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改善微血管的結構,甚至讓微血管生長。
按:十九世紀對現代醫學有諸多貢獻的醫師威廉・奧斯勒(William Osler)提到「血管老化,人即衰老」,消失的血管就稱之為幽靈血管,若微血管功能衰退便容易導致老化和疾病,雖然微血管的數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少,但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改善微血管的結構,甚至讓微血管生長。
微血管隨著年紀增長,會發生壁細胞變性和死亡、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衰退。同時,活化Tie2基因的蛋白質「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簡稱Ang1)分泌量也會減少,而Tie2基因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黏著以及內皮細胞與壁細胞黏著。這樣會讓血管內皮細胞之間的縫隙變大,導致過多血液外漏。
微血管無法發揮原本的功能—運送氧氣、養分到三十七兆個細胞,並回收二氧化碳和廢物。由於細胞和組織的功能衰退,以致加速老化、引發疾病。
微血管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化。我們能否阻止這些變化發生?
其實微血管是會生長的。
我們的皮膚若受到輕傷,過一陣子就會自然治癒吧。
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少量出血後,血小板發揮凝血功能,治好了傷口,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止血後,嗜中性白血球和巨噬細胞等促炎性細胞會聚集過來,修復受損的組織。然後,纖維母細胞開始移動,確保有位子後(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再刺激血管新生。血管新生時,微血管必定會延長。
面臨治療傷口這種緊急狀況時,微血管的生長速度也相當快。在老鼠實驗中,微血管二十四小時伸長了四百微米。通常一個細胞為10~20微米,可見微血管生長了相當多。
人體受傷、發炎時,受損的微血管會誘發發炎反應,促使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等物質分泌。這些物質會促使舊血管製造心血管,因此細胞會開始分裂,形成新的微血管。
血管新生是微血管驚人的功能之一。然而,在癌症和活性氧過多的環境中,也會形成血管內皮細胞與壁細胞沒有黏著的不成熟微血管,這就是引發疾病的原因。
微血管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減少,就某種意義而言是不可逆的現象。但是,因生活習慣而劣化的血管——也就是幽靈血管,若具備「血管延伸」的潛力,就可以獲得修復。
因此,必須有大量的血液輸送至幽靈化的微血管。
為了讓大量血液流動,讓乾淨的血液在有彈性的血管中順暢流動非常重要。也就是說,提高血液的品質、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讓大量的血液輸送至全身,運送氧氣和養分,微血管就會逐漸復活。我們應該促進血管內皮細胞之間的黏著,避免過多血液從血管外漏,強化血管。
同時,若由於Ang 1分泌不足,導致血管內皮細胞與壁細胞的黏著度變差,也可以透過飲食,活化血管內皮細胞的Tie2基因。
我們應該提高血液品質、讓血管有彈性、改善血液循環,並攝取能活化Tie2基因的食材。
利用這些方法,就能讓幽靈血管復活、使(變成團狀)的微血管伸直、增加數量。
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讓血液循環變順暢,就能防止血管幽靈化
想改善幽靈血管,必須讓血流變順暢。
雖然是試管實驗的數據,不過若在沒有血流的狀態下培養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之間的黏著會變得不牢固。然而,將血液送入後,血管內皮細胞就會迅速沿著血流排列,形成又直又整齊的黏附。
這是因為血管內皮細胞內有可以辨識血流的受體,當血液流入,訊號就會傳至細胞內,活化促使細胞黏著的因子。
也就是說,若血管內皮細胞之間僅隔著一點縫隙緊密黏著,血液的血漿成分就不會外漏,可以預防血管幽靈化。
血流順暢,可說是預防、改善幽靈血管的必要條件。
研究發現靜坐可以增加免疫力。(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提升免疫力,就可以維持微血管健康
我們的身體中,有一個系統叫做「免疫系統」。這是防止外部細菌和病毒入侵人體的防禦系統。
免疫(後天)是由白血球中的淋巴球來進行,分為與外敵作戰的T細胞(T淋巴球)和製造攻擊外敵抗體的B細胞(B淋巴球)兩種。T細胞內有攻擊外敵、細胞性免疫反應相關的殺手T細胞,以及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獲得情報,向淋巴球下達命令的輔助T細胞。
血液成分中的白血球,會隨著血流巡邏全身。輔助T細胞不只存在於血管中,也存在於血管周圍並發揮其作用。同時,2017年發表於《Nature》上的論文指出,少了輔助T細胞,就會形成不成熟的微血管。
另外,先天免疫系統中的單核球巨噬細胞,會蒐集資訊來製造抗體。巨噬細胞會吞噬外敵,並透過T細胞把資訊傳遞給B細胞。其實,特定的巨噬細胞可作用於組織生成。也就是說,巨噬細胞是製造血管的必要細胞。
從這個事實看來,我們可以知道,免疫細胞本身與微血管的生成和功能維持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提升免疫力,也有助維持微血管的功能。
本文由世茂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別讓幽靈血管找上你:33招血管修復術,遠離老化、糖尿病、失智症》,作者:高倉伸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