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至1961年大飢荒完全是中共造成的徹底的「人禍」。(網絡圖片)
中共1958年發動「大躍進」運動以後,中國出現了一場前後延續四、五年之久的大飢荒,令神州大地生靈塗炭,超過四千萬人非正常死亡。
中共在1980年代以前將大飢荒歸咎於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後改稱為「三年困難時期」。歷史記錄顯示,實際上那三年風調雨順,大規模嚴重的洪水、乾旱等自然災害一次也沒有發生。大飢荒完全是中共造成的徹底的「人禍」。
曾在1959年擔任毛澤東兼職秘書的李銳評述道:「高舉『三面紅旗』,高指標,瞎指揮,一平二調,造成國民經濟大破壞,餓死成千萬人,這是中外古今歷史上承平之世絕無僅有之事。」
荷蘭歷史專家馮克(Frank Dikotter)表示,強迫、恐怖和系統的暴力是「大躍進」的根本,「大躍進」是人類歷史上有動機的最致命的大規模屠殺之一;「大躍進」飢荒可與古拉格群島和納粹大屠殺並列為20世紀三大人類災難。
由學者宋永毅主編,哈佛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中國大躍進—大飢荒資料庫(1958-1962)》包含七千多份檔案資料,二千多萬字,其中有三千多份中共內部檔案。宋永毅在總導言中表示,大飢荒的本質,是中共對中國農民進行的一場「糧食戰爭」。
大饑荒死亡人數或超四千萬
三年大飢荒中,非正常死亡的情況包括活活餓死、因營養不良死亡、因食物中毒死亡、嬰兒的非正常死亡、因逃荒被擊斃、吃人和被吃、因飢荒而自殺等。由於中共官方缺少可信、可靠的統計數字,大飢荒死亡人數究竟是多少,一直是個謎。海內外學者的研究以及不斷被披露的中共內部文件均顯示,大飢荒或致超過四千萬中國人非正常死亡。
海內外學者研究 楊繼繩《墓碑》最有權威性
美國國家研究協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人口研究辦公室主任科爾(Ansley J.Coale)1984年出版《從1952年到1982年中國人口的急劇變化》(Rapid Population Change in China,1952-1982)一書,他認為,按照中國的官方統計,中國1958年到1963年的死亡人數大約是4180萬,其中包括非正常死亡人口的1600萬;但科爾認為這個數字含有水分,因為大飢荒最嚴重的1960年,官方對死亡人口的統計大概只有66%。
海外華裔學者、中國大陸當代史專家丁抒在1991年出版的《人禍:「大躍進」與大飢荒》一書中,根據國家統計局的人口增長與死亡數據推算,中國大飢荒餓死了3500萬到4000萬人。
1993年,上海大學的學者金輝以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統計數字為依據,對餓死的人數作了深入探討後,得出結論:「僅僅中國農村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就可能達4040萬。」但是刊登了此一研究成果的上海《社會》雜誌被中共當局勒令停止發售,雜誌社遭「整頓」;金輝受到處分。
曾長期擔任新華社記者的楊繼繩,經過多年的深入調查,寫出了《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飢荒紀實》一書。2008年5月,楊繼繩的《墓碑》在香港首次出版,被認為是有關大飢荒最詳實、最權威的記錄之一。楊繼繩在《墓碑》書中依據嚴謹的事實和數據揭示,從1958年到1962年,中國餓死3600萬人;因飢餓出生率降低,少出生人數4000萬人,兩者共計7600萬人。
《墓碑》一書披露,1959、1960、1961這三年其實是風調雨順,造成大飢荒的真正原因完全是人禍。中共大躍進的浮誇風,導致全國各地搞高指標、高估產、高徵購,結果農民的口糧被硬挖硬擠。農民上交的糧食不夠政府虛報的數目,政府就逼農民把自己的口糧、種子全搭上。農民一無所有,最終飢荒爆發。
荷蘭歷史專家馮克(Frank Dikotter)2010年出版著作《毛的大飢荒》。馮克根據解密的中共公安部門同期報告及「大躍進」最後幾月中共彙編內部報告,指出1958到1962年中國至少4500萬人非正常死亡。
早在20多年前,時任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陳一咨當年根據趙紫陽指示,曾對「大躍進死亡」做過一次調查統計,得出的數字也為4500萬。
中共內部數據 楊尚昆披露實情
中共1994年2月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紀實》一書「大飢荒」一文中說,「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減少出生人口數,大約在4000萬人左右。……中國人口減少4000萬,這可能是本世紀內世界最大的飢荒。」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新華社副總編廖蓋隆在《炎黃春秋》第2000年第3期刊文《毛澤東號召「進京趕考」回眸》。文中承認,「大躍進」所造成的三年嚴重困難時期,非正常死亡的人數達到4000萬人。
《爭鳴》雜誌2005年11月報導,1959年至1962年的檔案解封後,合計全國餓死3755.8萬多人,具體數據如下:1959年全國17個省級地區,有522萬人因飢餓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95.8萬多人。1960年,全國28個省級地區,有1155萬人因飢餓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272萬多人。1961年,全國各地區有1327萬人因飢餓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211.7萬多人。1962年,全國各地區有751.8萬多人因飢餓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107.8萬多人。
2011年6月,香港《開放》雜誌發表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裴毅然的文章《楊尚昆披露大飢荒死人數字》。文章披露,2009年12月27日,軍事學院出版社社長辛子陵在北京朋友聚會中發言稱,那段共產主義,是人間地獄呀!餓死37,558,000人,楊尚昆記在一個專用本子上,這是一個最低數字,實際餓死人的數字肯定在四千萬人以上。據楊尚昆講,中央得不到各省餓死人的真實資料,問民政局(管社會救濟),問公安廳(管戶口),都隱瞞縮小數字。
《中國統計年鑑》由中共國家統計局每年出版。1983年版《中國統計年鑑》的第103頁,有1949年至1982年的人口數據。數據顯示,1959年到1961年,全國人口不但沒增長,反而明顯下降,人口減少了1348萬。除了那三年,其它時間段,全國人口都呈現明顯增長。
1982年的全國人口普查,是「文革」後的頭一次全國性的普查。根據1982年人口普查結果,可以知道當時全國人口的年齡分布。從官方的統計圖上,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年齡缺口(標紅圈的地方)。缺口的年齡段在19歲~22歲。這個年齡段對應的出生時間正好是大飢荒時期。
很多農民在大飢荒期間減少生育,但是生育率下降只是年齡斷層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非常高的嬰兒死亡率。大飢荒前後幾年的平均死亡率只有1%左右。而1960年的死亡率是2.5%。
中共國防大學學者叢進在《曲折的歲月》一書中的結論是:「據測算,中國的人口1959年是6.72億人,1960年為6.62億人,即減少了1000萬人,1961年為6.59億人,比1959年減少了1300萬人。按照當時出生與死亡相抵後20‰的人口淨增長率推算,正常情況下1961年總人口應比1959年增加2700萬人,兩者相加,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減少出生人口數,在4000萬人左右」。
3500萬到4000萬人死亡,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已有研究或數據顯示,大飢荒至少導致3500萬到4000萬人死亡;這個數字相當於一個中型國家的整個人口。
前新華社記者楊繼繩在《墓碑》一書中表示,如果大飢荒中3600萬死亡人數是比較準確的話,那麼相當於1945年8月9號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的原子彈殺死人數的450倍。唐山大地震死了24萬人;大飢荒相當於發生了150次唐山大地震。
楊繼繩還表示,大飢荒死亡人數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其「慘烈程度遠遠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