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戰的核心--半導體(圖)


全球性的半導體供貨匱乏
全球性的半導體供貨匱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7月23日訊】(法廣RFI)國際工業屆驚慌失措或是全球性的半導體供貨匱乏,令智能手機、汽車製造業停工。始作俑者是誰呢?是疫情呢?還是美中之間最新一輪的科技戰?對此法國蒙田學院亞洲項目主任馬修-杜沙泰爾(Mathieu Duchâtel),最近發表了題為「半導體:中國探索」的研究報告,這篇在蒙田學院網站上可以看到的報告給出了一些答案。和法廣同屬法國世界媒體集團的法國電視24臺的「經濟智慧」專欄,就此採訪了杜沙泰爾。

主持人:你好

杜沙泰爾:你好

主持人:首先請談一下你對這個半導體探索的定義。

杜沙泰爾:我想通過觀察半導體的工業應用來說一下,而不是談它的特性或是與電子有關的定義,這要具體得多。很多日常消費品都用得到半導體,首先是汽車製造業,微控制器中有半導體零件,用來控制發動機,管理傳輸,剎車,動力轉向系統;還有感測器,用來測量速度,油溫,保護氣囊的使用;當說到自動汽車時,那當然就進入了系統連接器材的領域,其中包括處理信息的晶元;接下來是電腦,信息技術,在這類產品中,主要使用兩大類半導體,一種是晶元,是手機及其他產品的必需品,如擁有強大精確計算功能的計算機。再有就是儲存卡,半導體的第二大類產品,儲存信息。

如果想比日常用品走的更遠些,就是先進的武器系統,如洲際導彈,我舉這個例子並不是信口開河,因為(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洲際彈道導彈使用了半導體技術,這也是第一次將半導體引進到武器系統中,令這一領域也需要大量的半導體配件。當然,還必須要說的是經濟向數碼化轉型,使得對半導體和高級半導體配件的需求大增,如5G智能手機,數據中心,或是加入人工智慧零件的產品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半導體配件,所有這一切都預示著該行業的強勁增長。

主持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對半導體的需求)有這麼大的缺口?是疫情的錯,還是因為美中之間的科技戰呢?

杜沙泰爾:正是這兩個因素,才是瞭解當下,半導體配件短缺的最重要因素。首先是美中地緣政治因素,川普(特朗普)政府在2018至2020年期間,明白了獲得半導體技術是中國工業強國的真正軟肋。劍指中國是通過打擊華為來進行的,限制這家電信基礎設施供貨商和智能手機製造商,獲得半導體配件,和它產品的銷路,以及對半導體方面的美國知識產權和生產工程需要的多種技術使用的限制,這一招很管用,因為今天可以看到,華為遭遇了很大的難題,尤其是在智能手機製造方面,目前華為手機在中國的銷售排名第五,之前是第一名。所以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華為在第一時間裏充足庫存,在2019至2020年間的數字是令人目眩的,華為在2019年花了230億美元大量購買半導體配件充足庫存,來進行自我保護抵禦制裁,這對整個生產供應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第二個因素是疫情危機,特別好理解汽車行業遇到的半導體配件短缺,一方面是生產突然減少,而汽車製造商重新下訂單,有時訂單下了雙份,打亂了整個生產鏈的流程,而大型半導體製造商既給電信技術業,也給汽車製造業供貨,所以除此之外,還產生爭奪獲得半導體配件供應的競爭。

主持人:那麼(半導體製造業的)重要角色是哪些呢?如果我沒弄錯的話,是美國,臺灣,韓國對嗎?

杜沙泰爾:是的,當談及半導體配件製造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設計和生產,那麼美國在設計領域絕對是執世界牛耳的,他擁有如:博通公司(Broadcom),高通公司(Qualcomm)英偉達(Nvidia)等公司,而且現在產品製造商,如計算機公司蘋果,為自己的系統設計創造自己的半導體配件,將M-1型晶元用於蘋果最新的電腦,因此它在行業內佔主導地位,主導產品的上游市場,因為設計是製造半導體配件的第一步。接下來是鑄造,是專門生產集成電路的,這一行業被韓國及其著名企業三星集團,和臺灣的台積電主導。而且是在技術層面上主導這一行業。這一點極為重要。因為這兩家企業擁有製造最先進半導體產品的雙頭壟斷,今天除了專門製造最先進的數據處理產品之外,目前最新的、最新穎的、最具創新性的半導體技術是台積電的5納米製程。目前這一技術只用在蘋果電腦的晶元上。

主持人:那我們歐洲現在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杜沙泰爾:我們也不太差,確實我們在設計上既不是領軍人物,也不是製造大戶,可是我們在某些領域有絕活,例如:不想使用太野蠻的術語,極紫光刻技術是半導體配件製造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光刻技術,是歐洲的壟斷技術,屬於設在荷蘭的阿斯麥公司(Asml);此外還有三家大型企業,既設計又製造,它們是法意半導體公司(St micro),德國的英飛凌科技(Infineon)以及荷蘭的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它們的技術特別是在汽車製造業的應用方面非常好,有一種相當有意思的增長;此外,我們在研發方面擁有相對穩固的生態系統,集中在三個地區,法國阿爾卑斯山區格勒諾布爾市附近,德國還有比利時,這三個研發中心,可以說是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創新為使命。所以說(歐洲)有一定的實力。

主持人:那要不要給這些實力,或是這些歐洲的研發生態系統加把勁呢?

杜沙泰爾:已經加了。不久之後,將很快以一項歐洲具有共同利益的重要項目的形式提供大力支持,歐盟委員會正在落實這一項目。有消息稱可能提供高達200億美元的經費給創新項目,可這令工業界有些不快。

此外,還有在與疫情有關的恢復經濟計畫中,歐盟投資資金中的兩成將用於數字化轉型,其中包括半導體行業。

但有一個真正的政治問題存在,一個與半導體有關的,歐洲戰略的問題——是否需要支持的不僅僅是創新項目,也許還是更小規模的項目,然後更進一步,在歐洲投資建立一個高端的生產鑄造廠?也就是之前提到的,目前只有台積電和三星是這樣做的,有關的辯論已經開始了。

主持人:在你的研究中,你說中國人將拿出大量資金,我想要比歐洲的200億美元多,在習近平主席主持的第十四個五年計畫中,他們真的會努力確保,未來幾年在半導體領域,60%的配件產品自給自足嗎?

杜沙泰爾:這是他們計畫的目標,是2015年就提出來的目標,現在還差得遠呢!中國去年進口了3800億美元的半導體零件,比石油進口還要多。當然中國有軟肋,美國利用這個巨大的弱點用來阻礙中國的發展。中國擁有完整的工業結構,這是極大的優勢,什麼都能做,能設計能製造,有研發能力,運作良好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在某些細分領域具有創新性,如智能晶元。可也有真正的瓶頸,並試圖繞過它們,即便如此,中國還必須面對西方對技術轉讓的限制。限制從川普政府開始,由拜登政府確認甚至加強,適用於所有人,包括歐洲人,日本人,臺灣人,還有韓國人,所以中國面臨著相當大的外部障礙,可她擁有自己的王牌,就像你說的,(中國)幾乎可以無限制地提供資本,能夠在(半導體)領域進行大量投資,(中國)最大的弱點是外國技術的獲取,以及它(中國)面臨的障礙。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你認為美國人和西方人對中國的封鎖還會奏效多久?

杜沙泰爾:我認為中國要通過7納米半導體製造的瓶頸,這確實是一個關鍵的門檻,這是中國今天要處理的一個極端困難的問題。所以只要保持限制制裁措施,中國將不得不專注於其他領域,如汽車工業,中國為它提供了一定的解決方案。因為其技術雖說不太先進,但對整個經濟的運作仍然極為重要。

文章來源:法廣RFI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法廣RFI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