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立法明確保護私宅不受侵犯,宋朝拆遷有補償。(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強制拆遷是最近幾年網路比較熱的詞語,眾目所見,紛紛擾擾,心中別有說不清酸甜的滋味。在城市發展和改建的過程中,拆遷在所難免,在政府公權力與百姓合法權益的博弈中,百姓往往處於劣勢。
殺死「強拆」者不受懲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國家要用哪裡就用哪裡。隨著古代法律的逐步健全,保護百姓合法居住權益的規定日趨完善,這一社會思潮在文學作品中就有所體現。
《西遊記》中孫悟空用金箍棒將八戒老巢雲棧洞洞口打得稀爛。八戒大怒,走出來如此責罵悟空:「你這個弼馬溫。著實憊懶!與你有甚相干,你把我大門打破?你且去看看律條,打進大門而入,該個雜犯死罪哩!」
故事雖是虛構,但其社會背景卻是真實的。打破人家大門而入,歷朝律法對此處罰甚嚴。中國多個朝代都立法明確保護私宅不受侵犯,漢代禁止官吏夜入民宅,無故入人室宅廬舍,被主人殺死,主人無罪。
這一立法精神,後來唐、宋都兩朝都基本繼承下來。在吳承恩寫作《西遊記》的明代,《大明律》就規定:「凡夜無故入人家內者,杖八十。主家登時殺死者,勿論。」
古代版「拆遷補償條例」
不僅如此,宋朝甚至出臺了古代版「拆遷與補償條例」,比現代社會早了近千年。
北宋元豐六年,即公元1083年,開封府推官祖無頗起草了一部拆遷補償條例,宋神宗批准執行。該條例規定,對拆遷戶,給予實物安置,或者貨幣補償。實物安置:由京城兵馬司負責測量待拆住宅,戶部和左藏庫撥款,將作監在別處建同等面積住房,供拆遷戶居住。
關於貨幣補償的具體事項,由一個稱作提舉京城所的機構,負責估算待拆房屋的價格,取房契上原價和房屋時價,折中作為補償標準,由戶部及左藏庫出資補償。此年六月,開封府拆遷戶120家,共獲得補償「二萬六百緡」,亦即20600貫(一千文為一貫),平均每戶能補償171.16貫。
171.16貫在京城開封能買到多大的房子呢?開封府房價的具體數值現在已難查實,但以蘇軾弟弟蘇轍在廣東買房的價格,可推測一二。
蘇轍貶官至循州(今屬廣東),當時朝廷規定,貶官不得借居寺院道觀,蘇轍只得用剩下的積蓄5萬錢買民房大小10間。5萬錢即50緡(貫)。當然像京城開封這樣的一線城市,房價必然是其數倍,但以171.16貫的補償金額也能買到幾間不錯的房子。
「拆遷隊長」鎮關西的故事
雖然規定的很好,但實際上強拆的現象還是長期存在的,雖然強拆是官府極力打擊的,但是由於涉及利益巨大,強拆一直都以一種半民間的形式存在,當然背後少不了那些權貴的影子。
比如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新水滸傳》中,將聞名遐邇的「魯智深拳打鎮關西」進行改編,被鎮關西欺壓的金翠蓮一家變成了釘子戶,「開發商兼拆遷隊隊長」的鎮關西要買她家祖屋,當然給的價格相當低,金翠蓮當然不願意,結果金翠蓮還被鎮關西霸佔了去,被逼簽了賣身契。金翠蓮與其老父淪落酒樓唱曲賺錢贖賣身契。
酒樓裡,魯達和史文龍在喝酒,突然看見金翠蓮啼哭,詢問緣由。魯達表示要替金翠蓮伸冤,於是找到小種經略相公,小種經略相公則表示無能為力,因為鎮關西蓋商品房背後是有勢力的,動不得。商品房中很多官員都有股份,小種經略相公也有股份,伸冤不成,才有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一曲。
雖然是改編於原著,但是這種情形在古代社會中並不少見,閻王雖然嚇人,但是對百姓的危害遠遠不及小鬼的難纏。雖是良法,但是有時落實不到百姓心裡,與一紙空文無異。
順治皇帝安置拆遷的良策
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也不乏慎重處理拆遷問題、顧及拆遷戶的利益的。
清順治帝時,北京曾有一次牽涉城內幾乎所有漢族官員和民眾的大搬遷。這次大搬遷處理得較為穩妥。當時順治帝為避免清朝建立之初滿漢兩族矛盾紛爭,決定推行滿漢劃城而居——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特殊舉措。
順治五年(1648)八月十九日,皇帝下令:「……朕反覆思維,遷移雖勞一時,然滿漢各安,不相擾害,實為永便。除八旗充投漢人不令遷移外,凡漢官及商民等,盡徙南城居住,其原房或拆去另蓋,或質賣取價,各從其便。朕重念遷移累民,著戶工二部詳查房屋間數,每間給銀四兩。此銀不可發與該管官員人等給散,令各親自赴戶部衙門,當堂領取,務使遷徙之人得蒙實惠。」
規定除編入八旗的漢人外,所有漢族官員及商民,一律遷移南城。原來居住的房屋,或者拆去重蓋,或者將它賣掉。戶部、工部查實房屋間數,每間給予四兩銀子的補償。此銀需由各拆遷戶親自到戶部衙門領取,不得讓有關官員發放,以防止這些官員剋扣、吞沒拆遷補償銀兩。
而且順治幾次強調關於對拆遷戶的補償事宜,一定要先給銀子,什麼時候搬遷,悉聽其便,只要在半年以內遷走就行。似沒有催逼之意,較為尊重拆遷戶。
就這樣,一次本來極易引發風潮的拆遷,因為順治帝妥善處理了拆遷補償,得以較為順利地完成。
社會輿論的強大力量
在像拆遷這樣公權與私權的對抗中,百姓的私權顯得羸弱,這時社會輿論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公元1449年,明英宗御駕親征,抵抗瓦刺的侵略,於土木堡大敗被俘,瓦刺軍隨之挾持英宗進犯北京。負責京城防務的官員想把九門外的民居房屋全部拆毀,以利防禦。但是,沒有獲得補償的百姓,都不願意搬走。眼看軍情緊急,官府派出大量兵卒,準備強拆百姓的房子。
眼看辛辛苦苦建成的房子將被拆毀,拆遷戶們都團結了起來,以實際行動抵制強拆,他們背著行李鋪蓋,從九門湧入北京城,形成了聲勢浩大的請願人群。這支請願隊伍引起當時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得到了很大的輿論支持。
接到隸屬兵部的兵馬司奏報,朝廷內部也分成了兩派,一派堅持強拆,另一派則認為此時正是局勢危急、民心浮動的時候,如果再違背民意搞強拆工程,很容易影響穩定。經過一番激烈爭論,在社會輿論的推動下,暫停強拆的觀點最後佔據了上風,強拆計畫隨之被廢止。
強拆的歷史迷思
拆遷者與被拆遷者之間往往存在著必然的利益糾紛。如何解決這種糾紛,或者說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利益,古往今來都是一件頭疼事。在這個時候,強勢的一方如果知道退讓、知道體恤弱者的艱難,能夠對弱勢一方的損失給予合理補償,事情處理得好,皆大歡喜。
可是強勢的一方一味地恃強凌弱,一旦處理不好,一座被強拆的房子,就可能是一個小小的火藥桶。對拆遷,怎能不慎之又慎?也許對於權貴來說,拆遷處理的過程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可是對比百姓來說,卻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孰輕孰重,值得每個時代的執政者好好地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