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莊宗時期的「誅衍一行」事件,就是張居翰改一字救千人的故事。圖為唐莊宗李存勗。(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大戲中,發生過無數的冤假錯案。而正人君子,常常冒死搭救那些無辜者、落難者,他們或者挺身而出、或者直言進諫,或者智慧解困。唐莊宗時期的「誅衍一行」事件,就是著名的張居翰改一字救千人的故事。
宦官張居翰改一字救千人
主人公張居翰,字德卿,是唐末至五代初年的一位宦官。莊宗即位時,他任樞密使,卻不恃勢弄權。據史料記載:同光三年九月,莊宗李存勖命太子李繼岌等出征後蜀,蜀主王衍自知抵擋不住,上表乞降。莊宗的太子李繼岌入成都時,王衍身穿白衣,銜壁牽羊,以草繩繫頸,迎降道左。莊宗召王衍赴洛陽,並賜詔:「固當列土而封,必不薄人於險,三辰在上,一言不欺!」
到了同光四年四月,當王衍行至秦川驛時,在魏州發生了反叛,莊宗慌忙東征平叛。大軍將從洛陽出發時,有伶人獻計說,陛下應全力以赴平叛。如今太子繼岌遠在成都未歸,陛下跨河東征,國內必然空虛。王衍勢力不小,一旦為亂,局勢將不可收拾,不如將其一行人殺掉,以免除後患。莊宗當下便派宦官下敕誅殺王衍,並下詔:「王衍一行,並宜殺戮。」張居翰在複查詔書時,認為王衍既已投降,現在又出爾反爾,把全部人斬首,實在不合天理人情,便在宣讀時,將「行」字改為「家」字,於是「王衍一行」。便成了「王衍一家」。因此只王衍一家被殺,隨行的近千人的性命被保了下來。
在那個皇帝集權的時代,擅改詔書就是欺君之罪,是忤逆重罪,是在用生命在賭注,是有殺頭風險的,是需要莫大勇氣,非凡智慧的。好在沒有人想到張居翰居然私改詔書,因而接到詔書時並未懷疑。這樣,後蜀百官及王衍的僕役等千人的性命得以免死,得以保全。明宗李亶即位後,張居翰請求回歸鄉里,最後壽終正寢。
《舊五代史・卷七十二・列傳二十四》《新五代史・卷三十八・宦者傳第二十六》,都記錄了這個事件。張居翰以宦官的身份,名垂青史,千載傳頌。「居翰改一字於詔書,救千人之濫死,可不謂之仁人矣乎!」(薛居正)「承業之論,偉然可愛,而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君子之於人也,苟有替焉,無所不取。吾於斯二人者有所取焉。」(歐陽修)
在動盪紛亂的人間,一介草民,無權無勢,無將無兵,無奈無能,無法終止悲劇,但在血腥的屠殺裡保護生命,是可以做出善良的選擇的。當選擇良知道義、選擇扶危濟困、選擇雪中送炭,這就是人性的光輝,這也是人性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