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理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有一種理論,叫「空杯理論」。把人生當成一個杯子,懷著「放空」的態度,把過去的、不需要的倒出去,去融入新的生活,接受新的事物。
人過五十,空杯以對。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拋物線,那麼五十歲就到了最高位置。往後就是下坡了。
也就是說,五十歲的時候,人生的杯子就滿了,如果不懂得騰出空間,那麼總有一天,會因為太滿而溢出來。
因此,人過五十,學會空杯。
1、職場空杯
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等你退休的那一天,就會發現,辦公桌還在,但是換了主人了。
聰明的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主動讓賢,騰出位置給真正需要的人,騰出上升的空間,給年輕人。
雖然你沒有正式退休,但是你要隨時做好離開的準備。如果有退居二線的機會,你要牢牢把握,讓你在退休之前,享受一段安逸的時光。
職場千般好,也避免不了勾心鬥角。曾經,你為了職位,既要和同事互相較勁,還要和同事一起合作,在應酬方面,不得不迎合著。現在,你要放鬆自己,把同事之間的各種摩擦,減少到最小,雖然以後大家不是朋友,但也無需記仇。
桌子上的茶,熱時可以暖手,溫時可以暖心,涼了可以解渴,隔夜了就用來澆花,只要你看透了,順其自然就好了。
2、心態空杯
把心態騰空,是一種修行,就像把靈魂里的野草拔除一樣;就像秋天,萬物停止了生長,但是到處都是黃澄澄的,飄散著果實的香味。
看過一個故事:一個智者去拜訪一位禪師。
智者說:「我這一生,得了很多榮譽,有臉盆那麼大的獎盃。」
禪師說:「你拿過來,給我看看?」
智者說:「獎盃太大了,我只能把它存放在箱子裡。」
禪師笑了,說:「你過來,看看我的臉盆。」
智者隨著禪師的指引,走到禪房門口,發現禪師說的臉盆,是金子做的,上面還有某個帝王的印章。他頓時面紅耳赤。
俗話說:「強中自有強中手。」你再厲害,也不過是滄海一粟。往前數五百年,你都不知道當時的帝王將相是誰;往後數五百年,也沒有人知道你是誰。
學會歸零,你就再也不會被各種欲望束縛了,也沒有甚麼東西可以絆倒你。每一步,都是歸途,也是自由之路。
人過五十,學會空杯。(圖片來源:Adobe Stock)
3、感情空杯
人老了,可以和朋友聚會,可以去親戚家串門,能夠去另一座城市,尋找曾經的戀人,還能和相見恨晚的人牽手走一程。也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詩人崔護去長安考試,信心滿滿而去,空空兩手而還。失落的時候,去郊外閒逛,看到一個貌美的女子,討了一碗水喝。不料,他隱約發現,自己愛上了女子。
來年,他帶著一片相思,去尋找女子,卻吃了閉門羹。嘆息道:「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感情的事情,沒有人說得清,即便你是一個痴情的人,也不能保證能夠和心愛的人牽手。婚姻,往往是陰差陽錯的結局。
此外,親情、友情、同學情,都由不得你。漸行漸遠,是最終的結局,也是最好的結局。
想一想,身邊有家人,枕邊有愛人,感情就有了寄託。其它的感情,就放一邊吧,慢慢淡忘,就是珍惜緣分。
4、生活空杯
在義大利的都靈大學門口,掛著一個很大的校徽。上面是一匹被剝皮的馬和一隻餓死的老鷹。
一匹馬,天天在做事,但是馬不甘心過這樣的生活,就跳槽去了另一個主人家裡,新主人讓馬拉車,馬覺得太累了,繼續跳槽,去了一個皮革匠家裡,沒多久,馬就被剝去了皮。
一隻鷹,被訓練成了飛行的高手,但是它忘記了如何覓食,因此它越飛越高,就越來越餓,終於弄丟了生命。
我們要懂得,一個人不管多厲害,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活,學會經營一日三餐。
人生不要太多的幻想,而是要踏實勞動,不要挑三揀四。
人過五十,即便你的本領爐火純青了,也要收斂自己,要懂得服老;即便你心有不甘,也要學會安靜,別瞎折騰,要學會享受當下的一切。
結語
五十歲,是上半生的結束,也是另一種開始。
上升,下降,這就是上半生和下半生的區別。
你輕柔地從高處下落,像一朵漂泊的蒲公英,回到地上,生根發芽,進入下一個輪迴。
人生,是不斷做減法的過程,終究會過極簡的生活。
珍惜健康、關愛家庭、善待社會、退出職場、感悟風景、淡出繁華......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