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腕力比賽(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中國2021年2月6日訊】1月28日,中國教育部的官網更新一波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的答覆函,其中一份《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引起輿論關注,還上了微博熱搜榜首。針對政協委員斯澤夫提出的建議,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將「適度改進體育教師教學方法、形式,更多關注學生陽剛之氣的培養」。
關於這份提案以及教育部的回覆所體現出的性別和性取向歧視等問題,外界已經有了很多討論,我就不多說了。但我覺得這個事情的背後,所反映出的一個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體育的政治化,在中國制度中的根深蒂固。
眾所周知,在中共的治國思路中,體育一直扮演著一個重要而奇怪的角色,那就是用體育來推進國家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教育。我記得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上體育課都要跟著老師喊口號:「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鍛練身體,保衛祖國,鍛練身體,建設祖國」。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增強體質不是為了個人的健康,是為了國家的強大。把體育政治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舉國動員。把奧運會這樣一個體育賽事提升到「洗雪國恥」的高度,無非就是增強國人的民族主義自豪感,因而更加擁護,更加肯定當局的領導。體育這件事在中共的統治下,始終是與政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而如今,體育不僅成為統治工具,還進一步已經成為社會改造的工具。用「改進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來矯正所謂的「青少年女性化」的問題,就是最新的荒唐例子。其實,教育部作為全國教育體系的最高領導機構,對於體育的教育性質可以說完全處於「前現代」的認知狀態。他們根本不知道,體育體現的遠遠不只是陽剛之氣和生理上的調整,體育作為教育的一環,是要通過競技活動,培養學生的平等、多元、公平、團隊合作、韌性等人格素質和人生理念。體育關乎的不僅是每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更是每一個人的公民素質。而把「改變男性青少年女性化」這樣明顯充滿歧視的政策,通過體育課來實現的想法,完全是在教育理念上的本末倒置;更突顯出,在中國,教育從來就是統治的工具,教育不是為了學生,而是為了國家和政權。
一個國家的興衰,一個民族的強弱,應當取決於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是在於其國民的個人氣質。把國家和民族強大這口鍋甩到一些男性青少年的陰柔氣質上,自己沒本事,就怪自己國家的男孩子不夠陽剛,這不僅荒謬可笑,而且表現出統治者治理理念的偏差。體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一直扮演著「塑造社會主義新人」這樣的角色。而現在,這樣把體育當作政治工具的模式,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中共統治的方式中。可見至少在觀念上,中國並沒有向現代化邁進多少。
最近國際社會開始出現因為人權問題,抵制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聲音。不難想像,中國政府一定會以「不要把政治與體育聯繫在一起」的理由強烈反對。但是,反對北京舉辦冬奧會,其實正是因為中共當局一貫把體育和政治聯繫在一起,因而破壞了奧運會所要體現的宗旨。上述這則「用體育課矯正男性青少年陰柔氣質」的社會新聞,就是最好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