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正心,達到至善境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修身正心」來源於《禮記﹒大學》。中國古代很注重人的道德修養,要求革除人欲污弊,達到至善的境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人要達到至善的境界,則必須修身,也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商湯王為了時時端正自己的行為,在浴盆上刻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要修身,則首先必須正心。心不正,人的行為必然不會正,也就達不到修身的目地。小人在人看不見時,常做不善之事,見了人又極力掩其不善,宣耀自己的偽善,但在別人看來一眼便能將其看穿,那又有甚麼用呢?「人之視己,如見其肝肺然,則何益矣。」只有君子才能嚴格要求自己,即使只有一個人也十分謹慎,「故君子心慎獨也」。
如何是心正呢?「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這裏的身是指心,意思就是心有所怨恨憤怒,有所害怕恐懼,有所愛好喜樂,有所憂愁疑難,則就是心不正。
如何又能做到心正呢?首先要斷除自己的各種非份妄念,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其次要對自己、對親人、對朋友、甚至對「敵人」都能不偏不倚,公正客觀。懂得「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就能達到心正。
責任編輯:靜妍 来源:明慧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