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人們站在深圳300米高的賽格廣場附近觀看賽格大廈。(圖片來源: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5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真瑜採訪報導)5月18日午間,深圳「地標」79層的賽格大廈突發晃動導致大廈內人員四散而逃,當時人們誤以為是發生了地震。大陸官方機構在18日晚立刻發布通告稱大樓搖晃系偶發原因。然而,打臉的是大廈於19日、20日兩日再次發生了搖晃。
目前賽格大廈進入封閉狀態,暫停所有業主、商戶、租戶進出賽格大廈寫字樓和電子市場,相關部門人員開始運輸施工材料疑似緊急修復大樓,但官方並未就此做出解釋。21日,經大陸專家測算,大廈各項監測數據正常,未超出相應標準要求。因為當日大廈已經封閉,所以大廈是否發生第四次搖晃目前無法證實。
大陸官方公布了賽格大廈房屋沉降、傾斜率和加速度監測結果,三項數據都顯示正常,專家特地指出大廈無振感,以此安撫民心。5月18日下午7點,深圳住房和建設局發布測結果表明大廈搖晃是偶發原因,官方在事發數小時後就宣布樓體安全不知道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檢測。而後大陸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深圳有限公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兩家機構聯合作保說大樓安全無虞。
有大陸專家甚至將大廈的搖晃歸咎於貫穿於大廈底部的所謂地鐵,更有甚者說大廈搖晃是因為大廈內使用了大量的硬碟進行虛擬幣挖礦,由於硬碟產生的共振導致大廈搖晃。專家提供的理由千奇百怪,就是不提樓體的質量問題導致搖晃。
其實早在20年前就有人斷言大樓會發生搖晃,20年前一篇題目為《深圳賽格廣場建設項目評析》的碩士論文中就指出,大廈是「邊設計邊施工」,1999年,正直中共國慶節期間,賽格大廈樓頂天線劇烈搖擺。此時距離大樓真正竣工不到7天,經查,原因是天線設計計算錯誤造成共振。
之所以論文能指出大廈的種種問題,是因為論文作者金典琦參與了賽格大廈從規劃到建造的全過程。當時她以在職研究生身份在華中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她也非建築學科班出身,可以說是個參與了大廈建設項目的局外人。結果恰恰是局外人的調研秒殺了科班專家的權威性,也許是臉打得太狠,金典琦的碩士導師說該論文只能表示作者有想法,但不能代表科學。
賽格大廈是深圳的地標建築,當時其建設速度驚人,被稱為是深圳速度、中國速度,只是速度背後的質量問題被掩蓋了。據賽格大廈高層的辦公人員稱,大廈在中午的時候搖晃劇烈,甚至一度傾斜,人在搖晃的大樓中感覺到頭暈噁心,原本人們以為是心理作用,待到有明顯的傾斜後大家紛紛開始逃命,其實大樓也並非今年才發生晃動,只是之前的晃動較為輕微。
記者為此也特地訪問了建築行業從業超過10年的設計師,該設計師表示,大陸的商業建築存在很嚴重的邊建設邊設計問題,比如說施工方提交給官方審批的是一個設計圖,等到建設時就要改動,以此達到利益的最大化,施工方因為私自更改設計圖紙造成與設計師間的「相互扯皮」是家常便飯。
另外,大陸的監理制度形同虛設,基本都是走走過場,這就造成了很多建築都存有瑕疵,也就是人們說的「豆腐渣」工程。尤其是沿海地區,違規使用海沙的現象比較嚴重,海沙與混凝土混合後的水泥質量不到正常的50%,如果鋼筋再有問題,樓體傾覆、坍塌只是時間問題。
還有,大陸建商常用包商施工,就是說項目承接方與施工方很多時候不是一夥人,層層轉包下犧牲的都是建築的質量,大建築商找小的施工方,小的施工方再把活包給更小的公司,最後導致出了質量問題維權都成了拉鋸戰。
從政府的角度看,政府官員為了政績非常希望建築方能迅速完成項目增加地方的GDP,為什麼當初萬達在地方大受歡迎,就是因為萬達保證在地方一把手任期之內完成項目,大建商如同萬達也許在保證速度的同時還能兼顧質量,小建商則完全沒有這個能力。
另外,大廈如果發生質量問題,後續的檢測工作十分複雜,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就完成,需要用專業的工具勘測樓梯的主體部位,需要使用探測器探測承重牆內部的鋼筋是否有斷裂或是發生形變,而且是每個樓層都要注意排除,不知道官方如何在2天內就完成了79層大廈的質量複查。
總之,賽格大廈搖晃官方怪風、怪地鐵、怪氣溫、怪硬碟、怪人心作怪、怪人民刁難,就是不怪他們的樓質量有問題,如果質量沒問題,為何又要運送建築材料進入大樓,總之好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