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有一首《殘花》,首句為七言後面為五言,聽起來卻毫無違和之感。(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很多千古流傳的詩詞,都是講究意境的。而那些表現手法,排比、擬人、重複等等,都是為意境而生的。意境需要什麼就用什麼,能夠信手拈來隨意所用的就是真正的詩詞大家。例如東坡居士蘇東坡、易安居士李清照。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但為什麼筆者會說是「隨意所用」,而非「隨心所用」呢?其實,一切的表現手法都是為了襯托意境而生,理所當然的就是隨意所用了。
歷史上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混用的很少,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李清照有一首《殘花》,令人拍案叫絕。《殘花》的首句為七言,後面為五言,聽起來卻毫無違和之感。大概李清照把詩寫成詞的味道了吧。
《殘花》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七言改五言念起來有些不順口,恰恰可以表現出李清照當時的心境。傳說這首詩是她在四十幾歲時,自己恩愛的丈夫趙明誠剛剛過世時所寫。七言剛寫兩句,心中的悲痛已經使其無法再組句,只得五言代之。正是這種變化,反襯李清照當時的心中悲戚。而詩中花字的多次重複,也襯托出此時心中只有悲憤,竟想不起太多的修飾之詞。
此詩前面兩句工整流暢,如流水般水到渠成,宛如天成。思路清晰思維敏捷。「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以花來比喻自己,雖已成殘花(歲月無情),卻不後悔。而緣分就像是流水一般,不回頭。再也回不去美好的時光了。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看似重複雜亂無章,這不就是一個悲傷到極點的人所有的那種心中萬念俱灰的表現嗎?
李清照這首看起來有些雜亂的詩,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自然有他的道理。李清照將七言變五言,用詞重複雜亂無章,這些看起來別人都慎用的手法,在李清照這裡卻巧妙的用來表現心境,可不是一般人敢用的。
詩詞之妙,在於重意境,手法為意境所用,而不是為了用手法而用手法本末倒置。詩詞之美,如詩如畫有身臨其境之感,將讀者帶入詞人的心,當時的境。這首詩,當屬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