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安被鳩摩羅什讚為中國佛教界的「東方聖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可謂是中國佛教劃時代的人物、東晉時期的佛教領袖、淨土宗初祖慧遠之師的釋道安,出生於公元312年的(312~376;一說~385年),他是常山扶柳人(現河北冀州),衛氏望族出身。道安十二歲出家為僧後,開始學習印度佛理,還曾接受赫赫有名的佛圖澄教導;五十三歲南下襄陽,並在襄陽研究佛學十五年,頗有成就。釋道安最顯著的貢獻,正是制定僧制,以及運用中國傳統文化來解釋外來文化,達到「洋為中用」。即使經過千年,釋道安的一些創建迄今依然受到重視,並為人所稱道,而他亦被鳩摩羅什讚為中國佛教界的「東方聖人」。
道安從小聰慧 過目不忘是強項
自小就成為孤兒的道安,由外兄孔氏收養,當時局勢困難,但孔氏依然提供道安讀書。道安從七歲開始求學後,學習了《詩》《書》《易》《禮記》《春秋》等儒家經典,當他走去上學時,總手不釋卷,街坊鄰居見狀,談論間提及道安時總說,這孩子雖然長得又黑又醜,卻是村裡最聰敏的,不論哪本書籍,他只要看過一、兩回就都能夠記住了。
當道安十二歲的某一天,孔氏向道安道歉說,時局實在是太不好了,吃飯都成問題,無法再提供他去求學了,並說聽聞佛門有三藏十二部,問道安是否去當沙門,這樣至少會有現成米飯可吃。道安一聽說佛門有經典可閱讀,心生嚮往,遂乖巧地答應了。
道安的黑醜面貌讓收下他的師父在為他落髮後,即刻要他去跟師兄們一同耕作,絲毫沒注意到眼前這孩子的獨特之處。道安就這樣辛勤耕種、嚴格遵行戒律三年,有一日,他找時機對師父說自己想要閱讀佛門經典。師父知曉他識字後,就答應讓他讀書,並接連交給道安《辯意經》、《成具光明經》兩部經典,然後均被道安隔日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了佛經中的每字每句而震撼了。
最後,驚喜不已的師父對道安歎道,你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從現在起,你就去藏經樓閱讀佛經吧,不需要再到田裡去耕作了。道安深得師父心後,也就此一償最初入佛門的心願。
當道安年滿二十歲,受完具足戒後,師父就對他說,依照他聰敏才性,理應四處遊歷,遍訪明師,好讓修煉更上一層樓。師父還指示道安去拜訪當代數一數二的高僧,也就是身為國師的佛圖澄。道安遂辭別師父,走上訪道之路。道安一路走來,聽聞了佛圖澄受到人民敬重的事蹟,例如大夥兒都不敢朝佛圖澄所在的方向吐痰或說壞話,這讓道安更盼著趕快見到佛圖澄,親聽他講法了。
佛圖澄慧眼識道安 成就漆道人語驚四座
道安歷經艱苦的跋涉,來到佛圖澄的所在地,但因魏晉時期很看重亮麗外貌,導致外表不討喜的道安一再受到佛圖澄弟子們的輕視。幸好,道安與已是百歲人瑞的佛圖澄大師聊起來時,異常契合,令弟子們既驚訝又好奇。
佛圖澄知道弟子們的心情,遂大力稱讚道安的遠廣見識,強調道安能力並非眾人所能及的,他甚至對道安表示,自己是運用神通讓百姓信仰神佛,因此他希望道安能接下承傳佛法的重任,以智慧為百姓弘法,當他登臺講經,盼道安能在旁複述,讓坐在後頭的民眾亦能聽聞佛法的精妙。道安應允了。
不過,佛圖澄的部分弟子卻因道安的外貌而產生偏見,私底下稱道安為「漆道人」,並有意為難他,要讓他在講壇上出醜。
可是,聰穎的道安在為佛圖澄複講期間,面對大夥兒刻意提出的各項難題,一一從容回應,闡述清晰的他,輕輕鬆鬆就化解了尖銳的問題,讓一聽就明白佛圖澄的話意的人實在是對道安佩服莫名。佛圖澄的弟子們亦紛紛拋開容貌之見,對道安真的是心悅誠服,並明瞭為何名氣響亮的師父會如此器重這位毫不起眼的出家人了。佛圖澄見到原本對道安不服氣的人出現了改變,陸續改對道安抱持敬重的態度,不禁讚聲說:「漆道人語驚四座。」
佛圖澄的教導,影響了道安的一生及傳佛法的方式,而道安的展現,可謂是佛圖澄真正的弟子。
當佛圖澄圓寂後的隔年(349),後趙國王石虎也逝世了,後趙宮內發生奪位之亂。道安早知悉國運危矣,遂避難於偏僻的濩澤,以避開兵燹災禍。後來,竺法濟、竺道護等僧人也冒著危難來跟他相聚,多位僧人一同研究佛教經典,並作注解。
佛教史上貢獻大 佛經僧制永流傳
提及道安在佛教史上的貢獻,著實不可小覷,在此簡略提及三大項,如下:
一、製作經典目錄
從漢魏至晉代,已經有不少佛教經典從梵本被翻譯成漢文了,不過卻沒有記載譯者及翻譯完成的年代,導致大家都不知道佛經究竟是什麼時候翻譯的。道安在用心考證譯者的姓名與時代之後,編纂成目錄,世人稱為「道安錄」,可惜該錄已經不存於世。不過,由於梁代僧祐曾將新譯經典納入「道安錄」中,為此錄作了增補,因此後人亦可從新版「道安錄」得知最初的原貌。
至於從「道安錄」之後,各朝代的經錄多被收錄起來,「道安錄」可謂影響佛教甚鉅。
二、經典解釋
道安不只參與翻譯佛經,還為多部經典作序,並加上註釋。由於道安並不贊同時人借用老子、莊子的道家思想來解釋佛教的般若思想,於是他就自己鑽研般若思想,而他的研究對後世研究佛學之人在理解鳩摩羅什思想上,奠定了基礎。
道安還將佛教經典解釋分成了三科,包括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這一方面同樣造福後人,且沿用迄今。
三、僧侶制度
魏晉時代,出家人均從師父的姓,大多冠上竺、安、支、康等等,但道安認為出家人理當從於釋迦牟尼佛,所以應該要以釋為姓。為此,道安自稱為釋道安,眾位出家人得知實情,均認同道安的說法,至此往後,亦相繼以釋為姓。
除了冠上釋迦牟尼佛的姓這一件事,道安又制定了僧尼規範等制度,致使從外地來到中國的佛教派別,更能夠不再顯得扞格地與中國的風俗民情相互協調。
釋道安可謂是自從印度、西域等地的佛教傳入中國後,在調和、統一佛教團派上,做出最大貢獻的高僧之一。
釋道安本就聰慧,後又得神僧佛圖澄的教導,修為更上一層樓,但他亦曾有過遺憾,那就是一生無緣與被譽為經典翻譯大師的鳩摩羅什親自會面。據悉,道安聽聞鳩摩羅什身處西域,總想跟對方一同講經論法,他也不忘屢勸苻堅將鳩摩羅什請到中國來傳播佛法。可惜,釋道安在辭世十六年後,鳩摩羅什才真正抵達長安。
其實,鳩摩羅什也早就聽聞漢地有這麼一位高僧,而他也尊稱道安為「東方聖人」,並不忘遙望道安所在方位,恭肅禮敬,因此他也對無法親見道安一事,滿心遺憾。
影響中國佛教甚大的釋道安,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講經高僧,面對同在修行的僧侶時,說他是群僧之典範,亦當之無愧。莫過乎身懷神通,能役鬼神、喚風雨的「國師」佛圖澄在與他對談後,洞悉眼前人雖其貌不揚,卻非常深博,遂不吝對自己的弟子直言:無人能力能比得過釋道安。
參考資料
彌天釋道安-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語驚四座-彌天釋道安
東方聖人彌天釋道安
中文百科知識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