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柯」是圍棋的別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俗語文化博大精深,都是老一輩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和積累,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俗語,讓後輩在人生的道路上少犯一些錯誤,活出精彩的人生。
有這樣一句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大家都耳熟能詳。今天就來說說此句的來歷和意義,另外還有下一句,我們也一起來順便探討。
得饒人處且饒人
據宋朝文人姚寬《西溪叢語》記載:曾經有個道士會下棋,凡是與他人下棋,總是「饒人一先」,也就是讓人家先走一步,占據棋盤上的先手優勢。「饒」字除了饒恕之意外,在古代的圍棋界語境中還有讓先、讓子的意思。這位道士曾經作過一首詩:
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
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爛柯」是圍棋的別稱。這個道士後來在褒信縣離世,褒信縣位置大約在今天的河南息縣包信鎮。逝世前他曾對一個村裡的老頭託付後事。幾年後,這個老頭遵照囑託為道士改葬,打開墳墓後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墓穴裡只有空空的棺材和衣服。
原來道士是位高人,他已經用「屍解」的方式成神了。道家的修道人得道後,假託如衣物、竹杖、劍等物,化作遺體障人耳目,而真正的本人升天了,這種方式謂之屍解。
從此,道士的故事與他的詩流傳了開來,漸漸的「得饒人處且饒人」這一句詩被單獨提出來,以表示對別人的寬容、理解、體諒,對別人的錯誤寬恕、饒恕之意。
放手是一種勇氣(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得放手時須放手
「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俗語,還有鮮為人知的下一句,同樣能夠引發我們深思,這下一句就是「得放手時須放手」。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得到的東西越多,我們失去的東西也越多。當我們一心一意在工作上花費了足夠多的時間,就會失去了休閒時光;當我們賺取了足夠的金錢,也會失去陪伴家人的幸福歲月。
該放手的時候,我們不要留戀,失去的東西,也未必會永遠地失去,學會在痛苦中保持微笑,迎接更美好的未來,是「得放手時須放手」的精髓。
當我們面對情感的糾葛,強留的結果只會導致一方的傷害;當我們面對手頭的工作,如果不開心、不快樂,不妨換一份工作或休息、學習,整裝再發。
如果說「得饒人處且饒人」是一種寬廣的胸懷,那麼「得放手時須放手」就是一種勇氣,是面對人生困境或不如意時候的一種「以退為進」、華麗轉身的人生態度。
結語
縱觀這句俗語,是在告訴我們結善緣、懂取捨,以這樣的心態為人處世,才會活得豁達而幸福。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都是自己親手種下的善惡因果。與人為善,不要太計較別人的過失,自己也會收穫到該有的福氣。
這種境界的達成,是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累積,遇到事情多去思考,才能擺正好心態,才會更快的開悟人生。
老祖宗給後人留下的肺腑之言,既是生活的準則,也是為人處世時的方法,時至今日依然讓我們受益匪淺。
「得饒人處且饒人,得放手時須放手」看似簡單的語句,實則是人生的大智慧,細細品讀,讓人餘味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