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服用藥物干預,可使中風不發生或推遲發生。
談癌色變,預防癌症是很多人關心的養生保健課題:那種食物吃多了恐癌症,吃這個可以防癌……然而,被大家千防萬防的癌症,其實並不是中國居民的頭號殺手,千萬要警惕。
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2019年6月一篇重磅論文,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國居民的死亡原因。
2017年中國人的10大死亡原因分別是: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傷害、胃癌、阿爾茲海默症及其它痴呆症、新生兒疾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
中國人目前第一大死亡原因:中風
中風,又稱腦卒中,是顱內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的腦組織壞死進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包括腦出血、腦梗死等。因具有高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等特點,被稱為健康「第一殺手」。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數據顯示,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中風現患人數達1242萬。雖然中風患者最常見於中老年,但隨著生活方式改變和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增大,腦血管病發病年齡不斷提前,青年發病者則不斷增加。
有統計顯示,我國新發中風患者中,65歲以下人群約占一半。其實,如果預防得當,80%的中風可以避免。
中風危險因素分3類
中風不可干預的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遺傳等因素。
1、不可干預的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遺傳等因素。
2、證據充分的可干預的因素:包括高血壓、吸菸、糖尿病、血脂異常、心房顫動、其他心臟病、無症狀頸動脈狹窄、絕經後的激素治療和口服避孕藥、膳食習慣和營養障礙、缺乏體力活動、肥胖和體脂分布異常等。
3、潛在的可干預因素:包括偏頭痛、飲酒過量、代謝綜合症、藥物濫用、睡眠呼吸障礙、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炎症和感染等。
不管原因多麼複雜,引起中風的危險因素最常見的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體重、吸菸、卒中家族史、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等。
攝入過多的鹽會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高血壓也是引發中風的最危險因素。(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吃鹽太多容易中風,《柳葉刀》在曾發布195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分析。這項研究分析了各地因為飲食結構而導致的死亡率,其中東亞地區的最大問題就是高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的鹽應少於6克,但中國人實際的攝入量遠遠超出了該建議值。2018年8月《柳葉刀》發布的一份研究顯示,中國被調查群體中有80%以上的人日均鹽攝入量大於12.5克,是推薦量的兩倍還多。
多項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鹽會增加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而高血壓同時也是引發中風的最危險因素。
「二級」預防很必要
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是目前導致中風最危險的三大因素,中風5年累積復發率超30%,相當可怕,對於中風,應進行一級和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指針對致病因素的防治措施。在這一階段中風並未發生,但是存在引起中風的危險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
一級預防就是通過積極控制這些危險因素,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科學的生活習慣,並正確服用藥物干預,使得中風不發生或推遲發生。
二級預防就是針對已患中風病人,根據中風的病因、發病機制、個體情況進行干預和治療,採取綜合的、積極的措施,按照我國中風防治指南對患者進行管理,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爭取好的療效和防止復發就顯得十分重要。
3、識別中風的「fast」法
在平時,專家提醒大家要熟悉掌握中風的症狀和中風防治的相關知識,掌握簡易的「fast」法,學會識別中風的常見症狀。
「f」代表face(臉),如果發現面部不對稱,要反覆做微笑動作,看一側口角是否下垂和面部肌肉運動是否一致。
「a」代表arm(胳膊),如果發現兩側肢體力量不一致時,平舉雙上肢5秒鐘以上,看是否出現一肢體無力下垂。
「s」代表speech(言語),如果出現了口齒不清時,要反覆說話或朗讀,觀察流利程度。
「t」代表time(時間),如出現以上任何一種症狀,提示有中風的可能,要在第一時間內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