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4月23日訊】之前一直都在說,中國政府正在實施所謂的去美元化,必須大量進口黃金,囤積黃金。現在看來這個苗頭越來越清晰了。今天先說一下這個話題,接下來我們還要聊一下中國金融監管層關於關停外資賬戶,防止外資造成中國股市波動的講話,這裡面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大的。
一
4月19日,中國央行大開綠燈,已允許銀行大量進口黃金,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可能會支撐數個月來正在調整的黃金價格。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消費國,每年消耗數百噸黃金,價值數百億美元,但隨著冠狀病毒的傳播和國內需求的枯竭,中國的黃金進口大幅下降。隨著中國經濟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反彈,對黃金首飾、金條和金幣的需求已經復甦,推動國內金價高於全球基準利率,使進口黃金變得有利可圖。但是,進口黃金並不是進口商隨心所欲的,必須得到央行的批准。央行通過分配給各商業銀行配額,來控制中國整體的黃金進口量。
最新的報導是,中國政府批准後,大約有150噸黃金將被裝船。進口國家主要是澳大利亞、南非和瑞士。按目前價格計算,價值85億美元。這是自2019年以來黃金進口最多的一次。
圖為100克黃金金錠—(圖片來源:PATRICK HERTZOG/AFP via Getty Images)
現在的問題就來了:中國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進口黃金?
首先,這個原因前面提到過,就是中國在疫情之後,經濟開始反彈,各種商業零售開始開放,黃金的需求開始復甦,甚至出現了國內黃金價格高於國際金價這種現象。黃金供給整體來說是不足的,加上中國政府在限制民間對黃金的投資和消費,所以黃金的供需矛盾越來越激烈。加大黃金進口量來緩解黃金的供需矛盾,是當務之急。
其次,經過近半年多的調整,從月線級別來看,黃金目前處於底部,筑底基本完成。隨著各國通脹的上升,黃金的上升通道基本已經打開。中國政府在這個時候出手大量採購黃金,可以說是性價比很高的買賣,基本是只賺不賠。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隨著中美對抗的上升,中國在金融領域的去美元化也在加速。因為目前人民幣是以美元為錨的。中國現在和俄羅斯聯合,在搞去美元化,首先就是幾個國家貨幣互換,然後在購買石油天然氣的時候以本幣來結算,降低對美元的依賴。但是,去美元化說起來容易。作為非國際貨幣的人民幣和盧布而言,如果不以美元為錨,那麼以什麼為錨呢?必須要找到一個背後的信用支撐,所以只有黃金。這也是這幾年來中俄兩國都在快速囤積黃金的基礎。當然,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被踢出美元交易系統後,黃金能充當外匯交易的中介職能。
所以趁現在目前黃金價格便宜,大量進口囤積,也就不足為奇。當然,進口的黃金,也要防止民間來分一杯羹。
去年年中,中國各大銀行以風險太大為由,關閉了很多黃金投資產品,包括期貨、現貨還有紙黃金的投資。其實總體來說,不管是期貨還是現貨,黃金的波動性比正常的股票都還小很多。既然不限制大家炒股,為什麼要限制大家投資黃金呢?
去年黃金快速上漲,說存在風險。但是今年黃金錶現一直萎靡不振,這樣限制投資黃金的措施為何不取消呢?
國富還是民富,藏富於國,還是藏富於民,其實一直就是一對矛盾。讓民間投資交易黃金,存儲黃金,那麼官方囤積的難度就更大了,除非抄家。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限制。現在全球貨幣超發,黃金抗通脹的屬性體現得越來越明顯。老百姓都知道投資黃金,收集黃金。這些其實是和中國政府形成了競爭關係的。所以,各大銀行限制投資期貨、現貨以及紙黃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
同樣在4月19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的講話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就開放後外資大量進入是否會影響股市穩定的話題進行了回答。其中信息量非常大。
他的原話是:外資如果造成股市大幅波動,可以暫停交易,防止外資大進大出造成我們市場的不穩定。滬港通和深港通在設計的時候就有規定。對於外資進入A股投資,證監會「是看得清楚的」。通過「兩通」進來的外資無非三種,一種境外散戶,比例很小,不會影響我們金融的穩定;還有一種是境外的對沖基金、保險公司,從事全球資產配置的資金,這類是我們非常歡迎的,也是持倉當中最大的比例;還有一類就是通過國外的券商自營形式進來的,其實背後也是一些對沖基金,這樣的資金我們是比較關注的。
滬港通、深港通是外資進入中國國內A股市場的主要資金通道(網路圖片)
以滬港通、深港通為例,我們首先保持了每日進和出的額度,進來是500億,出去總額不能超過420億,那麼這個會起到一定的防範的作用。「境外資本開展投資早在2002年就開始了,但是比較上規模的外資進入資本市場是2018年加入MSCI之後,外資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比較快。」據方星海透露,截至3月31日,外資持倉中國股市的佔比是5%。
按照滬港通和深港通的規定,如果外資賬戶造成了股市的波動,關停這些外資賬戶也是早就有說法的。但奇怪的是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要拿出來強調這個事情?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目前外資的撤離,可能已經引起了中國股市的波動,讓中國金融監管層擔心股市大跌的風險。
最近一段時間,全球股市都在創出新高,只有A股還是處於要死不活的狀態,離之前創下的高點還有10%以上的距離。如果按照2007年和2015年股災情況的推演,基本上每次在美國等全球股市發生大的動盪之前,都是中國股市先出問題。中國作為全球商品製造基地,作為世界工廠,製造業對全球貨幣緊縮和需求萎縮的反應,可能比科技金融立國的美國市場更敏感。
目前,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以及美元開始見底走強,多成為全球資本回流美國的一個集結號。巴西、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家都在加息應對。外資撤離的風潮也當然可以在中國市場上掀起波瀾。前段時間中國的銀行系統就加強了對外資銀行資金進出的限制,可以說著都是在提前做準備。
而且在之前,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也在不同場合說過,要加強金融風險的防範,防止外圍的金融危機傳導至中國。
目前,中國加強對股市外資賬戶的監管以及加強對中國境內外資銀行資金進出的限制,都是在為中國可能到來的金融危機做準備。可以說這次他們的覺悟還是挺高的,就是不知道他們是否能防得住這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