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資者多達140億美元的資金被螞蟻集團綁牢。(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2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控制的螞蟻集團在上市前夕被官方叫停,最新曝光的投資協議顯示,海外金融投資者多達140億美元的資金被螞蟻集團綁牢,目前離場無路。
根據《華爾街日報》取得海外投資者在2018年與螞蟻集團達成的投資協議條款顯示,螞蟻集團與全球投資者在2018年6月達成協議,籌得140億元(美元,下同)資金,成為當時全球市值最高的金融科技集團。
其中,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投資了7.8億元、馬來西亞國庫控股(Khazanah Nasional)投資了6.5億元、加拿大退休金計畫投資局(CPP Investment Board)投資6億元。美國銀湖資本(Silver Lake)、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 LLC)、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 Inc.)、普信集團(T. Rowe Price Group Inc.)的投資金額也分別達5億元以上。
知情人士指出,螞蟻集團集資金額當中,超過100億元由其離岸空殼公司所籌得。螞蟻集團為了確保在中國獲得經營許可,必須在中國註冊,但這做法會限制公司直接向外國投資者集資的能力,因此通過成立離岸空殼公司進行集資。
而當時螞蟻集團與海外投資者簽訂的投資協議,沒有提供上市時間表。只有上市之後,才會給投資者提供董事局席位和投票權;一旦上市計畫不成功,亦沒有提供回報保證,並限制投資者撤資,對海外投資者非常不利。
《蘋果日報》分析指,一般初創企業集資時,會給予投資者「退股權」(exit rights),承諾在某個年期內上市,否則須贖回其股份並支付承諾的回報。另外,該投資協議也沒有反稀釋條款(anti-dilution provisions),意味螞蟻集團日後巿值一旦下跌,投資者將要蒙受損失。
螞蟻集團去年宣布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上市,集資超過340億元,當時公司估值超過3,000億元。不過,在11月初突然官方叫停。
外界認為是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馬雲引發了當局的不滿。
馬雲去年10月24日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演講,他當著一眾金融業大佬的面,直接抨擊金融業。他表示,中國的銀行業延續的還是當鋪思想,害了很多企業家,「我們必須改掉金融的當鋪思想,依靠信用體系。」
馬雲還表示,巴塞爾協議比較像一個老年人俱樂部,「做沒有風險的創新,就是扼殺創新,這世界上沒有沒風險的創新。很多時候,把風險控制為零才是最大的風險」。
此外馬雲表示,中國金融沒有系統性風險,因為沒有系統。還沒有完全成熟起來,缺少健康金融系統,旱的旱死,澇的撈死。「我們要建設金融健康系統,不是擔憂金融系統風險」。並指出中國缺乏健康金融系統的東西,不是防止集體金融系統性風險,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內容。中國需要的是政策專家,不是文件專家。
分析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斷強調「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馬雲的言論相當於違逆習近平的意思。
此前,海外投資者原計畫在螞蟻集團上市後,把股份轉換成香港股票,賬面賺取超過80%利潤;上巿進程被官方叫停後,螞蟻集團的投資協議中只承諾,在公司上市後,以15%複式年利率贖回沒有落實股份轉換的部分,但沒有承諾具體上市期限,因此多達140億元的海外資金已被綁牢,目前離場無路。
金杜律師事務所(King & Wood Mallesons)合夥人李大誠(Rocky Lee)表示,螞蟻集團是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公司,國際投資者甘願簽署有關投資協議,「他們無權要求離場;他們在董事局沒有席位;他們作為小股東,不太能影響公司,他們真的什麼也不能做……只能耐心等待。」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員馬永哲(Martin Chorzempa)表示,過去,外界相信馬雲與政府關係友好,可免受監管困擾。但目前螞蟻集團前景不明,能否再次上市也是未知之數。
2月3日,據《彭博社》報導,螞蟻集團與金融監管部門就重組方案達成一致,將所有業務重整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據悉,此前螞蟻集團向監管機構提出的早期計畫之一,是僅將其金融業務納入金融控股公司。
螞蟻集團一直試圖將自己塑造成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以支付寶為核心,構建一個包含支付、信貸、理財、保險等多元業務的生態體系。如果完全轉型成為金融控股公司,螞蟻集團將面臨與管理銀行業類似的嚴格監管,增長和盈利能力將受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