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經》是一部寓意深刻、濟世勸善的良書。(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
《忍經》為元朝人吳亮所著。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吳亮彙集歷代名人有關「忍」的言論和歷史上隱忍謙讓、忠厚寬恕的人物、事例彙編而成《忍經》一書。《忍經》是一部寓意深刻、濟世勸善的良書。
《忍經》中有近百個故事,是歷史上真實人物關於「忍」的實例。其中有數篇關於范純仁的故事和名言。
范純仁,字堯夫,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宰相,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次子。范純仁為宋仁宗皇祐元年進士。范純仁在范仲淹去世後才出來做官,累官侍御史、同知諫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轉運使。宋哲宗立,范純仁官至給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樞密院事,後拜相。
范純仁於建中靖國年間去世,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號「忠宣」,後世常尊稱他為「范忠宣公」。本篇為讀者介紹一則范純仁的名言。
【原文】唯得忠恕——范純仁嘗曰:「我平生所學,唯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不盡,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親睦宗族,未嘗須臾離此也。」又戒子弟曰:「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
范純仁曾經說:「我平生所學的,只學到了『忠』、『恕』這兩個字,這兩個字讓我一輩子都受用不盡,以至於在朝做官侍奉君王,接待同事和朋友,與親戚宗族的人和睦相處,從來沒有一刻離開這兩個字。」又告誡子弟說:「即使最愚蠢的人,在責備別人時總是很聰明;即使是聰明的人,在寬恕自己過錯的時候總顯得很糊塗。你們應該經常用責怪別人的心態來責怪自己,用寬恕自己的心態來寬恕別人。這樣,就不必擔心達不到聖賢的地位了。」
范純仁的這段名言流傳千古,也被《宋史》記錄下來。《宋史・列傳第七十三》詳細記載了范純仁的事跡。
天聖五年,范純仁生於南京應天府。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母親李氏夢見一小孩從月亮中墜下來,她以裙子接著,接而生下了范純仁。范純仁天資警悟,八歲就能講解所學的書。范純仁後來因其父范仲淹而被任命為太常寺太祝。
范仲淹門下多賢士,像胡瑗、孫復、石介、李覯這些人,純仁都與他們有良好關係。純仁也不分白天黑夜地努力學習,有時因學習到深夜,油燈的煙霧把帳頂都熏成了像墨水一樣的顏色。
范純仁曾先後出任許州觀察判官、襄邑知縣。縣裡有一處牧場,衛士在那裡牧馬,馬踐踏了百姓的莊稼,范純仁抓捕了一個衛士處以杖刑。這牧場本來不隸屬於縣裡,管理牧場的官員發怒說:「這是陛下的宮廷值宿護衛,你一個縣令怎麼敢如此?」就把這事向宋神宗稟報,要立即予以審理治罪。范純仁說:「供養軍隊的錢物是由田稅所出,如果聽任他們糟蹋百姓的農田而不許追究,那麼稅錢從哪裡來呢?」宋神宗下詔釋放了他,並且允許把牧場交由縣裡管理。凡是牧場由縣裡管理,從范純仁開始。
當時天旱很久不下雨,范純仁登記襄邑縣境內商船,告訴他們說:「百姓將來沒有飯吃,你們所販五穀,貯藏在佛寺裡,等到糧食缺少時,我為你們糴賣。」商人們都服從命令,貯藏的糧食達十餘萬斛。到春天,其它各縣都受飢,只有襄邑縣境內百姓不知道有飢饉這回事。
范純仁還出任過慶州知州。當時秦中一帶正遭飢荒,他自行決定打開常平倉放糧賑濟災民。下屬官員請求先上奏朝廷並且等待批復,范純仁說:「等到有批復時就來不及了,我會獨自承擔這個責任。」有人指責他保全救活的災民數字不符合實際,宋神宗下詔派使臣來查辦。這時正遇上秋季大豐收,百姓高興地說:「您確實是救活了我們,我們怎麼忍心連累您呢?」晝夜不停地爭著送糧歸還他。等到使臣到來時,常平倉的糧食已經沒有虧欠了。
范純仁凡是舉薦人才,一定憑天下公眾的議論,那些人並不知道自己是范純仁所推薦的。有人說:「擔任宰相,怎麼能不羅致天下的人才,使他們知道出自自己的門庭之下呢?」范純仁說:「只要朝廷用人不遺漏正直的人,為什麼一定要讓他知道是我所推薦的呢?」
范純仁的性格平易寬厚,不以疾言厲色對待別人,但認為是符合道義之處卻挺拔特立,一點也不屈從。從布衣到宰相,廉潔勤儉始終如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