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期壓制大宗商品價格飆漲的措施,效果可能難以持久。(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5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丁曉雨綜合報導)多名分析師表示,如果北京當局不冒著可能拉低經濟增長的風險,發布抑制消費需求的措施,那麼近期壓制大宗商品價格飆漲的多項措施,預計只能有短暫的效果。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鐵礦石、螺紋鋼、煤炭,以及銅等大宗商品價格5月升至記錄高位。今年年初到5月中,隨著中國建築及製造業活動逐漸回升,金屬需求增加,螺紋鋼、熱軋卷板、及銅價飆漲超過30%。鐵礦石、動力煤、平板玻璃等價格均上漲逾10%。
5月19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負面影響,綜合實施政策保障供給,遏制價格不合理上漲。
該消息引發工業金屬5月20日全面下跌。
但是,在中國製造及建築活動的金屬需求大增、部分重要金屬生產國的生產問題使整體金屬供給受限的情況下,如果決策高層不能降低實質需求,那麼遏制措施對價格的影響非常有限。
《路透社》引述匯豐亞洲經濟研究部門主管弗雷德里克·諾伊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對大宗商品,中方官員左右為難。要讓價格穩定,或者甚至下跌,將會需要壓抑需求。
諾伊曼說:「就其本身而言,通過增加產量或釋放庫存來擴大供應,可能只會暫時對抑制價格上漲產生影響。當然,限制需求的麻煩在於它將損害經濟增長。」
報導還援引荷蘭國際集團(ING)高級大宗商品策略師Wenyu Yao稱,假如供給仍然缺少彈性,就不可能在不損害經濟的情況下抑制需求。「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
此外,整體金屬供給也受限。據悉,智利銅礦或發生罷工威脅,以及巴西淡水河谷的鐵礦石供應延遲,預估將會限制今年的基本金屬供應。
北京當局對大宗商品價格過熱發出了警告,主要基本金屬價格今年以來上漲超過1/3,致使4月出廠價格飆升,同時產出下降。
北京並不披露戰略物資儲備數據。此前,當局曾採購鋁、鋅等商品,補貼國內製造商,也曾賣出銅等工業金屬,以抑制價格飆漲。
《路透社》引述澳新銀行商品分析師索尼·庫馬里(Soni Kumari)表示,北京當局試圖釋出金屬以遏制價格,表明有足夠的金屬庫存可以在短期內使價格下降,然而這對市場不會有持久性的影響。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Wenyu Yao認為,國家釋儲實質上是增加市場供應,但這並非長久之計。經常性大量釋儲並不明智,尤其是像銅這種戰略性金屬。
預計北京方面將打擊囤積行為。但是,鑒於總體庫存仍然相對較低,影響可能僅僅是暫時的。
報導援引香港一位匿名經紀商說,政府的疑慮有兩個:一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給終端用戶和通貨膨脹帶來的壓力;二是假如上漲的物價不能轉嫁給終端用戶,下游製造商則沒辦法生存,不得不關門停業,並帶來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