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0年10月5日訊】(接前文)
二 時代背景:英鎊與美元的無聲較量
在弗裡德裡希出生的時候,正是大英帝國最輝煌的時段:工業生產連續百年保持世界第一,殖民地的太陽永不落下,帝國海軍打遍天下無敵手,英鎊貨幣的價值也因其綁定黃金而堅如磐石,被當時的全世界所認可。
就在1865年,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說:「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羊場,秘魯送來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遍佈東印度群島……」
相比之下,剛剛統一的德國,雖然向法國勒索了高達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但因為其長期以來邦國林立,貨幣不統一,互相加收關稅,市場割裂嚴重,物流成本奇高,整體經濟也以農業為主,落後而粗放,民眾生活水平低下,工業生產在世界上更是不值得一提。
為了富國強兵,德國加重對農業的壓榨,用以反哺工業生產,同時,為保護本國脆弱的工業生產,德國還用高關稅阻止英國廉價工業品的輸入,正是這種對農業的壓榨,也間接導致了川普(特朗普)的爺爺離開德國來到美國。
川普的爺爺來到美國創業期間,恰恰是美國工業生產崛起並超過英國的時間。
在南北戰爭結束之後,誕生於歐洲的鐵路、電報、汽船、煉鋼等先進技術在美國迅速普及,而隨著一批又一批像弗裡德裡希這樣的歐洲移民湧入,美國成為了資本主義的完美試驗場,鐵路,就像今天的手機網際網路一樣,是那個時代引領資本主義發展的高科技。
從1870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鐵路發展極為迅速,全世界鐵路總長度由1870年的21萬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萬公里,每年平均修建2萬公里以上,而最主要的里程增長,就在美國和德國。
隨著環世界的鐵路網的初步形成,將包括美國、德國、俄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納入世界市場,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以及世界市場的擴大,使得這一時期的世界貿易和全球經濟都獲得了巨大發展。
今天,全世界的貿易網路都圍繞著美國這個核心,當時的世界各國,要想發展進步,也同樣要圍繞在當時的世界工業中心——英國的周圍。
1870年到1913年,世界貿易額增長3倍多,英國一方面消費全世界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也供應各國工業品,截止到1913年,英國的貿易額佔世界貿易額的15%,德國佔13%,美國佔11%,法國佔8%,俄國佔4%……
與迅速發展的全球貿易所對應的,是英鎊「世界貨幣地位」的強化。因為英國持續位居全球第一大國際貿易國,主要國家的貨幣紛紛向英鎊看齊,德國、葡萄牙、法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瑞士、瑞典、丹麥、俄國、日本、阿根廷、美國等,都先後採用金本位。
到了1900年,除中國之外的世界主要國家,基本都採用金本位體系,加入了以英鎊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然而,變化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雖然國際貿易額依然牢牢佔據全球第一,但英國已經從鼎盛時代開始滑落。
1894年,美國工業總產值第一次超過了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1909年,德國工業總產值也超過了英國,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
下面的表格,對比了1870年與1913年各國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百分比變化。
1870年與1913年世界各國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百分比(作者製表)
讓英國人特別鬧心的,不是他們的世仇法國,也不是蒸蒸日上但是遠離歐洲大陸的美國,而是新冒出來的愣頭青德國。
經過幾十年的埋頭髮展,原本弱得一逼的德國,居然一躍而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工業國,而新上任的年輕皇帝威廉二世野心勃勃,時任德國外長皮洛夫乾脆明確表示:「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人滿足於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遠去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謀求日光下的地盤!」
在歐洲經濟、軍事、政治等長期的均勢被打破,潛流湧動、衝突加劇的時刻,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卻始終抱著孤立主義的想法,遠離歐洲大陸的紛爭,悶聲大發財。
1900年,美國正式通過《金本位法》,將美元與黃金掛鉤。
就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的衝突越來越明朗的情況下,1913年,美國國會批准《聯邦儲備法案》,一個管理美元的機構悄然成立,這就是當今執全球金融體系牛耳的美聯儲,而此時的美國,其工業總產值已經等於英、法、德三國的總和……
為更好的「管理貨幣供應」, 1914年11月16日,美聯儲開始發行一批叫做「聯邦儲備銀行券(Federal Reserve Bank Notes)」的紙片片,這就是今天通行世界的美元紙幣的正式名稱。為讓美元取信於人,《聯邦儲備法案》規定:每印刷1張聯儲券(美元),必須有40%的黃金作抵押。
1914年,各種矛盾激化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
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擔心,歐洲各國也許會收回美國的投資以資助戰爭,這些外資撤離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沈重打擊,但沒有人想到,這場戰爭對於美國將是一種什麼樣的歷史機遇。
隨著戰爭的持續,參戰國對於美國生產的各類物資的需求,幾乎是達到了無限水平——唯一受制約的,只是有沒有硬通貨(黃金、英鎊、金馬克、金法郎或美元)支付的問題,美國那極其龐大的工農業生產潛力,因為這次戰爭而被充分挖掘。
1917年參戰之前,美國一直秉承「中立」離場,歡迎作戰雙方來美國購買各種物資,甚至歡迎來美國籌資——當然,要以美元或者黃金來支付。
以英國為例,僅在1916年,他們就通過摩根公司在美國購買了超過30億美元的軍需品,這是當年聯邦政府收入的4倍。
1917年,「中立」三年的美國,向曾擊沉美國商船的德國宣戰。就在弗裡德裡希死後不久,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完敗而結束,德國崛起並挑戰英國霸權的戰爭中,歐洲列強普遍元氣大傷,而美國則是最終摘得大桃子的人。
一戰之後,整個歐洲的經濟,被美國甩下了十萬八千里:俄羅斯發生了十月赤色革命,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完全解體,德國被肢解,英國和法國雖然取得了慘勝,但經濟早已被戰爭折磨得千瘡百孔,曾經強大如日不落帝國,也無力維持原有的世界貿易格局和國際金融體系,更無力控制其龐大的殖民地,不可避免的一路下滑……
正如1914年戰爭剛剛爆發之時,英國外交部部長愛德華•格雷那預見性的哀鳴:「歐洲各處,明燈正在熄滅;在有生之年,我們也許看不到它再次點亮了。」
與衰落的歐洲相對應,美國卻像一輪紅日那樣冉冉升起,其戰後的經濟總量,超過了英、德、法三個老牌工業強國的總和,而工業總產值更是基本與整個歐洲相當。
大戰當中,傳統世界列強如英、德、法、俄、意、奧等,都不得不先後放棄金本位,而美國的「聯邦儲備銀行券」,卻始終保持著和黃金的兌換能力,逐漸成為了僅次於英鎊的最重要的國際貨幣,與之同時,美國從歐洲的淨債務國變成淨債權國……
按照當時的美元價值(1/20.67盎司的黃金)計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央行擁有黃金儲備約10億美元、美國約20億美元,法國、德國也各自擁有10億美元黃金儲備;戰爭結束之後,變成了美國擁有45億美元黃金儲備,英國依然擁有10億美元黃金儲備,其他國家所擁有的黃金儲備,幾乎都可以忽略。
美元上升,英鎊滑落,時代變了,川普的爺爺,他湊巧來到了一個偉大的、從他移民到此後國力一直在上升的國度,這為他本人,他的子女乃至孫輩創造了巨大成功的機會,沒有誰能擺脫一個時代的運勢,正如某位長者所言: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