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稀土和錫等礦產資源的供應也引發市場關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21年2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緬甸局勢持續動盪,中國對稀土和錫等礦產資源的需求也引發市場關注。同時,稀土是高科技領域的必備原料,也是中美角力的關鍵點。
緬甸軍方在月初宣布為期一年的國家緊急狀態,由於緬甸是全球第3大錫生產國、第18大銅生產國與重要稀土原料出口國,這引發市場關注。特別是對緬甸礦產資源比較依賴的中國,也有投資人憂心相關領域受衝擊。
數據顯示,緬甸是全球稀土產區之一,同時也是中國重稀土進口最大來源國,近幾年進口量維持在2萬噸左右。根據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初步統計數據,2019年全球稀土礦產量21萬噸,中國稀土礦產量13.2萬噸,佔比63%;美國、緬甸分別佔比12%、10.5%。近年來,因局勢、疫情等原因,導致緬甸稀土供給頻繁波動。
中國券商東吳證券認為,若緬甸方面受政治因素影響礦山減產、停產或出口管制,將對中國的重稀土供給產生較大衝擊。從需求端看,隨著稀土下游的新能源車、風電、變頻空調領域持續放量,對稀土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路透社》報導認為,中國對於錫的海外依賴度約在30%至35%,而進口量約95%都來自緬甸,換言之,緬甸錫礦約佔中國需求28.5%至33.25%。
但ITA(國際錫協會)指出,緬甸最主要錫礦區是靠近中緬邊境、撣邦轄下的佤邦附近,因為與中央政府分開運作,因此可預期供貨仍將穩定。緬甸南部礦山可能會因政局動盪停產,那些礦山佔緬甸錫礦約20%。
緬甸所有的銅產量都來自中國萬寶礦業主導的兩個項目,日前也有銅礦工人罷工抗議軍方行動的消息傳出。
目前,最受關注的是稀土,稀土是17種金屬化學元素的合稱。根據原子重量的分別,稀土元素分為輕稀土(8種元素)和重稀土(9種元素)兩大類。其中,關鍵的是9種重稀土,包括鋱、鏑、鈥、鉺、銩、鐿、鎦、鈧、釔。
金屬與礦業顧問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常務董事卡斯提尤赫(Ryan Castilloux)表示,緬甸大部分稀土礦區都處於少數民族自治政府的控制下,唯一必須擔憂的是這些組織怎麼看待北京當局與緬甸軍政府關係,因為稀土穩定供應對中國很關鍵:「當中國過完農曆年復工後,來自緬甸穩定又充足的稀土供應,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重要。」
2月15日,香港《明報》文章認為,聯合國肯定會繼續討論緬甸議題,甚至考慮對該國實施經濟制裁,屆時中國若反對,將有違其一向提倡在聯合國框架內解決問題的說法。假如形勢一面倒要求制裁緬甸,估計中國也不能反對。但如果中國支持向緬甸軍政府實施經濟制裁,中國從緬甸輸入的重稀土礦未知會否生變。因此,當前局勢令中國處境極為尷尬。
另外,稀土也是中美角力的關鍵點,被北京當局視為「秘密武器」。
在2020年9月30日, 川普(特朗普)政府頒布一項行政令,要加快建立起美國國內關鍵性礦物供應鏈。當時川普指出,美國關鍵性礦物對外國敵對者的過度依賴是一項國家緊急狀況。並且要求內政部長與其它政府部門的主管對這一依賴性展開調查,並通過簡化加快新礦場審批程序和動用《國防生產法》等措施建立起國內關鍵性礦物供應鏈。
行政令顯示,美國的多種關鍵性礦物供應對中國的依賴尤其令人憂慮,包括直接從中國進口所需80%的稀土。在1980年代,美國一些稀土元素的產量超過世界上其它任何國家,但是中國使用掠奪性經濟措施將廉價產品充斥全球市場,以取代其它競爭對手。在獲得市場優勢之後,中國強迫那些依賴這些稀土供應的行業將工廠、智慧財產和技術遷移到中國,就跟它2010年切斷對日本供應的做法那樣。
中美貿易戰爆發後,中國官媒《新華社》在2019年4月發文稱,「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稀土新材料,美國80%以上的軍事設備將無法運行、成為擺設。」
美國對稀土的應用可以說達到了極致,僅在軍工領域,稀土元素就廣泛應用在了美軍戰鬥機F-22和F-35上,還有水下的戰略核潛艇,包括各種水面戰艦。
有分析文章認為,美國本身稀土的含量並不低,僅次於中國,美國曾是最大的稀土開採和出口國,位於加州東南部的稀土礦含量可供其使用兩百多年。由於中國出口的稀土不僅物美價廉,獲取途徑相對寬鬆,而且避免了自己開採會帶來的污染問題。所以美國就乾脆關閉了自己的礦區轉而進口,但是,這並不代表美國離開了中國的稀土就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