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保節得福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坐花志果》中記載有這樣一段故事。朱生,原籍徽州,幼年時聰明擅於讀書,十二、三歲時死了父母,同鄉遠出到嘉興學做買賣,辦事機敏,為人誠篤,見義勇為,為人保節,終得福報。
嘉興有一位讀書人姓朱,原籍徽州。幼年時聰明擅於讀書,十二、三歲時死了父母,只好放棄讀書。他的同鄉遠出到嘉興開了一座大商店,也把朱生帶去學做買賣。
凡學做生意的人都以店主為老師。朱生勤快,辦事機敏,為人誠篤,很受師父愛憐。朱生因為勤儉,積蓄了百兩銀子,他從小就訂有一門親事,準備回家鄉去完婚。師父答應了,想到他的百兩銀子還不太夠,又資助他一百兩,選好日子送他動身。
走了不到十天,他又回來了,師父見他這麼快就回來感到驚訝。朱生說半途遭盜,銀子全被偷走,空手回去不能辦事,暫且再等一、兩年,稍積點錢再回鄉。師父聽他這麼一說很替他惋惜,嘆息了一番,並不知道他說的是假話。
真實的事情經過是:朱生南歸返鄉時,船停碼頭,晚上住在一家旅店裡,聽到隔壁傳來兩位婦女哭泣聲,十分悲哀。他向店主打聽,店主告訴他原委。
原來哭泣的是婆媳兩人。婆婆從少守寡,撫養一子成人,並給他娶了媳婦,媳婦很美而且孝順。結婚後才一年,遭遇荒年,為飢荒所逼,兒子去四川充當幕僚,寄錢回家來贍養母親,不足之數由他媳婦做刺繡手工貼補。最近因川軍和楚軍打仗,道路不通,至今已三年未通音訊,又遇荒年,柴米貴如桂珠,難以存活下去。婆婆不得已,準備把媳婦賣了。昨天媒人來說,有一富家子看上媳婦的美色,出三百兩銀子納她為妾,已經成交了。婆婆兒媳互相捨不得對方,所以哭了個通宵。
朱生聽了仔細詢問店主那對婆媳的家世和兒子的姓名、年齡、相貌後,回到房裡,把錢全部拿出來,又以兒子的名義寫了一封假信,帶了去到婆媳的家門前並藉口對婆婆說:「我去川中販貨,與妳的兒子是莫逆之交。今天運貨南歸,妳兒子囑咐我把二百兩銀子和信帶來,請妳收下。」
婆婆高興得不得了,想留朱生坐一下,詳細瞭解一下兒子的行蹤。朱生說:「妳兒子情況非常好,發財上萬。不久就要回家來了。想來信中都詳細說到了。我還得趕路,沒時間細說了。」
朱生告辭而去,繞道回到客棧,給自己家裡寫了封信,藉口說路上被盜,婚期要推遲等等,自己返回到嘉興店裡。
一年多以後,朱生又積蓄了錢動身回鄉,仍舊住在那家客店。他向店主詢問那對婆媳的情況。
店主說:「前次我把她家情況告訴你以後,當天來了一位遠方客人,帶著她兒子家信和二百兩銀子去她家,放下以後就走了。婆婆得了錢,立即告訴媒人,取消富家的婚約。沒過幾天,她兒子忽然回來了,發了大財,有十餘萬銀子,現在已成富戶了。回想他在川中並沒有託人帶信和錢的事,不知道那封信是誰寫來的,疑心是神明憐憫他母親苦守貞節,媳婦賢淑孝順,而暗中保佑她們。」
朱生只是點頭,也沒說什麼。第二天就動身回家了。
完婚以後,在家住了一年多,啟程去嘉興商店幹活,中途又歇息在那家客店。偶然到外面隨便走一走,恰好遇到隔壁的老婆婆乘轎過來,朱生一見,趕緊躲進店裡。
不一會兒,隔壁有位先生來到客棧,邀請朱生到他家去。那位先生笑著說:「剛才聽客棧主人說你擅於書法。我要給遠地發一封信,我自己又不會寫,我的記室(秘書)有事外出了,所以來乞求先生。」朱生於是隨他而去。
他拿來信稿,請朱生照抄一遍,朱生抄寫好,交還給他。隔了一會,那位婆婆領著兒子和媳婦,裝束整嚴從裡面出來,然後婆婆、兒子和媳婦跪倒在地叩頭致謝,說:「我一家母子夫妻,如果不是大恩人,怎麼會有今天。」
朱生堅決不承認,婆婆說:「恩人親自把信和銀子交給我老婆子。今天幸喜上天安排我們相聚,才使我們不致抱憾終身。」讓兒子拿出前後兩封信為證,又把客店主人請來,讓他鑑定。
到此,朱生才不得已承認,說:「這只是上天假借我的手辦了這件事,我如何敢貪天之功。」
鄰生就此挽留朱生住在家裡,朱生見他真心誠意,也就暫時留住下來。鄰生詢知朱生比自己大一歲,就請以兄長之禮對待。後來得知朱生的父母都還未下葬,就說:「弟有一間鋪面,離兄家不遠。今年在店旁三、四里處得到一處地皮,就送給哥哥吧。下葬費用,請哥哥允許我一人承擔,以稍報你的大德於萬一。」朱生謙謝再三才同意。
葬事完畢,義弟留朱生主管那間店舖,朱生不同意,說:「店東待我寬厚,中途離開他,就是背棄他的恩惠。」於是辭別了義弟動身前往嘉興。回到店上以後,正巧他的一位同鄉先他而到,已把朱生前後的事詳細告訴店東。
店東驚喜說:「我起先只以為朱生是個誠懇老實人,沒有想到他竟還見義勇為,而又能不傲不誇,將來必定有厚福。」因此更加信任依賴他。
到得東家年老去世時,只有一個兒子還很幼小,店東把整個店舖托付給朱生,以十年為期,讓他到時把本錢交還給兒子。朱生接手經營,獲利十倍。到了期限,朱生把本利結算出來,得銀數十萬,心中想到不能辜負店主之大恩,就把全部錢財分給東家的兒子一半。
後來,朱生的妻子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名嘉吉,甲戌年會考,中了亞元(第二名);二子名逵吉,中丁醜年亞元,兩人都入了翰林,都先後多次擔任顯要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