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繡、湘繡、蜀繡,蘇繡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繡,由於地理位置,人文風俗的不同,讓這四類名繡各具特色,精美絕倫。在這當中,最為特殊的則是粵繡。
粵繡是廣州刺繡(廣繡)和潮州刺繡(潮繡)的總稱,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粵繡的工藝水平已非同一般。唐代《杜陽雜編》記載,永貞元年(805),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即今廣州)貢奇女盧眉娘在一尺(0.3m)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點畫分明,細如毫髮,其品題、章句無不具矣」。據記載,唐玄宗時,嶺南節度使張九皋進獻精品刺繡給楊貴妃而獲加官三品。
明代,廣東海外貿易興盛,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並將繡片獻給國王,得到重賞,粵繡從此揚名海外。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英國創建了英國刺繡同業會,英王查理一世也倡導英倫三島傳播粵繡藝術,一時間粵繡被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 。據《存素堂絲繡錄》記載,清代宮廷曾收藏有明代粵繡「博古圍屏」等8幅,上面繡制古鼎、器、玉器等95件,「鋪針細於毫髮,下針不忘規矩」,有的「以馬尾纏作勒線,從而鉤勒(輪廓)之」,圖案工整,「針眼掩藏,天衣無縫」,充分顯示了明代粵繡的高超技藝。
18世紀,粵繡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18世紀中葉,廣東還流行「皮金繡」,即納絲繡的一種,底層多用羊皮金作襯,金光閃爍,格外精美。當時,廣東刺繡藝人還創造性地用孔雀毛編成線繡花,繡品金翠非凡。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廣東工藝局在廣州開辦繽華藝術學校,專設刺繡科,致力於提高刺繡技藝,培養人才,嶺南畫派始祖高劍父任校長。當時由於廣州臨海,粵繡的出口貿易活動十分頻繁,可謂供不應求。因此粵繡行業十分興隆。在晚清鼎盛時期,僅僅是在一個廣東的小鄉鎮,便有五六十家繡坊。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經廣州海關出口的粵繡,其價值達到496750兩白銀。粵繡紋樣有三陽開泰、孔雀開屏、百鳥朝鳳、杏林春燕、松鶴猿鹿、公雞牡丹、金獅銀兔、龍飛鳳舞、佛手瓜果等民間喜愛的題材,構圖繁密,色彩濃重。粵繡的主要作品為衣料、被面、枕套、挂屏、屏心及小件扇套、褡褳、團扇、鞋帽、荷包等。1910年,廣州繽華藝術學校的余德、潮州的林新泉等24位繡花技師的粵繡作品,如《孔雀牡丹》、《蘇武牧羊》、《丹鳳朝陽》等在南京的「南洋勸業會」上獲獎,被傳為佳話。粵繡還於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
清朝末期的文人曾經這樣描述粵繡的技藝:「鋪針細於毫芒,下筆不忘規矩,其法用馬尾於輪廓處施以綴繡,且每一圖上必繡有所謂間道風的飛白花紋,所以成品花紋自然工整。」粵繡技藝注重結合材料形質,有真絲絨繡、金銀線繡和珠繡等幾類。真絲絨繡以蠶絲為繡材,是歷史最為悠久、技藝傳承最為完整的粵繡品種,表現力強。金銀線繡的針法獨具特色,有平繡、編繡、繞繡、凸繡、墊繡、貼花繡、織繡、織錦等七大類六十多種。珠繡屬於粵繡的新品種,最近幾十年才由粵繡藝人開發應用,不是傳統的粵繡。
中國古代刺繡本來屬於女子的工作,而女子從小便要學習女紅也證實了這一點。但是在粵繡的行業中,繡工大多數為男性,甚至對女性有較高的門檻。在粵繡的歷史上,曾經有一條規矩,粵繡「傳男不傳女」,即便是妻子、女兒也沒有資格成為繼承人。這並不是性別歧視,而是由於粵繡在繡制的過程中需要工匠站著,並且拿著長針繡制,經常一站便是一整天,男子的體力優勢,能夠較好地完成這項工作。這在其他三類繡種中,是絕無僅有的特殊。
粵繡題材廣泛,其中潮繡以金碧、粗纊、雄渾的墊凸浮雕效果的釘金繡為特色,而標異於其他繡種。題材有人物、龍鳳、博古、動物、花卉等,以飽滿勻稱的構圖和熱烈喜慶的色彩,氣氛鮮明及生動地表現題材,使潮繡產生了豐富瑰麗的藝術效果,《百鳥朝鳳》是其代表作品。廣繡的針法主要有7大類30餘種,包括直扭針、捆咬針、續插針等。廣繡以構圖飽滿,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針法多樣,善於變化的藝術特色而聞名宇內,包括刺繡字畫、戲服、珠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