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送機成為移民潮下香港機場常見的一幕。圖為港人在機場與親友離別時不禁落淚。(圖片來源:Sawayasu Tsuj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9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報導)「移民」這個話題對港人來說並不陌生,80、90年代的移民潮期間,數十萬港人移民海外。幾乎每個港人都有一、兩位海外親戚或朋友。97後,大批海外港人看香港政治環境並無太大改變,相信北京會兌現「一國兩制 高度自治」承諾,就又從海外回流香港。不過隨著去年國安法的實施,移民潮又再次出現。不過這次不是移民,更像逃難,因為香港已經成為絕望都市。
香港學者鍾劍華稱,早年幾百萬港人選擇留在香港,因為他們願意相信北京,對改革開放存有幻想,認為中國正逐步走向西方的文明道路。他說,當時和自己一樣的年輕港人,「不少還抱有強烈的家國情懷,以為自己可以為中國的現代化作出貢獻,也相信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會繼續有發展,有進步,生活方式可以維持不變」。
80、90年代的年輕人如今逐步踏進老年階段,本應安享晚年之際,卻不得不再次面對移民潮。要在「移民與否」問題上做出選擇,如果選擇留下來,還要面對「子女移民」和「朋友移民」情況,難免內心五味雜陳。
不過,移民對於40左右歲的港人來說或許最痛苦——眼見事業有起色,卻要無奈放棄,很多中年家長純粹因為孩子而移民,不想孩子在港被教育成小粉紅。
鍾劍華說,曾接觸過一些回歸前後出生的香港人,算是特區的第一批新生代,今天剛踏入社會,還未能站穩腳跟,就要計劃如何在最短時間內離開香港。不過,他們不同於97前出生的香港人,沒有英國公民(海外)護照(BNO護照),就連去哪裏都沒確定,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儘快賺夠啟程的盤川。
鍾劍華還表示,最近一位任職大專院校中層行政人員的朋友亦全家移民。他說,這個朋友收入不俗,妻子也有收入不錯的工作,二人有一對分別為10歲及5歲的女兒和兒子。
開始時,夫妻二人不想子女接受洗腦教育才決定移民。但在申請過程中,他們醒悟到,其實是自己也很難再接受香港的生活及氣氛,不想繼續做一個墜落政府機器的小螺絲丁。移民簽證批下來之後,夫妻二人還擔心兒女會捨不得同學和朋友。怎知女兒十分雀躍,因為她有很多同學都已移民,在她看來,「走才是正常,不走就是不正常!」
鍾劍華續表示,朋友一家走後,留下一位65歲的老人家。「他們原本一家五口,平均年歲才是34歲,現在這一個住戶的平均年歲就一下子去到65了。」但這並非個別案例,很能反映香港整體情況,移民潮會加速香港人口老化嚴重承擔,同時也加重醫療、家居支援及其他社會服務部門的壓力。
根據港府數據顯示,2020年中至2021年中,香港移民人口有9萬之多,其中離開的不乏各行業的精英,直接導致社會人才流失。鍾劍華指,面對此情況,港府當初不敢承認問題的嚴重性,還說風涼話,以為香港局面平靜後,便會有很多人回流。現在,港府發現勢頭不對,便改口風稱「去外國生活會變成二等公民」,會「受到歧視」,是「沒有遠見」的做法,林鄭月娥還表示聽過很多「移民之後很悽涼的故事」。
同時,左派報章開足馬力對移民大肆抹黑,有批評移民港人「迷信外國月更圓,狠心移民拋老幼」。為何有這麼多人迷信外國月亮更圓?鍾劍華指,原因就是因為在北京的全面管治權下,港人看不到希望。
他又指,為甚麼香港由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變成一個絕望都市?是誰造成這種絕望?那些只知道批評移民港人的記者和政客,從來沒有思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