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珍惜身邊的幸福。
人到中年,這五個字可要守好了!
第一個字:靜
靜,是一種臨危不亂的大智慧。
《大學》有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大意是說,能夠知其所止,止於至善,然後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後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後才能安於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後才能處事精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靜的本意是不爭,不爭意味著不貪求名利,順其自然。《論語》雲:「有求皆苦,無慾則剛」,如果能不爭,心就能靜。
靜是一種安詳平和,是一份怡然自得,又是一種悠遠的境界,可以獲得智慧靈感,所得有所悟。所以古人常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靜思則通」,修身要心靜,諸葛亮《誡子書》雲:「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人的精神宜靜,而不宜躁。
只有身心寧靜,思慮才能週全;思慮週全,才能有所收穫。
如同一杯水,只有沉澱下來,才能變得澄澈。
世界越是浮躁,人的心就越要平靜。
大事當前,唯有心靜,方顯從容。
第二個字:厚
《易經》有言:「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大意是說,上天賜予一個人或是一個國家多大的榮華富貴,是看其具備多大的德行。若人所攜帶的德很少,又不知積德行善的話,給了他功名利祿都無福消受,因為沒有德就載不起物質上的財富。
所以啊,做人不要太過精明,還是厚道些好。
太過精明,容易折損福報;實實在在做人,到頭來總不會吃虧。
人到中年,福不可享盡,事不可做絕。
為人厚道,積累了大量善行的人家。
猶如存下許多錢那樣,必然有享用不完的好處,留給後世子孫。
第三個字:慎
《詩經》中有一句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大意是說,人們做任何事情,大都抱著美好的初衷,都有個好的開頭,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終。
人這一輩子,慢就是快、慎就是穩。
堅持到底,就不會有失敗一說。
每當你開始懈怠時,提醒自己不要輕言放棄。
俗話說:「行百裡者,半九十。」
人生不是百米賽,而是一場馬拉松。沒有人能靠搶跑,就一路保持領先。
大多數人,都倒在了終點之前。不是輸給了外界,而是輸給了自己。
曾國藩曾說:「事有歸著,是一種福相。」
他給自己定下「修身十二日課」,從中年開始,堅守了半生。
每當你開始懈怠時,提醒自己不要輕言放棄。
事情要麼不做,既然做了就要有始有終。
一件事不在大小,貴在持之以恆,貴在善始善終,才稱得上無憾。
第四個字:簡
《道德經》中說:「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生活,從來都是越簡單,越幸福。
朱熹曾說:「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朱熹要求做人要自然健康,夫妻和諧,而不要貪求淫樂享受。
人餓了就要吃飯,冷了就要添衣,都是天性使然。
很多人不滿足於吃飽,還要頓頓山珍海味;不去珍惜當下的生活,還要無休止地追名逐。
這就是貪慾,是一切辛苦的根源。
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因為錯把慾望當成必需品。才使得自己疲於奔命,越陷越深。
人到中年,珍惜身邊的幸福:家常菜,粗布衣,結髮妻。
看似簡單易得,已是千金難買的福氣。
第五個字:和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
無論是家庭還是事業,和則未有不興,不和則未有不敗。
無論是家庭還是事業,和則未有不興,不和則未有不敗。(以上圖片皆來源:Adobe Stock)
《禮記》中說:「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家庭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妯娌和睦、婆媳禮讓、夫妻互敬,家庭才會和睦美滿、蒸蒸日上,受人尊敬與仰慕。那些心術不正、挑撥離間、唯恐天下不亂的小人面對這樣的和睦家庭,就會有所收斂,斷絕無事生非的壞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