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工商部長陳俊英(右)11月15日代表越南簽署RCEP。(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0年11月16日訊】亞太15個國家11月15日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據媒體報導,這個以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為主導的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協定,未來攸關美中貿易戰發展及全球貿易局勢。
起源與目標
《中央社》報導稱,東協於2011年11月第19屆高峰會通過「東協區全面經濟伴架構協議」,是RCEP的起源,隨後經過多年協商,於現今完成簽署。
RCEP旨在建立一個廣泛的區域自貿協定,移除貿易壁壘,改善區內企業的市場交易管道,創造單一整合市場。其意圖包括經濟幾乎所有層面,例如貨品交易、服務、投資、經濟與技術合作、知識產權、原產地規則、競爭與爭端解決等議題。
經濟規模
RCEP目前有15個成員國,即東協10國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澳洲與紐西蘭。
這一自由貿易區涵蓋約21億人口,經濟總量達26萬億美元,各國GDP總和約佔全球1/3,可謂是世界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協定。
與美國貿易壁壘 北京另尋突破
據《中央社》報導,RCEP雖然由東協10國發起,但一般認為北京才是其背後主導者。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稍早表示,2020年前三季,中國與東協之間的貿易逆勢成長,中國對東協的投資比去年同期成長70%以上,東協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稱,美中貿易摩擦目前仍然在角力中,北京與周邊多個國家簽署RCEP是其尋求突破限制的手段之一。此外,北京推動「一帶一路」策略,RCEP將成為重要基礎。
印度退出 憂中國產品廉價入侵
RCEP原始談判國之一的印度,於2019年退出了RCEP協商,主要原因是擔心廉價中國產品大舉湧入。
印度擔憂市場管道方面的議題,憂心中國廉價品湧入市場將重創本國產業,其中紡織品、乳製品,以及農產品被標為3大最易受創的產業。
面對印度國內升高的施壓,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採取了更為強硬的立場,並證明他直到協商結束也堅不妥協。
臺灣被排除在外 專家:有影響但不大
《中央社》報導稱,臺灣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在RCEP中扮演關鍵地位的中國與東協,又分別是臺灣前二大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臺灣被排除在RCEP之外,確實會受到一定的衝擊。
不過,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認為,考慮到RCEP的結構、國際政經局勢,「對臺灣有影響,但這個影響沒有想像那麼大」。
李淳解釋說,東協10國與中日韓紐澳之間已有實施生效的FTA,以及正在談判中的FTA,因此RCEP只是在既有基礎上「升級」,而且臺灣出口至RCEP國家約七成金額的產品免關稅,影響相對有限。
李淳直言,雖然臺灣可以繼續爭取加入RCEP,但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想加入北京佔主導地位的RCEP,很可能必須做出政治承諾。而當前的社會氛圍並不支持,即便做了,也未必能如願。
相較之下,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可以處理日本、馬來西亞,以及越南市場的問題,韓國也一度傳出想要加。李淳認為,如果臺灣能夠加入CPTPP,可以有效抵銷不少RCEP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