」的目標沒能達成。(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1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隨著中國經濟下滑、營商環境惡化,外資不斷撤出中國,中南海經濟決策層「穩外資」的目標沒能達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演講還招攬外資到中國,但實際情況堪憂。
日本佳能珠海有限公司上週的一紙公告掀起軒然大波,原因是「面臨巨大經營困難」以及「新冠病毒長期肆虐」,宣布了終止生產的決定。
隨後,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部門對中國內地多家媒體確認,佳能工廠已停產,目前,該企業正與員工商量善後安排。
1990年,日本佳能公司將照相機的生產線落址中國廣東省珠海市,建立了從鏡片研磨到照相機組裝一條龍生產體系。佳能的數碼照相機、數碼攝像機都在這裡生產並銷往全球。佳能珠海工廠在發展巔峰期曾擁有近萬名員工,是珠海市屈指可數的大型工廠,也是佳能最重要的海外生產基地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在工廠門口遇到了從裡面出來的佳能員工。員工對佳能並沒有怨言,反而表示佳能對員工一直非常好。問及工廠停產,不少員工臉上難掩失落,但也不願意透露過多信息。
關於珠海工廠員工的賠償方案,佳能(中國)的相關人士透露,「我們肯定會根據中國的勞動法,並在這個基礎上考慮員工對公司的貢獻,充分考慮每位員工的需求,來確定最終的方案。」
1月17日,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日本靜岡大學教授楊海英說,世界上很多攝影愛好者和新聞記者都採用佳能相機,不過,日本企業撤離中國乃大勢所趨:「佳能的一些技術被中國惡用,用它監控,甚至用於新疆、內蒙及內地,打壓當地異議份子,它也因此受到美國和日本國內的壓力。基於種種原因,一是市場原因,加上政治原因,所以它決定撤出中國市場。」
河北學者孫強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日本曾經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個國家,當年日本企業率先進入中國市場,而且滿足中國官方苛刻的條件,與中國成立了合資企業,但是最終多數不歡而散。而打算撤離中國的外資企業不僅僅是佳能相機,在疫情下,將有更多的外資企業選擇離開:「歐洲也有一些企業在準備撤離,關閉中國的工廠,他們的理由是疫情和目前的經濟狀況。」
世界500強企業陸續宣布撤離中國,將生產線遷出中國的外資企業還包括蘋果、微軟、谷歌、戴爾、惠普等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公司。在2021年,韓國三星集團位於寧波的三星重工造船廠關閉,日本東芝集團在大連的管理部門宣布關閉工廠,瑞典電信設備製造商愛立信也宣布將把在江蘇省南京市的研發中心剝離......
外資不斷撤離,令中南海經濟決策層「穩外資」的目標沒能達成。
中國經濟連年下滑,在2018年7月30日,中共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穩」:穩就業和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併發表演講稱,中國經濟總體發展勢頭良好;歡迎各種資本在中國合法依規經營,為中國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將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
《看中國》特約評論員唐新元撰文《習近平成推銷員招攬外資入華 請君入瓮?》指出,中共對於資本和企業家的套路是:養、套、殺。先用各種方式把資本招攬過來,然後提供土地、優惠的信貸和低廉人工成本等生產要素穩住資本,最後等到沒有利用價值了就打到。從中共建政到現在,都是這些套路。對於中共來說,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是一把可割可棄的「韭菜」。遠的有上世紀五十年代公私合營的案例,近的有安邦集團、海航集團被中共按倒在地「放血」,阿里巴巴集團等大型企業去年也被中共一刀一刀的「割肉」。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謝田對《看中國》表示,「很多台商,國際商家,國際產業鏈整體在離開中國。特別是一些台商,在中國做生意被中共地方官員脅迫,只能忍氣吞聲。我曾經在臺灣大學演講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台商老闆,他有非常大的公司。他跟我說,他們在中國確實好像是賺了很多錢,但賺的都是人民幣,沒辦法把這些錢拿出來換成美元,或者換成新台幣拿回臺灣,這是非常苦惱的一個事情,中共只能允許存人民幣,要求他們繼續在中國大陸投資.....這些商家離開中國以後,中國出口的勢頭就會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