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越國婦女快分娩時得報告官府,由官府派醫生守護,生孩子給以獎勵。(插畫來源:大紀元)
春秋時越國的制度是,婦女快分娩時得報告官府,由官府派醫生守護,生男孩的獎勵兩壺酒一條狗,生女孩的獎勵兩壺酒一口豬。生三個子女的,由官府派給乳母哺育(《國語・越語》)。
比之「甜苦辣鹹」更次一級的,就是所謂「生老病死」了。說它們是民政機關吧,可縣衙裡另有戶房、工房之類主管部門;說它們是社會慈善事業吧,但確確實實是官辦而非民辦。明人郎瑛所著《七修類稿》中,對「生老病死」的具體分類是:慈幼局謂「生」,專管收養棄兒;養濟院謂「老」,專管收養孤老;安濟坊謂「病」,專管收養病殘;漏澤園謂「死」,專管收葬棄屍。又云假如再把縣獄加上去,又可湊上個「生老病死苦」了。
先說「生」。從《周禮・地官・大司徒》的記載來看,可認為西周時的中國政府已相當重視人口保養了。所謂「以保息六,養萬民」中,第一條就是「慈幼」。鄭玄的註釋是:「慈幼,謂愛幼少也,產子三人與之母,二人與之餼。」
春秋時越國的制度是,婦女快分娩時得報告官府,由官府派醫生守護,生男孩的獎勵兩壺酒一條狗,生女孩的獎勵兩壺酒一口豬。生三個子女的,由官府派給乳母哺育(《國語・越語》)。在齊國,官府裡也有專門的「掌幼」官,負責獎勵「光榮媽媽」,比如有三個孩子的媽媽可以免交賦稅;再生一個,全家的賦稅都免了;倘若又生第五個的話,官府還派一個保姆來,這老五和保姆的口糧,全由國家負擔。
此外各地還有「掌孤」官,專門負責給孤兒找領養人家,養孤人家有免賦待遇,「掌孤」官還要經常去探問。秦漢開始,這類職能全化為州縣衙門的法定責任。《後漢書・賈彪傳》記載,賈彪當新息縣縣長時,城南發生盜殺,城北發生溺嬰。賈彪吩咐驅車案驗,掾吏認為兩者相比,自然是盜劫害人重要,準備帶他去城南,賈縣長發火道:「寇賊害人,此則常理;母子相殘,逆天違道。」遂驅車北行。數年之間,新息縣增添了數千小生命,都說是靠了賈縣長才得生存,於是男孩全取名「賈子」,女孩全取名「賈女」。
到了北宋時,史有明載的官辦慈幼局出現了,不過仍鼓勵民家來局認養,官給錢米或指派乳婦,至有「不養健兒,卻養乞兒」之諺。兩宋以來,慈幼局逐漸普及,後來也有叫育嬰堂的,但專門的「掌孤」之官,則不再給編制,改作雜職。
次說「老」。優待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直系子孫的責任是敬親,是「孝」,而養則是起碼的條件,所謂「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祭義》)那些沒有子女的孤老,或者在宗譜族黨中屬於旁支而不能繼承祖先財產的老人,國家就要給予照顧。《禮記・王制》曰:「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看起來最早的養老院是和學校辦在一塊的。和慈幼相同,從秦漢起,養老亦轉為州縣常務。
在全國各地普遍建立居養院的制度,則自北宋開始,元朝改名為養濟院,《大元通制》規定:「諸鰥寡孤獨老弱殘疾窮而無告者,於養濟院收養。應收養而不收養,不應收養而收養者,罪其守宰。」明清承襲宋元,州縣均有養濟院,《香祖筆記》上說明代權臣嚴嵩被抄沒家產後,就住進了杭州養濟院,直到老死,杭州養濟院還將其祀為院神。在戲曲中,嚴嵩是副「死了餵狗,狗也嫌臭」的嘴臉,你能設想他居然還能在身後享受香火供奉嗎?
撫恤病殘也是老傳統,北魏時就有「使京畿內外疾病者咸令居處,便醫治之」的官立慈善醫院(《陔余叢考》卷27)。唐代時武宗發起滅佛運動,配套的政策是把許多寺院改辦成悲田養病坊,用寺田租米作為維持經費。到了宋朝,雖然許多佛寺又恢復了,但這套制度仍得保留,京師有福田院,全國各地有安濟坊。
生有養和死有葬,是傳統中國禮儀文化之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東漢時官營公墓和公祭的史實,是明白無誤地寫在《後漢書》裡的。不過,直到北宋神宗時,才有了詔令全國各地經營「義塚」的制度。到了宋徽宗時,據說是蔡京出的主意,在義塚的基礎上普遍開設「漏澤園」,意思是皇恩之澤如雨露普施,也別把那些死人或枯骨漏掉。於是全國州縣都設置政府出資經營的公共墓園,兼辦殯葬事務。凡平民家無地安葬死者的,都可以廉價入葬公共墓園。無主死者或貧困家庭可以免費入葬。這些工作,都被納入地方官員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