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廣州人就非常喜歡音樂了。圖為唐人宮樂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明朝時期,廣州人就非常喜歡音樂、愛玩樂器,當時,不僅那些士大夫喜弄樂器和研究樂律,而且,市井中的老百姓也很喜歡音樂。每逢宴會、節日以及日常娛樂,都離不開音樂。
因為音樂的流行,樂器也在明朝時期的廣州有了很大的發展,樂器種類越來越多樣化,既有中國樂器,也有外國樂器。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廣東通志初稿》記載說:「民多奏月琴、胡琴、琵琶三弦之屬。」這裡所說的,都是中國傳統的樂器。
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魯斯來到中國,並且,他在廣州住了將近兩個月。克魯斯到了廣州後,發現這裡的人們非常喜歡音樂。他在日記裡記載了當時廣州人喜歡音樂的情況。
他說,廣州人在宴會時,「彈奏各種樂器」;在過年時,「演奏各種樂器,唱歌」。
「他們用來演奏的樂器,是一種像我們國家的中提琴,儘管製作不那麼好,有調音的針。另一種像吉他,但要小些,再一種像低音提琴,但較小。
他們也用洋琴和三弦琴,有一種風笛,和我們用的相仿。他們用的一種豎琴,有很多絲弦。他們用指甲彈,因此把指甲留長。他們彈出很大的聲音,十分和諧。有時他們合奏很多種樂器,四聲同奏發出共鳴。」
「碰巧一個有月亮的夜,我和幾個朋友坐在我們館舍門前河邊一條板凳上,幾個青年正駕艇在河上遊玩,彈奏各種樂器。我們喜歡音樂,就派人去請他們上我們這兒來。
他們是豪爽的青年,乘艇駛向我們,開始調撥他們的樂器,直到我們高興地發現他們調配到沒有雜聲。開始演奏時,他們並沒有同時彈奏,而是一個人演奏下去由另一個人參加進來,音樂中表現出很多分段,有停的,有彈奏的;大部分時間他們是四重合奏。
合奏的是兩把小次中音琴,一把大上次中音琴,一把配合其他樂器的豎琴,有時一把三弦琴,有時一把高音洋琴。但他們的演奏絕不超過兩首曲子,致使我們還想再聽。」
克魯斯所記載的明朝廣州人使用的樂器及演奏情況,是極其難得的古代廣州的音樂史料。
克魯斯在自己的日記中十分自信地說自己「是第一個有記錄的(而且長時期唯一的)鑑賞中國音樂的歐洲人。」
責任編輯:袱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