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是修煉。名利只是過眼雲煙。(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天祥,號浮休道人。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在殿試中由宋理宗欽點為狀元,御賜表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廬陵富川(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期政治家、诗人、抗元人物和民族英雄。他曾被元軍抓獲,在監獄裡待了三年,因不屈服而被殺。這首《夜起二絕》應該是被殺之前所作。全文二十八個字:「三年獨立已成僧,欲與何人說葛籐。夜夜隔牆囚叫佛,三生因果伴孤燈。」
「三年獨立已成僧,欲與何人說葛籐。」此句中詩人自稱為僧而不是宋臣,說明此時的文天祥心態已經不同了。「三年」是指其被捕的三年,一個「成」字,道出詩人是從捕後經過三年的經歷,慢慢成為僧的。也就是說文天祥是在這三年裡慢慢走向修煉之路的。「葛籐」是指人間的是是非非,這裡如果是大事的話就應該是元軍侵入大宋一事,當然也可能是自己的一些生活中的事情。這裡是說詩人不知道同誰去說自己的心事,在獄中沒有人說話,也是一種必然。
「夜夜隔牆囚叫佛,三生因果伴孤燈。」不知道是何人引導詩人走上修煉之路的,「囚叫佛」應該是修佛了。「三生因果」在這裡就非常重要了,文天祥在獄中已經知道了前世的因果,從小處說是自己今世在獄中的前因是以前所做的事情促成的,大處說大概是宋朝滅亡之事的因果關係。總之一句話,文天祥在獄中開悟了。記起自己的前身。後來文天祥慷慨赴死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伴孤燈」是指自己是一個人在孤燈下開悟的,倒是與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開悟有相似之處。
文天祥早期是抱著為國捐軀的心態走上反元之路的,可是在獄中一切都變了。文天祥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是修煉。名利只是過眼雲煙。人一旦明白了真理(修煉)就會不畏生死了。文天祥看破了這一切,才會坦然面對生死的。當然從「三生因果」看,文天祥也明白了自己的死是償還前世的過錯和罪過,也是一種必然。也就不怕了。
作為一個生命來講,自殺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是對神的褻瀆,所謂放下生死,就是不畏生不畏死。這也就解釋了文天祥為什麼在獄中三年沒有自殺,而在元朝皇帝以死相逼時又不畏懼死亡的原因。一切源於文天祥走上了修煉之路而起。
珍惜生命與不畏生死都能做到的,古往今來真的不多。這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詩人的境界。文天祥著有多篇作品,以《過零丁洋》和在獄中所題《正氣歌》最為人所認識和稱道,其中前者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