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油的選購,牢記「一選二用三存」。(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蠔油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調味料之一,很多家庭用來調味、炒菜和做蘸料用,看似平平無奇的食材,有的食材加入了蠔油一起烹調,就能讓食材增添鮮味,吃起來口感更好了。蠔油之所以有很好的提鮮作用,是因為蠔油是用牡蠣熬製而成,因此蠔油裡的主要成分裡肯定是少不了蠔汁,沒有「蠔汁」的蠔油,就不能稱之為蠔油了,而且蠔油雖然有很好的提鮮作用,但也不能任何菜餚都隨便亂用。
真正純正的蠔油是用牡蠣熬製而成,經過濾濃縮後而成,也被稱之為「蠔汁」。到市場選購蠔油時要學會如何選購,有一些蠔油其實「水蠔油」,成分裡「蠔汁」特別少,而且還有很多添加劑組成,這種蠔油並不是優質的蠔油。告訴大家在購買時的妙方,牢記「一選二用三存」(蠔油選購、蠔油使用、蠔油存放),學會保證不會出錯。
一、選購蠔油3技巧
技巧1:看蠔油包裝上的配料表——(沒有「蠔汁2字」的不要買)
不同品牌、不同價位蠔油的包裝配料表上用的配料是不大一樣的,而且在配料的排序位置上也不大相同。因為根據《食品標識管理規定》,要求食品在配料表裡明確標示食品的組成成分和配料清單,標注的成分必須以根據添加的量遞減的順序進行標注。
技巧2:看清標準號GB/T21999
超市裡上架的蠔油大多都會有這個編號的,如果有的就認準:GB/T21999的來購買。GB/T是什麼意思?它是代表國家(中國大陸)標準推薦的產品編號。有質檢保證的。如果編號是其它字母開頭的則是地方或者個人作坊製造的,不建議購買。
蠔油呈紅褐色,並且是粘稠狀,能夠掛壁的最好。(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技巧3:看蠔油的粘稠度
蠔油呈紅褐色,並且是粘稠狀,能夠掛壁的最好,這個步驟的判斷,可以在確定配料表成分之後買回家來看。蠔油的體態濃稠流行速度比較慢,而且出現很明顯的挂壁效果是好蠔油。如果比較稀薄,流動相對順暢的不建議購買。
二、蠔油的使用——「4用」、「3不要」
蠔油作為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配料之一,在很多人的廚房裡都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在炒菜烹調的過程中,都習慣加入少許的蠔油來提鮮,各種以蠔油為菜名的美味菜餚也不在少數,各種蠔油生菜、蠔油香菇、蠔油雞翅等等,這種菜餚在烹飪的過程中都少不了蠔油的添加,加入了蠔油一起烹調,味道更是鮮上加鮮了,但並不是所有的菜餚在烹飪的過程中都需要使用到蠔油的,用法不對不但不能提鮮,還浪費了食材。因此在使用蠔油時,還需要注意以下這「4用」、「3不要」。
「4用」:以下4種情況可以適當使用蠔油:
1、拌料、蘸料。
很多涼拌菜裡本身沒有任何味道,基本上都是靠配料來提味的,在涼拌的配料搭配裡生抽、蠔油都是必不可少的,對提鮮增香很有幫助。另外我們在吃火鍋、白灼之類的美食,都喜歡調一個自己喜歡的蘸料,這個時候適當的在蘸料里加入蠔油,蘸食材吃味道也是很鮮美的。
2、肉類食材上漿、調味。
平時在烹飪各種肉類食材的食材,有的需要提前醃製一下,也就是給肉菜上漿,這樣烹飪出來的肉更鮮嫩,這個時候加入適量的蠔油可以提鮮,讓肉菜更是鮮上加鮮了。在炒肉、紅燒肉、醬燜肉等等,加入少許的蠔油也有很好的提鮮作用。
3、海鮮類。
很多海鮮食材本身也很鮮美了,在烹飪的過程中加入少許的蠔油,可以讓味道更鮮上加鮮。
炒蔬菜加入蠔油既能提鮮,還不破壞色澤。(圖片來源:Adobe stock)
4、蔬菜調味。
蔬菜的烹飪也可以適當的添加蠔油,用蠔油來替代雞精,蠔油也有很好的提鮮作用,有的人炒蔬菜喜歡加點醬油提鮮,其實加醬油會破壞蔬菜的色澤,加入蠔油既能提鮮,還不破壞色澤。
「3不要」如下:以下這3種情況建議不要放蠔油了:
1、建議不要與辛辣調料、糖、醋一起使用。
蠔油本身味道鮮美,使用蠔油調味,建議不要與辛辣調料、糖、醋一起使用。因為這些配料一起烹飪的食材本身就是比較「重」口味了,加入蠔油的作用微乎其微,蠔油的鮮味會被配料遮蓋住了。例如:糖醋排骨、辣子雞等菜餚。
2、不要煮太長時間,鮮味會流失。
蠔油不要在鍋中久煮,會失去蠔油的鮮味,使蠔香味逃散。一般是在菜餚即將出鍋前或者出鍋後趁熱加入的,出鍋前和食材一起炒均,即可。
3、不要直接用於拌菜。
都知道蠔油和蔬菜、涼拌菜時絕佳搭配,但是蠔油不要直接用來拌菜,拌菜時最好用高湯調開,再進行拌菜,或者先下油鍋和大蒜一起炒香,勾芡濃稠再用來拌蔬菜,這樣吃著更香,直接放的話鮮味不容易均勻的發散出來。
四、蠔油如何存放
說到蠔油在使用和存放這點很多人都要吐槽了,尤其是蠔油的使用每次從瓶口裡倒出來都是到處都是,而且量還不好把握,可以把蠔油翻在一起按壓的玻璃管裡,這樣用多少擠多少,比較方便。蠔油如果保存方式不對,黏度會變稀、鮮味大打折扣,甚至有的還會出現變質的情況。買大瓶裝一次打開,使用的時間太長,容易出現鮮度降低的情況,建議小瓶用完再買新的。另外蠔油開蓋後放冰涼保存比較妥當,不要放在靠近爐灶溫度比較高的環境下,這樣容易讓蠔油受熱,鮮度降低變稀。常溫下盡量要避光、避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