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模型中的「逆週期因子」淡出使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0月29日訊】10月27日,中國官方發布消息稱,近期部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行基於自身對經濟基本面和市場情況的判斷,陸續主動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模型中的「逆週期因子」淡出使用。調整後的報價模型有利於提升報價行中間價報價的透明度、基準性和有效性,也是外匯市場自律機制中市場主體發揮作用的體現。
上面這段話的亮點是: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模型中的「逆週期因子」淡出使用。
很多人對逆週期因子感到陌生,但實際上它對人民幣中間價有較大影響。
那麼什麼是人民幣中間價呢?
我們知道,在利率市場裡有基準利率,目前,貸款層面的「基準利率」是LPR利率,分為一年期和五年期。存款方面的基準利率是存款基準利率。基準利率類似於股市K線圖裡的均線,股市一般會圍繞均線波動。
而人民幣匯率市場的基準利率可以理解為人民幣中間價,所以說人民幣中間價對匯率市場影響很大。
那麼逆週期因子呢?又是怎麼回事?
逆週期因子在特殊時期,往往起到特殊作用。2015年8月11日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大幅下跌,從6.2097下跌到2017年初的6.9557,幅度高達12%,後來中國央行在2017年5月份央行引入逆週期因子,人民幣匯率止跌回升。2018年1月9日,中國央行通知部分中間價報價行,對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中的逆週期因子參數進行調整,調整後相當於不進行逆週期調節。當時的背景是人民幣處於顯著的升值趨勢當中。
而當前的背景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今年5月27日7.1765的低點一路升值到10月21日的6.6400,累計升值超過5000點。說得更直白一點,5月27日,1萬美元可以換得71765元人民幣,而到了10月21日的高點時,只能換得66400元人民幣,損失了5365元。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逆週期因子相當於減速劑作用,漲得快了,會適當減速,跌得快了也會適當減速,讓市場保持理性。
而此次管理層表明:陸續主動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模型中的「逆週期因子」淡出使用,怎麼理解?
有可能暫時退出使用,也有可能是逐漸從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剔除,總之不管怎樣,起碼說明在中國央行在抑制人民幣過快上漲。
稍早前的10月10日,中國央行宣布: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
外匯風險準備金是央行在2015年「811匯改」之後設立一項制度,意思是向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準備金,初始的準備金率定了20%,外匯風險準備金凍結期為一年,沒有利息。
如果降低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可以降低買入美元,賣出人民幣的成本,可以抑制人民幣過快升值。
歷史上,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的總規律是,在人民幣有顯著下跌壓力時上調;反之,人民幣有顯著上漲壓力時下調。
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認為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和逆週期因子是中國央行穩定人民幣匯率的兩把「撒手鐧」!在當前背景下,這對於抑制人民幣過快上漲有顯著的作用。
有人問下,人民幣升值不是挺好的嗎?為什麼不讓它大漲呢?
人民幣大漲固然會顯得其價格更貴,可以買到更多的國外商品,出國留學、出國旅遊也更省錢。但是對於出口型企業則帶來巨大打擊,因為你賺取的收入換得更少的人民幣,降低出口企業的積極性。
未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還會有一定的升值空間,但極限值應該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