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冷氣 古人如何「暑中作樂」呢?(圖)


「小暑」是炎熱開始的標誌,「大暑」則表示炎熱至極。
「小暑」是炎熱開始的標誌,「大暑」則表示炎熱至極。(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今天是2021年7月22日,也是節氣大暑來臨的日子。太陽在這時候已經到達黃經120度。「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小暑」是炎熱開始的標誌,「大暑」則表示炎熱至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通緯・孝經援神契》云:「小暑後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此時副熱帶高壓正處於鼎盛和異常活躍的時期,驕陽如火,風速小,濕度大,白天暑氣蒸騰,夜晚悶熱難寐。

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陸生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就像腐草變成了螢火蟲;二候時天氣變得悶熱,土地潮濕,蒸鬱之下濕度更高;三候時常出現大的雷雨,大雨導致暑熱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古人認為,春、夏、秋、冬四季分別對應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按相生相剋規律,由秋到冬是「金生水」、由冬到春是「水生木」、由春到夏是「木生火」,都是相生的關係,唯有從夏到秋是相剋——「火剋金」。因此從夏到秋是一段艱難的歷程,秋被夏壓制著,要潛伏一段時間,這段一年中最熱的時間就稱為「伏」。

入伏後有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稱為「三伏天」,每伏10~20天,以節氣來說,約莫在小暑和處暑期間,這期間也有「伏夏」的說法,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秋老虎的暑氣即將結束的日子。

雖然處暑已經屬於秋季,但是炎熱程度也不可小覷,俗話說:「處暑處暑,熱死老鼠。」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清代作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一歲難過之關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於此……使天只有三時而無夏,則人之死必稀。」如此看來,進入伏日,便進入「苦(難)夏(季)」了。

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是怎麼度過苦夏的呢?白居易《消暑詩》曰:「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爲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除了精神層面的「降溫」外,古人也發明出了許多消暑妙招。

冰鑒與冰桶

考古發現,早在周代就有了用來貯存冰塊的冰窖。據《周禮》載,負責冬季採冰的叫「凌人」:「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採好的冰貯藏在地窖,稱為「凌室」,到了夏天再把冰拿出來用。君王會把冰賞賜給大臣,稱為「頒冰」或「賜冰」,這個制度一直保持到清代。

春秋戰國時期古人發明了「冰鑒」,這是用青銅鑄成的一個大型容器,內置雙層結構(或內外層,或上下層),上面有蓋。外層放冰,內層放果飲,既可以藉助金屬的傳導性滲透出冷氣,調節室內氣溫,還可以隨時打開蓋子取食裡面冰涼的水果和飲料。

到了清代,宮內改用「冰桶」,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為內胎,也有用金屬胎的。形制呈斗狀,口大底小。蓋多採用很厚的木板,兩腰部都有銅環,方便搬運。底有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桶有四足,足下裝有托,用來防潮。

《匋雅》載:「都下有玻璃窯……其尤為適用者,莫如冰桶,各色俱備,且甚美觀。冰桶制方,而蓋分兩半,各有錢竅五孔者二枝,木桶有銅箍兩道,瓷桶亦摹仿箍式,橫現凸文。」

「冰桶」不僅可以冰鎮飲料和時鮮水果,還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箱蓋上設有透氣孔,因此排出的冷氣還能起到「空調」的作用。

清涼殿與自雨亭

先秦時期,主要通過建造臺榭來避暑。「臺」就是高臺,「榭」則是建築在臺上的沒有牆壁的屋子,類似於亭子,四面通風,能夠起到消暑作用。《管子・法法》曰:「明君制宗廟,足以設賓祀,不求其美。為宮室臺榭,足以避燥溼寒暑,不求其大。」

漢代的清涼殿,也叫延清室,是避暑的宮殿。《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的寵臣董偃常在延清室消暑納涼,「以畫石為床,文如館,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漢書》云:「清室則中夏含霜」,可見十分涼快。

到了唐代出現了含涼殿。《唐語林・卷四》記載:「 明皇起凉殿,拾遺陳知節上疏……時暑毒方甚,上在涼殿,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知節至,賜坐石榻。陰霤沉吟,仰不見日。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坐內含凍。」

宮殿中安裝了機械傳動的製冷設備,這種設備,採用冷水循環的方法,用扇輪轉搖,產生風力將冷氣送入殿中,使滿室清涼,與此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檐直下(霤),形成人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之目的。

這種水冷建築不光皇帝用,大臣也有建造的,如《封氏見聞記》記載,天寶年間的奸臣王鉷便在家裡修了個「自雨亭」,水「從檐上飛流四注,當夏處之,凜若高秋」。

除了水冷,古人還利用深井中的冰和涼氣來降溫。《鄴中記》中有「北則冰井臺,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雲仙雜記》記載唐代宦官霍仙鳴「別墅在龍門,一室之中,開七井,皆以雕鏤木盤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瓷枕與竹夫人

為度過酷熱的長夜,古人發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長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內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風,四周能透氣,由於瓷器表面有一層冰涼的釉面,很快成為古人夏季首選的寢具。

瓷枕出現在隋代,流行於宋代,宋代張耒《謝黃師是惠碧瓷枕》詩曰:「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髮冷泥丸驚。」正是瓷枕消暑的真實寫照。

另外,古人還發明了「竹夫人」。蘇東坡曾有一首詩《送竹几與謝秀才》說:「留我同行木上座,贈君無語竹夫人。」竹夫人又稱竹几、竹夾膝,也是夏季納涼用的物品,它由竹篾編成,網狀圓筒形,可懷抱入睡,以此消暑度夏。

看來,「苦夏」之於古人也並不如想像中那般難熬,聰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還深知「暑中作樂」,這些「設備」都是取自於大自然,實用又不污染環境,真是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責任編輯:清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