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6月18日訊】美國5月份CPI躍升至5%,遠高於市場預期的4.7%,為2008年8月以來的最大年度漲幅,但該數字仍因為基數效應而受到扭曲。2020年5月的物價因為新冠疫情而受到抑制,因此導致5月份的同比通脹顯得更高。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內的核心CPI年率漲幅也達到3.8%,創1992年來最大增速。
不僅是美國,中國的通脹也成為了熱門話題。
面對來勢洶洶的通脹,中國政府看上去要嚴陣以待。6月10日,中國銀保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向投資者發出明確警告:「那些炒作外匯、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的人很難有機會發家致富,正像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最終會付出沈重代價一樣。」
中國銀保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向投資者發出警告:炒作人民幣、商品、樓房「終會付出沈重代價」
(網路圖片)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管是人民幣、大宗商品還是樓市,投機者不要去炒作,要按照中國政府的「政策」來走。比如不要賭人民幣升值,也不要賭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為原材料和樓市的上漲推波助瀾,這樣都會付出代價的。
但是,中國政府通過行政手段以及這種喊話式的警告,就可以遏制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嗎?就能控制通貨膨脹嗎?我覺得很難。
中國5月份的生產價格指數PPI高達9%,創出了13年來的新高,這說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推高了中國工業品的價格。至於這個價格是否會傳導到下游的消費市場,這是必然的,只是需要一點時間。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PPI爆表,但是CPI還不算太高的主要原因。
儘管中國約談大宗商品生產企業,打擊市場投機行為,但是原材料進口價格升勢也沒有停下來,中小企業叫苦連天。生產商成本上漲,很快會傳導至消費者層面,最終造成惡性通脹。北京在過去兩週,不斷出臺措施打擊哄抬進口原材料價格,最近就連人民幣升值亦被投資者熱炒。
其實,本輪大宗商品通脹的源頭,還是在美聯儲的大放水,畢竟大宗是以美元標價的。美國通貨膨脹率高企,遠超美聯儲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而鋼鐵、石油、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都是以美元計算。如果美國通脹高企,將連帶全球受到影響,當中包括中國進口原材料。中國政府即使找中國原材料企業約談,也難以決問題的源頭。
有很多價格,中國控制不了。如果通貨膨脹了,中國也是受害者,因為兩頭在外。原材料也漲價,在國內買的產品漲價以後,跟國際商品沒有價格上的優勢。中共跟澳大利亞關係比較僵,然後澳大利亞的銅礦漲了3倍,你找國內的企業、礦質進口的企業,根本上很難遏制源頭。
郭樹清通過喊話想控制樓市,這其實也要正本清源,看一下居民的家庭債務和信用創造,看是否還有加槓桿的空間和動力,這才是樓市等資產價格上漲的根源。
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家庭債務急升,暴增約3800億美元,幾乎是排名第2的美國增幅的4倍。中國家庭總債務在GDP佔比增加3.9個百分點,至59.1%,遠高於德國、日本等一些發達經濟體,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隱患。
郭樹清也承認,中國仍需要應對不良資產反彈,而部分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傾向嚴重,相當數量的政府融資平臺償債壓力很大,部分大中型企業債務違約比例上升,加劇銀行的信用風險,中國要嚴防影子銀行死灰復燃、防範金融衍生品投資風險,以及時刻警惕各種「龐氏騙局。」
從郭樹清的發言可看出,官方似乎已經做好了房價下跌的準備,現在就是吹風,以後就是要樹典型了,看那些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是付出怎麼樣的「沈重代價」。
關鍵是「狼來了」已經喊了二十年,沒人信了,但是狼只會遲來,從來不會不來。摧毀所有人的信仰,讓大多數人的信仰體系崩塌,這樣的時刻可能也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