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共軍飛機擾臺的圖片。(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國防部)
【看中國2021年10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古望琴編譯/綜合報導) 自臺灣國防部去年9月公開此類數據以來,10月1日至4日的這波共機擾臺,在規模和強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阿德裡安·安格(Adrian Ang)這位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政治學博士和國際關係學碩士,分析了共軍空軍擾臺的歷史數據。他的結論是,共軍飛機擾臺的動機和原因很多,其中許多可能與臺灣本身沒有直接關係,更可能涉及美國和中國在更高層次的博弈。
這篇在《外交官》(the Diplomat)網站上發表的文章給出了共軍10月初大規模軍機擾臺的詳實數據。10月1日中共空軍在白天發動了一次25架飛機的入侵,隨後當晚13架飛機擾臺,創造了一天內共軍飛入臺灣防空識別區的最大架次記錄。然而記錄在10月2日被打破,中共空軍分夜晚和白天兩批次,共39架次飛機闖入臺灣防空識別區。10月3日的入侵只涉及16架飛機,但10月4日,共軍創造了52架次的單次最多飛行記錄,包括第二次夜間入侵在內,10月4日共有56架次共軍軍機擾臺,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單日擾臺軍機架次。在10月的前4天裡,中共空軍共出動149架次進入臺灣西南部的非軍事區,比9月的總出動記錄116架次已經驚人的增加了28%。
是什麼原因導致攻擊擾臺的增加?安格的看法是,共軍進行空中擾臺有多種原因,可以是表明北京對臺美關係更緊密的不滿,也可能是共軍的反美國介入和海上威懾戰略,更有可能是其它更複雜的因素。
美國對臺軍售,美軍定期駛過臺灣海峽不是共軍擾臺理由
10月4日北京終於打破了對空中擾臺的沉默,對美國10月2日的譴責聲明做出回應。
中國指責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和軍艦,並定期駛過臺灣海峽,是一種挑釁行為。然而,對歷史上共軍擾臺數據的分析表明,美國對臺軍售,和共軍飛入非軍事區的軍機架次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此外,共軍也沒有對美國或盟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在歷史上做出過如此規模的反應。相反,共軍對穿越海峽的外國軍艦的反應,通常發生在海峽中線的中國一側。
在中國的「10.1」之際,出於宣傳目的,中共對臺灣進行民族主義的武力展示或恐嚇是非常合理的,但是這種規模的擾臺,就值得推敲了。引起安格注意的是,在闖入防空識別區的兩個編隊中,夜間的編隊往往缺乏打擊海上目標的力量,基本上是兩架轟-6、10架殲16戰鬥機和一架空警-500中型預警機。
很可能和盟軍的海上演習相關
安格提出的另一種可能性是,中共空軍這次的擾臺飛行時間,和在沖繩以南菲律賓海進行的海軍演習的時間相吻合。這次演習彙集了三艘航空母艦,羅納德·里根號(Ronald Reagan)、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和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同時參與演習的還有,日本伊勢號直升飛機護衛艦(JS Ise)和來自美國、日本、英國、紐西蘭、荷蘭和加拿大的其它14艘海軍艦艇。無疑,這次軍演引起了共軍的興趣,因為它表明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形成了反對中國侵略臺灣的潛在聯盟。聯合軍演在10月3日結束,當天共軍派遣了16架飛機進入臺灣的防空識別區。
共軍以前的幾次大規模入侵,很可能都和美國海軍的存在、行動和演習有關。例如在9月3日至5日期間,中國飛機進行了3次入侵,每次都至少有一架KQ-200海上巡邏機配合2架或更多具有反艦能力的作戰飛機參與,可以實施海上打擊。3次入侵中最大的一次,發生在9月5日,當天有19架共機擾臺,包括1架KQ-200海上巡邏機、4架轟-6、10架殲和4架蘇-30戰鬥機。重要的是,當時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和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打擊群,正在菲律賓和臺灣之間的呂宋海峽附近活動。
更早的8月17日,11架共機擾臺,包括1架海上巡邏機、1架運8運輸機、1架空警-500中型預警機、6架殲-16戰鬥機以及2架轟-6。這次入侵可能與2021年大規模海軍演習相關,該演習涉及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戰艦。
安格指出,10月4日的52架共軍飛機最大擾臺事件,很可能與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正通過巴士海峽前往中國南海有關。這次破記錄的入侵可以說有很強的海上打擊力量,編隊包括2架KQ-200海上巡邏機、12架轟-6和34架殲-16反艦能力戰鬥機、2架蘇-30戰鬥機和1架空警-500中型預警機。此外臺灣當局公布的飛行路線數據,進一步表明共軍的海上打擊力量鎖定了臺灣南端的巴士海峽。
軍機擾臺涉及美中高層博弈
自10月4日之後共軍的入侵行動相對平靜。在臺灣國慶節10月10日之前的幾天裡,只發生了涉及1至3架飛機的小規模入侵。這些入侵事件中的大多數,是已經確立的訓練飛行和其它經常觀察到的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共軍在去年10.10期間也沒有對臺灣進行騷擾。根據數據和確定的行為模式,很難斷定共軍在臺灣國慶保持靜默的原因。
北京很可能把《華爾街日報》報導的美國在臺灣秘密維持一支小規模的軍事訓練員隊伍,作為再次大規模入侵的藉口。《環球時報》也說美國的部署是「入侵」,並稱中國「有權在任何時候對其進行軍事打擊」。然是,在臺灣國慶前夕,習近平發誓要「和平統一」,說這最符合臺灣人民的利益。習近平的講話是在美國總統拜登10月5日承認他和習近平談過臺灣問題,並同意遵守「臺灣協議」後發表的。
入侵事件的平息,也發生在10月6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和中國最高外交官楊潔篪的蘇黎世會晤之後。據稱,雙方就臺灣海峽問題進行了「嚴厲和直接的交流」。但是一家西方地緣政治博客透露,這次緊急會談內容涉及美債,美方做出了承諾和威脅,但雙方沒有達成協議;而且2天之後連接中俄天然氣管道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工廠因火災關閉,加重了中國境內東北地區的能源危機。
GAS MARKET: Still unclear what’s the damage, but for a market on the edge, this is another source of worries. A fire has hit the Amur processing plant on the 「Power of Siberia」 gas pipeline linking Russia and China pic.twitter.com/4Bi7hDkLUS
— Javier Blas (@JavierBlas) October 8, 2021
這繼續表明,很難對共軍入侵臺灣的非軍事區作出任何硬性的結論。安格認為,入侵的動機和原因有很多,其中許多可能與臺灣本身沒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