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皆來源:Adobe Stock)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容貌焦慮逐漸低齡化。容貌焦慮已經成為年輕人普遍存在的「心病」。
近日,在大陸某節目中,15歲網紅女孩周楚娜分享了自己的整容經歷。13歲開始整容,15歲已整容上百次,花費超過400百萬。在她的認知里,「長的美的人才有青春,長的丑的人只叫長大。」
她期待通過手術刀從醜小鴨逆襲成白天鵝,從此開啟嶄新的人生。
但她依然無法走出外貌自卑的怪圈,甚至因為分享整容日記而不斷遭到網絡暴力。她的微博留言區中一位網友留言說的:你最該整的地方不是臉,而是腦子。
美醜並無標準的定義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比追求美更重要的,是培養正確的審美觀。我們可以愛美,但不應該為別人的眼光而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這份獨特才是美妙之處。美是多元化的,也是具有差異性的。
羅馬尼亞攝影師米哈埃拉·諾洛茨說:這個星球上的女生需要更多的關注,而真正的美,遠比我們在媒體上常見的美,要豐富、要深刻。
她用七年時間窮遊了50多個國家,旅途所到之處,都會為當地的女性拍攝一些肖像。在她的鏡頭下,美沒有標準答案。照片裡的女生,堅強、樂觀、自信,美得各式各樣。
我們無需被標準化定義,沒有甚麼標準的美醜。
如果僅擁有好看的外表而無內在的品質,這種美不過是一時的「鏡中花,水中月」,一碰即逝。
內在的涵養是維持良好關係最重要的因素。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蘊含在你獨特的氣質中。
外在美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內涵與修養是可以充盈的。擁有內在美的人才是擁有這個世界的人。
自信和健康最重要。(皆來源:Adobe Stock)
如何擺脫「容貌焦慮」的心病?
1、不誇大顏值的作用
很多時候,我們對顏值的焦慮,是因為誇大了美貌的作用。
顏值確實能在人際關係建立的初期,給到我們積極的幫助。
但是在學業、事業、婚姻、親子關係和健康等人生重大事件裡面,顏值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2、避免過度自我審視
認知心理學上認為,容貌焦慮的緣起是過度自我審視的狀態。
總是關注自己臉上的斑、髮際線的位置、腿的粗細,越看越不滿意,越看越焦慮。
焦慮會加劇注意力收窄,越覺得自己不好看,照鏡子就越能看到問題,然後陷入惡性循環。
這屬於自我客體化,把自己當作物品一樣來定義和評價,並習慣性地對自己的身體以及外貌進行監測,從而導致焦慮。
分散注意力,將可自由支配時間用於自我成長,而不過多關注外貌。
3、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賽道
古希臘有一則寓言:
一個獵人,他從父輩那兒繼承了一把絕世好弓,可是外表卻稀鬆平常。於是有人對他說:「朋友,你這張弓看起來多麼醜陋啊。應該在上面刻一些花紋,再塗上一層閃亮的金粉,那才跟你相得益彰呢!」
年輕的獵人動了心,果然進城去請了工匠在弓上鏤刻了一番。第二天,他興致勃勃地拿著弓去打獵,一拉弓弦,「啪」的一聲,這弓就斷了。
美麗的裝飾終究無用,其貌不揚也可能是絕世佳品。
不要因為外表的不好看就低估自己,甚至影響自信與生活。
長相不會限制人的能力,美本來就是百花齊放、姿態不一。
再美的容顏終有年華老去的一天,自信和健康才是最重要。
不是每人都有機會長得漂亮,可是每人都有機會活得漂亮。
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用成熟穩定的心態去對抗外界的焦慮和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