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時事評論人程翔撰文評論詳細分析美國最新移民政策,認為美國已經擴大打擊共產黨及其支持者,包括那些雖非正規黨員,但甘願為虎作倀的人。圖為美國移民局。(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11月3日訊】(編按:本文作者程翔是香港著名時事評論人,對中國時局有深入了解。早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後,程翔出任《文匯報》駐京記者站主任、副總編。1989年間參與六四採訪工作,六四後因不認同當局的處理手法,與數十名同事一起辭職;1996年,程翔出任新加坡《海峽時報》中國首席特派員。2005年程翔在大陸蒙冤被捕,香港各界發起聲援活動,2008年時逢北京奧運,他方才獲釋返港。出獄後,程翔出版了回憶錄《千日無悔──我的心路歷程》。他表示,「要透過自己的牢獄之災,為剷除製造冤假錯案的土壤貢獻一分綿薄的力量,否則,我這個牢就是白坐」。今次程翔撰文評論詳細分析美國最新移民政策,認為美國已經擴大打擊共產黨及其支持者,文章更詳細列出中共各直屬機構在香港分佈。全文內容如下:)
美國政府上個月宣佈修訂移民法,禁止共產黨員及其關聯者申請移民美國。這個法令並不是新創而是久已有之,最早是針對蘇聯東歐共產主義陣營的人。冷戰結束後,蘇聯東歐陣營解體,而當時中共採取「韜光養晦」政策,使美國覺得共產主義威脅已不復存在,於是這條法令就沒有嚴格執行。如今美國霍然驚醒過來,看到中共對美國的滲透已經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於是才重新撿拾起這條法令來限制共產黨人(主要還是中共)移民美國。特別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被揭露有份從其兒子從中共獲取的好處中參與分樁的醜聞後,更如當頭一棒,驚覺中共對美國滲透之深,已經到了「買起美國」的地步,這才急起直追堵塞漏洞。
根據美國移民局新頒佈的《政策手冊》F 部分(基於國家安全和相關理由而拒絶申請)其中第三章「極權政黨成員」,除了明確宣佈拒絶「共產黨員」入籍申請或移民美國的申請(即申請綠卡)外,還列出「共產黨的相關聯人士」(affiliate)也不能申請入籍美國或者移民美國。這樣,美國制裁的範圍,就不僅僅限於正規共產黨員,還包括那些雖非正規黨員,但甘願為虎作倀的人,斷了他們移民美國的路。
筆者覺得,新頒佈的政策指引,更有利於阻絶共產黨人及其同路人(fellow traveler)滲透美國。事實上,要認定一個人是否共產黨員,是很困難的。只要一個共產黨員死不承認他的黨員身份,即使人們有懷疑,也莫耐之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689和曾氏。加上中共有此傳統:為了特定目的,允許黨員隱瞞自己的黨籍(港人所熟知的有宋慶齡、張學良等);或者同時加入其他「民主黨派」,但只以「民主黨派」身份公開活動(如「民革中央」賈奕斌)而隱瞞自己同時是中共黨員。所以,要禁止中共黨員移民,技術上難度比較大,因為他們擅長隱瞞身份(這是中共長期地下鬥爭形成的行為習慣)。但是,如果現在把禁止移民的範圍擴大到共產黨的「關聯人士」,則辨別就會非常容易,因為根據新頒佈的指引,「關聯人士」的定義比較寬,因此比較容易識別。
新指引對「關聯人士」作出以下規定:
一,任何人向共產黨及極權組織提供、借出、承諾支持、承諾出資或其他有價值的東西可以被認定為「關聯人士」。
二,「關聯」指雖「不足構成黨員」(less than membership)但卻超過「同情」(more than sympathy);包括「不僅僅對該組織有興趣或同情,還包括若干明確的及自願的行動(向該組織提供)支持、金錢或其他有價值的東西。
三,「關聯」一詞除了適用於人與組織的關係之外,也適用於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係。一個與極權政黨有「關聯」的「組織」,是一個與極權組織有從屬關係或依附關係、或一個為促進極權組織的目標而成立、或雙方有一個工作上的聯盟目的,是為了落實極權組織的宗旨。
四,一個人的黨籍身份或「關聯人士」身份必須是「實質性的」(原文是meaningful,有意義的,但筆者覺得翻譯成「實質性」比較貼切)。如果證據顯示有關人士瞭解該組織的政治背景,或從事一些活動足以證明他/她瞭解該組織的性質,則他/她的參與就是「實質性」的。
五,證明自己清白(指證明自己並非屬於任何極權政黨或其關聯人士因此可以申請移民)的責任(burden of proof)在申請者自身。任何時候這個責任都不必由政府承擔。
(筆者按:上述五點是筆者綜合該新指引的原意摘錄而成,而且是意譯,並非原文有列出這五點,請讀者自行參考附錄一的英文原文)。
同過去比,這個新《政策指引》把禁絶移民美國的群體從正規的中共黨員擴大到中共的同路人、支持者、甚至同情者。這樣,移民官就可以單憑一個人的服務機構或者其長期言行來判斷他/她是否符合移民美國的條件,而舉證自己符合移民的責任就在申請者本人。這樣一來,像司馬南這類「反美是工作、居美是生活」的政治無賴就再也無法獲得移民資格。
把這個最新指引應用於香港,則我們可以看到香港將有兩類群體受此影響。第一類是中共在香港的直屬機構;其人員十之八九都是中共黨員。即使他們否認自己的黨籍,但只要追蹤其工作履歷,則往往可以鑒定他們是共產黨員,除非他們連自己的履歷都虛構。關於中共黨員虛構履歷的例子,筆者見過很多,他們奉派來港工作時,甚至連名字都可以改,更遑論其他資料,因此外人無從瞭解其真正黨員背景。第二類是中共在香港附屬機構,這些機構的領導人(很多都不一定掛正頭牌)多數是黨員,而其中的「積極分子」雖則未必是都是黨員,但鑒於他們同共產黨的關係,符合美國指引中的「關聯人士」和「關聯機構」的定義,也將受到「不准移民/入籍美國」的制裁。屬於第二類的人將非常廣泛,總人數將遠遠超過可能的正式共產黨員數目。筆者曾經估算過,中共在香港的黨員不少於40萬人,如果把「關聯人士」也包括在內,則潛在的有可能受制裁的人數將遠遠超過100萬。這批共產黨員及其「關聯者」分佈在哪裡?筆者嘗試把他們有可能藏身的機構的名單列出如下,供讀者參考。筆者強調,由於個人見聞有限,憑一己之力整理出來的名單必然是十分不完全的,需要由各界瞭解情況的人士共同來豐富它和補足它。日前特區國安署準備設立「熱線」供親共分子「篤灰」,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匯聚大家的努力,揭露潛伏在香港各個領域的共產黨人及其「關聯者」。
第一類:中共(中央級)在香港的直屬機構
這一類人,都是中共派駐在香港的黨員,他們分佈在下列機構:
甲)中央級的官方代表機構
一,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
二,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
三,中國人民解放軍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
四,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國家安全總署
解釋:為了協助美國移民局落實制裁中共及其「關聯者」移民美國,知名人士袁弓夷先生已經開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物清單(以下簡稱「袁弓夷清單」),希望美國移民局能夠按照清單制裁有關人士。上述四類人中,除解放軍外,其領導人都已經被袁弓夷先生列入「不受歡迎」的人物清單裡面,希望獲美國政府接納。
乙)中央級黨政軍特機構
一,中國共產黨香港工作委員會(香港工委)
1 組織部
2 宣傳部
3 統戰部
4 中聯部
5 群眾工作部
6 安全保衛部
(筆者按:中聯辦內還有其他多個部門,例如各個地區工作部門,這裡不能盡錄)
解釋:長期來香港工委一直扮演著特區「準太上皇」的角色,《國安法》頒佈後更直接成為「太上皇」。同樣地,工委的負責人已經被袁弓夷先生列入「不受歡迎」的人物清單。希望熟悉情況的朋友能夠提供上述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名單,以確保他們受到制裁。
二,國務院系統
1 國務院港澳辦
2 金融系統(及其在港的國有企業的領導人)
3 商貿系統(及其在港的國有企業的領導人)
4 文教系統(及其在港的代理機構)
5 僑務系統(及其在港的代理機構)
6 國防系統(國防科工委、國防工業公司代表)
解釋:港澳辦負責人已經被袁弓夷先生列入「不受歡迎」的人物清單,但其他系統在香港的代表人物則有待讀者提供更詳細的資料。
三,軍事系統
1 情報(見下:「情報系統」)
2 軍工(見上:「國務院系統」)
有關香港的具體軍務由解放軍駐港部隊負責
解釋:除了駐港部隊外,軍事系統在香港的人物比較難確定,需要讀者幫忙提供。
四,情報系統
1 黨系統:
-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聯部)
-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統戰部)
2 國務院系統:
- 國家安全部
- 公安部國內安全保衛局(國保局)
- 僑辦
3 軍隊系統
- 總參謀部情報部(總參二部)
- 總參謀部技術偵察部(總參三部)
- 總政治部聯絡部
- 總政保衛部
(按:軍隊系統的稱謂仍然沿用舊名,習近平重組軍隊以後,具體稱謂也有變動,但筆者無暇一一跟進更改,請諒)
4 地方級黨政特系統
中國30個省市自治區,每一個都在香港設立了「窗口公司」,實質是該省市自治區的駐港代表(駐港辦事處),它們的主要功能有三:
- 該省在港的情報系統,專注與該省有關的情報工作
- 該省在港的統戰機構,「團結」在港的本省籍人士
- 該省在港的經濟管理機構,增進該省對外的經濟活動
- 該省在港設立的「小錢櫃」,截留本該上繳的外匯收入
- 該省在港設立的「接待站」、「聯絡處」,處理省領導交辦的事務
解釋:中共的情報工作在香港非常活躍,黨政軍三大系統都在香港設立特別的情報站,而且除了中央級的情報機構外,還有大量的地方級的情報機構。但由於情報工作的性質,這些機構和人物都是非常掩蔽的,外人難以識別區分,除非有知情人士提供資料,否則難以瞭解。
五,中央政治局常委聯絡員(非正式稱謂)
每個政治局常委都在香港設有專屬的聯絡員,不在體制之內,也不在編製之內,是每個常委自己私自設立、專門為自己服務的聯絡人。他們的作用:
- 做自己的耳目,以防黨內其他派別對自己不利
- 作為自己的線人,鑒別比較從官方渠道所得的訊息
- 交辦自己私人事務
解釋:這個類別的人數級少,而且隱蔽性極高,外界更不容易瞭解。
以上這些屬於第一類機構的負責人和成員,絶大多數都是中共黨員。制裁這些機構的成員,不會太出錯,只是人們無法知道具體的人名。
第二類別是中共在香港的附屬機構,包括特區政府、中共在香港的人大政協系統、傳統左派機構、左派公司、親中共的群眾組織和社團等等。他們構成中共在香港的實力基礎,現分述如下。
甲)政權組織:香港特區政府
一,特首
1 現任:林鄭月娥
2 前任:董建華、梁振英
解釋:林鄭月娥固然已經被列入「袁弓夷清單」,但從摧毀香港的角度看,董建華和梁振英皆應該被制裁。董建華的親信何志平已經證明為中共服務而鋃鐺入獄,梁振英則經常鼓勵「互相揭發」而直接參與鎮壓市民。
二,內閣:行政會議成員
解釋:行政會議中很多人已經被列入「袁弓夷清單」
三,議會:立法會建制派成員
解釋:很多建制派議員都已經被列入「袁弓夷清單」
四,專政機構
1 警務處(警察及飛行服務隊)
2 入境處
3 海關
4 廉政公署
解釋:上述前三個機構都隷屬保安局,筆者把它們獨立開列出來,是因為他們屬於中共「一黨專政」體系裏的「專政機器」,參與鎮壓香港民主運動,故其領導人及中層管理人員均應該受到制裁。暫時沒有證據證明廉署有參與鎮壓民眾行為,但它屬於專政機構的一部分,故仍然需要密切監督。
五,政府職能部門
1 三司:政務司、律政司、財政司
2 保安局(見上述專政機構)
3 民政事務局
4 教育局
5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6 公務員事務局
解釋:以上5個局,都不同程度參與了鎮壓香港言論自由,扭曲香港核心價值的活動,故其領導人符合「關聯人」的定義而必須予以制裁。
六,地區議會
解釋:在2019年區議會換屆選舉前,香港18區的區議會絶大部分是親中共的,他們構成中共地區樁腳,協助中共鞏固其在地區的勢力。受修例運動影響,2019年的換屆選舉,18區的區議會中有15區由泛民主派奪得,動搖了中共在基層的樁腳。但是,這些親共的「前區議會成員」也應該列入制裁名單,因為他們在2019年以「18區區議會聯署」的名義支持林鄭的《逃犯條例》,使林鄭誤以為她獲得基層民眾的支持,所以這些親共的前區議員也應該承擔摧毀香港的責任。
乙)大陸體制在香港的延伸
一,人大代表
1 全國級人民代表
2 省市區人民代表
3 縣鎮級人民代表
二,政協委員
1 全國級
2 省市區級
解釋:據瞭解,全港目前具有全國級的人大政協、以及省市區級的人大政協身份的人估計約5000多人,不管他們是否主動或被動地加入這些組織,但明知這些組織是中共政權機構在港的延續,那麼參加他們的組織,客觀上就是「關聯人士」而合乎被拒絶移民之列。很多「全國級」的人大政協都已經被列入「袁弓夷名單」。
丙)中共在香港興辦的企業單位(統稱左派公司)
一,金融
二,商貿
三,交通運輸物流
四,旅遊
五,基本建設
解釋:中共在香港興辦的企業單位,構成中共在香港的經濟基礎,其高層領導都是黨員。中層以下則未必,但這些企業明顯地支撐了中共,所以其員工即使不是黨員,也構成「關聯人」的角色。1983年中英談判開始前,這些企業只限於所謂四大系統(中銀、華潤、招商、中旅),1983年之後,隨著中共製定「在實力的基礎上過渡」」的方針,開始在香港開設種種企業單位。由於種類繁多,這裡難以一一羅列,具體公司的名冊,可以在「中資企業協會」中找到。根據據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香港目前擁有近4200家中資企業,數量較1997年的1800家翻了一倍多,企業總資產量躍升11倍至近20萬億港元,其中,總資產超過千億港元的公司在回歸前只有中銀香港一家,如今已有42家。這裡面就潛藏了大量的中共黨員和中共的「關聯者」。
丁)中共在香港興辦的事業單位(統稱左派機構)
一,宣傳機構、傳媒
1 傳統左報:《文匯報》、《大公報》、《商報》
2 新興左派媒體:鳳凰衛視、香港衛視、《中國日報香港版》、《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01
3 被收編的原香港傳媒:星島報業集團(星島、頭條、巴士的、英文虎報)、東方報業集團(東方日報)、經濟日報集團(經濟日報、晴報)、亞洲週刊
4 由內地控股的原香港傳媒:南華早報、香港無綫電視
5 大批新成立的網媒:例如HKG報、思考香港、堅料網等
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工作者聯會、工會
1 培僑學校系列
2 漢華學校系列
3 香島學校系列
4 福建中學系列
5 勞工子弟系列(包括已經升格的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6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左派學校教師以及非左派學校但親共的教師工會)
三,出版影藝:如聯合出版集團(由三聯、中華、商務及其他出版社組成)、銀都機構(由原來長城、鳳凰、新聯電影公司組成)
四,文化康樂體育事業(香港特區立法會中的「功能組別」裡的文康體機構,很多都是親共的)
解釋:中共在香港興辦的事業單位,是中共在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支柱和根基,這些單位包括傳媒、學校、出版、文康體等各方面。這些單位的領導人多數是黨員,其他員工則未必,但他們作為中共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推手,也符合「關聯人」或「關聯組織」的定義。
戊)建制派組織
一,政黨類
1 民建聯
2 經民聯
3 新民黨
4 新世紀論壇
5 自由黨(屬建制派,但不屬左派)
解釋:民建聯是中共在香港政壇中的旗艦,是中共刻意培育起來的政黨型組織(它不願意稱自己為「黨」,因為鄧小平說過香港不搞政黨政治),其主要領導人都是中共黨員。其成員即使不是黨員,卻也符合「關聯人」或「關聯組織」的定義。上述前四個建制派政黨,都完全符合中共的「關聯人」及「關聯組織」。只有自由黨可以避過「禁止移民美國」的制裁。
二,群眾組織(傳統左派)
1 工會類:
- 港九工會聯合會及其屬會
工聯會屬下有超過200個屬會和61個贊助會,涵蓋行業廣泛,主要分為汽車鐵路交通業、海員海港運輸業、航空業、政府機構、公共事業、文職及專業、旅遊飲食零售業、服務業、製造業、造船機械製造業、建造業等,會員人數422,903人,為全香港會員人數最多及最具規模的工會,也是香港最大的建制派組織。
-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簡稱勞聯),是香港第三大工會聯合組織。截至2019年,其轄下工會數目有97個及15個贊助會加盟,整體會員超過九萬人。
2 青年組織(僅列一些與中共關係比較密切的組織):
- 學友社
- 香港青年協進會
- 香港青年聯會
-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
- 香港華菁會
- 香港菁英會
-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
3 婦女組織(僅列一些與中共關係比較密切的組織):
- 香港婦聯(下轄還有很多婦女團體,名單繁多不盡錄)
-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同上)
- 香港婦女發展聯會(同上)
- 九龍婦女聯會(同上)
三,地區組織
1 香港:香港島各界聯合會(聯合會下面還有多個地區屬會,不詳列)
2 九龍:九龍社團聯會(同上注)
3 新界:新界社團聯會、傳統鄉事派(鄉議局及各鄉事委員會)
解釋:在中共的詞彙裡,群眾組織就是指工、青、婦以及各地區的居民組織(後者接近中共的居委會),他們構成中共在香港基層的支持者。這些群眾組織往往都會盲目地支持中共,所以即使不深究他們領導人是否共產黨員,也很容易界定他們是共產黨的「關聯人」或「關聯組織」。
四,各類親共社團(名單太多,無法在此舉例)
1 同鄉會
2 同學會、校友會
3 同宗會(即宗親會)
4 同業會(即工商行業組織)
5 同區會(即街坊會以及各地區基層組織)
6 同聲同氣組織(如:愛護香港力量、愛港之聲、保衛香港運動、幫港出聲行動)
7 同好會(各類文娛歌劇及興趣小組)
8 各區暗黑陀地勢力
解釋:社團是中共滲透香港、統戰各類人士的重要途徑。1997年回歸時,香港社團總數是8695個,到2017年急劇增長到38199個(均見香港政府社團註冊署的資料)。這組數字說明,港英在香港經營了150多年,才出現八千多個社團,但回歸短短20年,社團總數就增加了340%,足見中共經營社團的用心。其所以如此,是因為社團是中共滲透任何社會的主要管道。要辨別一個社團的政治屬性,只要看看每年「十一國慶」或重大事件(如反「佔中」或支持林鄭政府制定「送中條例」)這些社團在左派報章上刊登的「祝賀」或「支持」廣告,就可以看出這些社團的性質。有關各類親共社團詳細名單需要有心人在細心爬梳社團註冊署的資料後方能整理出來。但一個快速的辦法就是把《文匯》、《大公》的國慶廣告名單收集起來就可以看出其規模了。分析中共的社團工作,要緊緊抓住一個「同」字,它擅長在不同群體中掌握他們「同」的一面就可以入手進行統戰。所以筆者把各類親共社團,以「同」字來作分類如上。
至於各區的暗黑勢力,雖然是介乎合法與非法的邊緣,但卻一直是中共的聯絡對象。這個傳統從中共早年「革命」時就開始。前新華社副秘書長黃文放就曾經親口對我說,他在新華社的工作對象之一就是聯繫香港的黑社會。
所以,這些親共的社團,作為中共滲透的工具亦然符合「關聯人」或「關聯組織」的定義。
五,各大專院校親共學者及學術機構
1 大專院校
隨著英國淡出香港,大專院校開始出現華籍學者擔任校長,他們大多有親共傾向,例如最早在香港大學出現的華人校長黃麗松(獲鄧小平接見並籲請他為香港回歸培養人才),隨著回歸日近,漸漸成為「新趨勢」。香港回歸後,很多立場明顯親共的華籍學者都在不同時候出任了大專院校的高層領導,例如吳家瑋(香港科技大學)、吳清輝(浸信會大學)、黃玉山(公開大學)等。此外,很多中共培養出來的「海歸」學者,開始進入各大專院校出任「系主任」的高職。港版《國安法》通過後,中共宣稱將摧毀香港三座大山(指教育、司法、社福三大領域),接著就毫不介意國際觀瞻地把兩名黨員送進香港大學出任副校長,使大學最高管理機構7人中有5個大陸人。中共在香港大學開了這個先例後,估計其他大學將不能倖免。促成這種現象的,是各院校的最高權力機構校委會,他們是任命這些親共人士進入大學管理層的禍首,所以像以李國璋為首的港大校委會,應該符合「關聯人士」或「關聯組織」的定義。
2 親共智庫類
-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
- 香港政研會
- 香港發展論壇
- 香港發展中心
- 中港關係策略發展研究基金
- 香港政策研究所
- 匯賢智庫
- 香港社會科學民意調查中心
- 中華文匯促進中心
- 香港中華文化總會
3 親共學人
《維基百科》列舉了30位比較知名的經常發表親共言論的在各大專院校任教的學者,但實際數目遠不止此。
解釋:大專院校和各類學術團體素來是中共下大功夫滲透及培育自己幹部的地方,這從中共創黨開始就是這樣。所以,中共在各大專院校應該有大量黨員潛伏在其中。很多這些知識分子黨員選擇留校任教以便可以長期接觸學生、轉化學生。在各類群體中比較難界定他/她/它們是否共產黨的「關聯人」或「關聯組織」的要算是學術團體和大學裡的「高級知識分子」,因為他/她/它們往往會以貌似學術中立、追求學術自由等為幌子替中共張目。
以上列舉的僅僅是一個十分粗疏的機構名單,他們的領導層最有可能受到美國移民政策指引中禁止移民美國的兩類人:共產黨員及其關聯者。由於個人力量有限,無法羅列出更詳細的分類,故這個名單還有待知情人士作出大量的補充才能夠更全面。這個名單,也反映了部分在香港的中共黨員賴以掩蔽、潛伏和藏身的地方,但必須看到,由於保密需要,會有更多的中共黨員,是從來不會出現在這些機構的。那麼要制裁這些高度保密的中共黨員或關聯人物,是非常困難的。(全文完)
附錄一:美國移民局的《政策手册》第三章部分内容摘錄(原文)
USCIS Policy Manual,Part F - National Security and Related Grounds of Inadmissibility,Chapter 3 - Immigrant Membership in Totalitarian Party
(關於共產黨員部分略)
Affiliation (關聯者)
Even if an alien is not a member of the Communist or any other totalitarian party, he or she may still be inadmissible if found to be an affiliate of such an organization. The INA (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states that while “the giving, loaning, or promising of support or of money or any other thing of value for any other purpose to any organization shall be presumed to constitute affiliation . . . nothing in this paragraph shall be construed as an exclusive definition of affiliation.”
Affiliation implies less than membership but more than sympathy. Affiliation includes more than mere interest or sympathy for an organization but may also be accompanied by some positive and voluntary action that provides support, money, or another thing of value.The regulations state that “[a]ffiliation with an organization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the giving, lending, or promising of support or of money or anything of value, to that organization to be used for any purpose.”
“Affiliate” is also used in the context of this inadmissibility ground to describe links between organizations, in addition to ties between an alien and an organization. An affiliate organization of a totalitarian party is one that is related to, or identified with, a proscribed association or party in such close association as to evidence an adherence to or a furtherance of the purposes and objectives of such association or party, or as to indicate a working alliance to bring to fruition the purpos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proscribed association or party.
Whether Involvement was Meaningful
Even if the officer has determined that an alien is or has been a member of or affiliate of a proscribed group, the evidence must show that the alien’s membership or affiliation was meaningful when finding the alien inadmissible.
“Meaningful” membership or affiliation versus “non-meaningful” membership or affiliation has never been codified in the INA but is rather a judicially created concept. In general, membership in a communist or totalitarian party must be intentional in order to be meaningful. Most notably,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held that “[t]here must be a substantial basis for finding that an alien committed himself to the Communist Party in consciousness that he was ‘joining an organization known as the Communist Party which operates as a distinct and active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 alien’s membership or affiliation is meaningful if the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alien is aware of the political aspects of the proscribed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time of their membership or if the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alien engaged in party activities to a degree that substantially supports an inference of his or her awareness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aspect. Accordingly, an alien’s knowledge or awareness of a communist or totalitarian party’s political nature is sufficient to establish that an alien’s membership is meaningful.
2. Burden of Proof
The burden of proof to establish admissibility when seeking an immigration benefit is always on the applicant.[48] The burden never shifts to the Government at any time during adjudication.
附錄二:袁弓夷提出的香港「不受歡迎人物」清單
CCP’s HK Proxies Listed as Persona non Grata for the free world
(October 14th, 2020)
The HKSAR Government
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 林鄭月娥(Chief Executive)
- Teresa CHENG Yeuk-wah 鄭若驊 (Secretary of Justice)
- Matthew CHEUNG Kin-chung 張建宗 (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
o Patrick NIP Tak-kuen 聶德權 (Secretary for Civil Service/ Civil Service Bureau)
o Erick TSANG Kwok-wai 曾國衛 (Secretary for Constitutional and Mainland Affairs/ Constitutional and Mainland Affairs Bureau)
・Barnabas FUNG Wah 馮驊(Chairman /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Alan YUNG Ying-Fai 翁應輝(Chief Electoral Officer / Registration and Electoral Office)
o Kevin YEUNG Yun-hung 楊潤雄(Secretary for Education/ Education Bureau)
o Sophie CHAN Siu-chee 陳肇始 (Secretary for Food and Health/ Food and Health Bureau)
o Casper TSUI Ying-wai 徐英偉 (Secretary for Home Affairs/ Home Affairs Bureau)
・Janice TSE 謝小華(Director of Home Affairs/ Home Affairs Department)
・Rex CHANG Wai-yuen 鄭偉源(Director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Information Services Department)
・LAU Ming Kong 劉明光(Director of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o LAW Chi-kwong 羅致光 (Secretary for Labour and Welfare/ Labour and Welfare Bureau)
o John LEE Ka-chiu 李家超 (Security for Security/ Security Bureau)
・Chris TANG Ping-keung 鄧炳強 (Commissioner of Police/ Hong Kong Police Force)
・Captain West W H WU 胡偉雄(Controller / Government Flying Service)
- Paul CHAN Mo-po 陳茂波 (Financial Secretary)
o Edward YAU Tang-wah 邱騰華(Secretary for Commer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er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reau)
・Chaucer LEUNG 梁仲賢(Director/ Office of the Communication Authority)
o Michael WONG Wai-lun黃偉綸 (Secretary for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Bureau)
o Christopher HUI Ching-yu 許正宇 (Secretary for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Treasury/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Treasury Bureau)
o Alfred SIT Wing-hang 薜永恒(Secretary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Bureau)
The Liaison Office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n HK 香港中聯辦
LUO Huining 駱惠寧(Director)
陳冬 (Deputy Director)
楊建平 (Deputy Director)
仇鴻 (Deputy Director)
盧新寧 (Deputy Director)
TAN Tie-niu 譚鐵牛 (Deputy Director)
何靖 (Deputy Director)
文宏武 (General Secretary)
Office for Safeguarding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n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國安公署)
ZHENG Yanxiong 鄭雁雄 (Director)
LI Jiangzhou 李江舟 (Deputy Director)
SUN Qingye 孫青野 (Deputy Director)
Committee for Safeguarding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
Chairperson
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 林鄭月娥(Chief Executive, HKSAR)
Secretary General
Eric CHAN Kwok-Ki 陳國基(Director of Chief Executive’s Office)
Members
Matthew CHEUNG Kin-chung 張建宗(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
Paul CHAN Mo-po 陳茂波(Financial Secretary)
Teresa CHENG Yeuk-wah 鄭若驊(Secretary for Justice)
John LEE Ka-chiu 李家超(Secretary for Security)
Chris TANG Ping-keung 鄧炳強(Commissioner of Police)
Edwina LAU Chi-wai 劉賜蕙(Deputy Commissioner of HK Police)
AU Ka-wang 區嘉宏(Director of Immigration)
Hermes TANG Yi-hoi 鄧以海(Commissioner of Customs and Excise)
Advisor
LUO Huining 駱惠寧(Director of Liaison Office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n HK)
Executive Council (行政會議)
President
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 林鄭月娥
Official Members
Matthew CHEUNG Kin-chung 張建宗
Paul CHAN Mo-po 陳茂波
Teresa CHENG Yeuk-wah 鄭若驊
WONG Kam-sing 黃錦星
LAW Chi-kwong 羅致光
John LEE Ka-chiu 李家超
Frank CHAN Fan 陳帆
Sophia CHAN Siu-chee 陳肇始
Edward YAU Tang-wah 邱騰華
Michael WONG Wai-lun 黃偉綸
Kevin YEUNG Yun-hung 楊潤雄
Patrick NIP Tak-kuen 聶德權
Alfred SIT Wing-hang 薜永垣
Erick TSANG Kwok-wai 曾國衛
Casper TSUI Ying-wai 徐英偉
Christopher HUI Ching-yu 許正宇
Non-Official Members
Bernard Charnwut CHAN 陳智思
Laura CHA SHIH May-lung 史美倫
Arthur LI Kwok-cheung 李國章
CHOW Chung-kong 周松崗
Fanny LAW FAN Chiu-fun 羅范椒芬
Jeffrey LAM Kin-fung 林建鋒
IP Kwok-him 葉國謙
Tommy CHEUNG Yu-yan 張宇人
Martin LIAO Cheung-kong 廖長江
Joseph YAM Chi-kwong 任志剛
Regina IP LAU Suk-Yee 葉劉淑儀
Ronny TONG Ka-wah 湯家驊
WONG Kwok-kin 黃國健
LAM Ching-choi 林正財
Kenneth LAU Ip-keung 劉業強
CHEUNG Kwok-kwan 張國鈞
(Sixth) Legislative Council (立法會議)
(As of October 5th, 2020)
President
Andrew LEUNG Kwan-yuen 梁君彥
Pro-Beijing Members (41)
Abraham SHEK Lai-him 石禮謙
Tommy CHEUNG Yu-yan 張宇人
Jeffrey LAM Kin-fung 林建鋒
WONG Ting-kwong 黃定光
Starry LEE Wai-king 李慧琼
CHAN Hak-kan 陳克勤
CHAN Kin-por 陳健波
Priscilla LEUNG Mei-fun 梁美芬
WONG Kwok-kin 黃國健
Regina IP LAU Suk-yee 葉劉淑儀
Paul TSE Wai-chun 謝偉俊
Michael TIEN Puk-sun 田北辰
Steven HO Chun-yin 何俊賢
Frankie YICK Chi-ming 易志明
YIU Si-wing 姚思榮
MA Fung-kwok 馬逢國
CHAN Han-pan 陳恒鑌
LEUNG Che-cheung 梁志祥
Alice MAK Mei-kuen 麥美娟
KWOK Wai-keung 郭偉強
Christopher CHEUNG Wah-fung 張華峰
Elizabeth QUAT 葛珮帆
Martin LIAO Cheung-kong 廖長江
POON Siu-ping 潘兆平
CHIANG Lai-wan 蔣麗芸
LO Wai-kwok 盧偉國
CHUNG Kwok-pan 鍾國斌
Jimmy NG Wing-ka 吳永嘉
Junius HO Kwan-yiu 何君堯
HO Kai-ming 何啟明
Holden CHOW Ho-ding 周浩鼎
SHIU Ka-fai 邵家輝
Wilson OR Chong-shing 柯創盛
YUNG Hoi-yan 容海恩
CHAN Chun-ying 陳振英
CHEUNG Kwok-kwan 張國鈞
LUK Chung-hung 陸頌雄
LAU Kwok-fan 劉國勳
Kenneth LAU Ip-keung 劉業強
Vincent CHENG Wing-shun 鄭泳舜
Tony TSE Wai-chuen 謝偉銓
MTR Corporation Limited 香港鐵路有限司
Rex AUYEUNG Pak-kuen 歐陽伯權(Chairman/ Non-Executive Directors)
Jacob KAM Chak-pui 金澤培(Chief Executive Officer / Executive Director)
Communications Authority 通訊事務管理局
Winnie TAM Wan-chi 譚允芝(Chairman)
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 (TVB)
Thomas HUI To 許濤 (Chairman and Non-Executive Director)
Mark LEE Po On 李寶安 (Group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Hospital Authority 醫院管理局
Henry FAN Hung Ling 范鴻齡 (Chairman)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廉政公署
Simon PEH Yun-lu 白韞六 (Commissioner of ICAC)
Heung Yee Kuk N.T. 新界鄉議局
Kenneth LAU Ip-keung 劉業強 (Chairman)
Daniel LAM Wai-keung 林偉強 (Vice Chairman)
MOK Kam-kwai 莫錦貴 (Vice Chairman)
CHEUNG Hok-ming 張學明 (Vice Chairman)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
Starry LEE Wai-king 李慧琼 (Chairman)
Horace CHEUNG Kwok-kwan 張國鈞 (Vice-Chairman)
Brave CHAN Yung 陳勇(Vice-Chairman)
Gary CHAN Hak-kan 陳克勤 (Vice-Chairman)
Holden CHOW Ho-ding 周浩鼎 (Vice-Chairman)
Thomas PANG Cheung-wai 彭長緯 (Vice-Chairman)
Albert WONG Shun-yee 王舜義 (Secretary General)
CHONG Wai-ming 莊惠明 (Treasurer)
Chris IP Ngo-tung 葉傲冬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Kin HUNG Kam-in 洪錦鉉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Vincent CHENG Wing-shun 鄭泳舜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Joe LAI Ming-ho 黎榮浩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Frankie NGAN Man-yu 顏汶羽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 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
NG Chau-pei 吳秋北 (President)
Kingley WONG 黃國 (Chairman)
MA Kwong-yu 馬光如 (Secretary General)
WONG Kwok-kin 黃國健 (Vice-Chairman)
LEUNG Chung-yan 梁頌恩 (Vice-Chairman)
唐賡堯 (Vice-Chairman)
周聯僑 (Vice-Chairman)
The Federation of Hong Kong and Kowloon Labour Unions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勞聯)
LAM Chun-sing 林振昇(Chairman)
13th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Hong Kong Deputies (港區人大代表) (36):
Bernard Charnwut CHAN 陳智思
Ian FOK Chun-wan 霍震寰
LI Yinquan 李引泉
WONG Ting-chung 王庭聰
MA Fung-kwok 馬逢國
LO Shui-on 盧瑞安
WONG Yuk-shan黃玉山
Brave CHAN Yung 陳勇
David WONG Yau-kar 黃友嘉
Andrew YAO Cho-fai 姚祖輝
IP Kwok-him 葉國謙
MA Ho-fai 馬豪輝
Vincent Marshall LEE Kwan-ho 李君豪
Martin LIAO Cheung-kong 廖長江
Raymond TAM Chi-yuen 譚志源
CHENG Yiu-tong 鄭耀棠
NGAN Po-ling 顏寶鈴
Herman HU Shao-ming 胡曉明
TAM Yiu-chung 譚耀宗
LAM Lung-on 林龍安
Cally KWONG Mei-wan 鄺美雲
Michael TIEN Puk-sun 田北辰
CAI Yi 蔡毅
Bunny CHAN Chung-bun 陳振彬
Dennis LAM Shun-chiu 林順潮
Tim LUI Tim-leung 雷添良
Stanley Ng Chau-pei 吳秋北
NG Leung-sing 吳亮星
Nancy CHU IP Yuk-yu 朱葉玉如
Henry CHAN 陳亨利
Maggie CHAN Man-ki 陳曼琪
Tommy LI Ying-sang 李應生
CHOY So-yuk 蔡素玉
Witman HUNG 洪為民
Nicholas CHAN Hiu-fung 陳曉峰
WONG Kwan-yu 黃均瑜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gress (CPPCC) Hong Kong members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香港地區委員(政協委員)
(selected members only)
Peter WONG Tung Shun 王冬勝
Peter WONG Kwok-keung 王國強
Rosanna WONG Yick-ming 王䓪鳴
David Fong Man Hung 方文雄
Richard Y.S. TANG 鄧日燊
TANG King Shing 鄧竟成
LOWai-kwok 盧偉國
Paul KWONG 鄺保羅
Daniel FUNG S.C. 馮華健
Francis Lui 呂耀東
Ken CHU 朱鼎健
Kenneth LAU Ip-keung 劉業強
Kaizer LAU劉炳章
Starry LEE Wai-king李慧琼
Charles HO Tsu-kwok何柱國
Christopher CHEUNG Wah-fung張華峰
Margaret CHAN Fung Fu-chun陳馮富珍
Peter LAM 林建岳
Jeffrey LAM Kin-fung林健鋒
Frankie YICK Chi-ming 易志明
Anthony CHOW Wing-kin 周永健
Alan HOO 胡漢清
Henry TANG Ying-yen唐英年
Kennedy WONG 黃英豪
Leung Che-cheung 梁志祥
Andrew LEUNG Kwan-yuen 梁君彥
LEUNG Chun-ying梁振英
Margaret LEUNG KO May Yee 梁高美懿
TUNG Chee-hwa董建華
Andy TSANG Wai Hung 曾偉雄
Tony TSE Wai-chuen謝偉銓
Tony KAN Chung Nin簡松年
LAI Tung-kwok黎棟國
Jackie CHAN Kong-sang 陳港生(成龍)
LAM Tai-fai 林大輝
KO Wing-man 高永文
Stephen CHEUNG Yan-Leung 張仁良
CHEUNG Man-kwong 張文光
CHEUNG Chi-kwong 張志剛
New Territories Concern Group 新界關注大聯盟
Junius HO Kwan-yiu 何君堯(Founder)
Caring Hong Kong Power 愛護香港力量
Anne Chan 陳淨心 (Convener)
Voice of Loving Hong Kong 愛港之聲
Patrick KO Tat-pun 高達斌 (Convener)
Defend Hong Kong Campaign 保衛香港運動
FU Chun-chung 傅振中(Organizer)
Silent Majority for Hong Kong 幫幫香港出聲行動
Robert CHOW Yung 周融(Organizer)
Politihk Social Strategic 香港政研會
Innes Tang 鄧德成 (Chairman)
New Territories Association of Societies 新界社團聯會
LEUNG Che-cheung 梁志祥(President)
CHAN Yung 陳勇(Chairman)
Kowloon Federation of Association 九龍社團聯會
Bunny CHAN Chung-bun 陳振彬 (President)
WANG Huizhen 王惠貞 (Chairman)
Kin HUNG Kam-in 洪錦鉉 (Secretary General)
Hong Kong Island Federation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CAI Yi 蔡毅 (President)
(文章為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