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嚴寒的時候。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一個節氣,一年中白晝最短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嚴寒的時候。冬至是氣候上寒、暑交替的時節,古人云「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陰氣盛極而衰,此時正是養生進補的重要時機,如果調養得宜,對改善氣血循環有很大的幫助。
冬至進補 春天打虎
俗諺云「冬至進補,春天打虎」,若進補調養得宜對身體助益良多。
俗諺說「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意思是冬至這天吃補,養好的身子到春天的時候強壯到可以打老虎。在中醫理論中,冬令進補為「冬藏」的概念,藏陰斂陽,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許多人喜歡在冬季吃羊肉爐或者薑母鴨進補,一不小吃多了就容易上火,造成嘴破和長痘痘,這類的進補建議可以1至2週吃一次即可。如果不喜歡進補,也可以在日常料理時加入一些滋補的藥材,像是何首烏、麻油、龍眼乾和人蔘等。
寒冷的天氣容易發病,造成腎元氣受損。
冬季除了要進補暖身,也要注重養腎,由於寒冷的天氣容易發病,造成腎元氣受損,《黃帝內經》裡中醫五行學說認為黑色入腎,黑色的食物能夠調補腎氣,這時可以多多選用「黑色」的食材,例如黑木耳、黑豆、黑棗、烏骨雞及黑芝麻等。人體營養的攝入能否吸收的關鍵在脾胃系統,脾胃系統若是運作不順暢,吃得再好也難以吸收,因此平時可吃些健脾胃的食材,例如山藥、地瓜或南瓜等。
冬至吃紅豆粥 驅疾避疫
為了袪除陰氣,中國古代曾盛行冬至吃紅豆粥,以攘除疾疫。根據《荊楚歲時記》記載,陝西一些地方在冬至時會吃紅豆粥,認為可以驅疫鬼以避疫。有一種說法是在中國上古神話時代,有個叫共工的兒子名叫修,他在冬至這天變成了疫鬼,他在成為鬼前特別討厭紅豆,後來演變成人們為了驅逐疫鬼,就特別選在「冬至」這一天做紅豆粥,而這樣的習俗與冬臘節令的臘八粥融合,承傳的記憶逐漸模糊,最後在中國沒有特別在「冬至」喝紅豆粥的習俗,韓國則流傳至今,每年的冬至,都要吃上一碗紅豆粥來「驅鬼」。
煮紅豆粥前需先浸泡紅豆與糯米。(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紅豆粥食譜
食材
紅豆 500g
黑糯米 100g
乾紅棗或龍眼乾 少許
湯圓 數顆
鹽巴 少許
糖 100g
水 適量
做法
1、將紅豆洗淨後用清水浸泡半天(至少5~6小時),倒掉浸泡的水後放入鍋中熬煮至軟爛。
2、將煮好的紅豆湯與紅豆分開,並將紅豆壓製成豆沙(可以先壓泥再過濾掉紅豆皮,或用調理機打成碎泥狀)。
3、黑糯米預先洗淨,用水泡約2~3個小時,然後放入紅豆湯裡一同熬煮至米熟爛(視情況加水調整濃稠度)之後,加入紅豆沙、乾紅棗或龍眼乾拌勻,接著依照個人喜好放入鹽巴和糖調味。
4、利用熬粥的時間,煮熟湯圓,最後將湯圓放入煮好的紅豆粥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