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芯」大躍進,多地爛尾收場。(圖片來源:自由亞洲電臺)
【看中國2020年9月27日訊】中國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四部門近日聯合發文,要加大5G建設投資,加快5G商用發展步伐。加快基礎材料、關鍵晶元、高端元器件等核心技術攻關。學者認為,這類計畫經濟年代的行政指令,就算有無限量資金投入,也很難有效。安徽、浙江等地一窩蜂上馬研製半導體,晶元產業尚未上馬就已爛尾。
新華網本週三報導,近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指出要聚焦重點產業投資領域。其中,要加大5G建設投資,加快5G商用發展步伐。以及加快基礎材料、關鍵晶元、高端元器件、新型顯示器件、關鍵軟體等核心技術攻關。
熟悉半導體行業的中國業內人士香先生,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以中國自身的能力,財政撥款再多,也無法研製出高端晶元,因為中國的基礎材料學落後:「科技分成幾個層次,說的最多的是底層科技,就是材料學、代碼學這些東西,中國基本上是依靠外來的。這十幾年(中國)比較關注的是集成科技,比如說我從全世界各國買一些東西來,我給他組裝成一個東西。集成科技在世界上屬於科技領域的第三產業,根本算不上是科技產業。」
早前彭博社報導,北京準備制定一套全方位的新政策,2025年前將投放9.5萬億人民幣(1.4萬億美元)發展本國半導體產業,以應對川普(特朗普)政府的限制。
目前,中國各省市企業一窩蜂上馬半導體產業。根據啟信寶統計,截至今年9月1日,本年度中國已新設半導體企業7021家,而去年新設半導體企業也超過了一萬家。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不完全統計,安徽、浙江、福建、陝西等十餘省市制定了集成電路產業規劃或行動計畫。僅此數省2020年的規劃目標,即達1.42萬億元。
晶元製造需要創新環境 計畫經濟模式不適用
金融學者司令對本臺說,研發晶元涉及很多領域,而重要的還是要具備創新的環境:「比如新材料、雲計算,還有工業聯合體,部署5G網路,但是很明顯,中國在這方面是落伍的。因為中國要發展一項技術的時候,很容易墜入計畫經濟的模式當中,或者說仍然有計畫經濟調控資源的影子在裡面。做晶元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企業高度創新。」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說,全民一窩蜂地大搞晶元,總是憑著一種激情來發展產業,恐怕成功的概率不會很大。
一個多月前,湖北武漢千億級半導體項目弘芯被曝出「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面臨項目停滯的風險」,弘芯剛剛進場一個多月的光刻機,尚未開封即被銀行抵押。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爛尾」。另外,江蘇南京德科碼,三年內在南京、淮安、寧波三市相繼落地半導體項目,但亦「爛尾」收場。
對此,學者司令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理解中國四個部門推出的鼓勵晶元行業、鼓勵5G網路發展政策效果,短期看這樣的政策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中國可能會減少與外部的世界尖端技術的交流,有可能拖延中國的創新進度。」
中國晶元業人才嚴重不足
去年已有大陸研究報告提出,中國集成電路從業員人數隻有30萬人,但整個行業需求70萬人,合資格從業員嚴重不足,短期內根本無法滿足行業發展需求。
學者香先生認為,中國科技落後的主因是缺乏人才,如果制度不改變,難有出色的人才:「科技的進步,包括經濟的發展、社會文明進步,必須在一個開放的社會下,專制社會不可能有這些進步,他只能倒退,想想當年伊籐博文先生曾經跟李鴻章說過‘不論天才、地才,一遇專制俱為奴才’。沒有人才,你何來科技進步。」
據半導體業內人士稱,各地為了分食政府政策這塊所謂的大蛋糕,掀起投資半導體晶元熱潮,截至9月上旬,全中國已有近十四萬個設計晶元的公司註冊成立,試圖瓜分北京政策的紅利。目前爛尾的半導體項目,除了武漢弘芯,還有南京德科碼,此外,陝西坤同半導體有限公司以「遣散員工」的方式,變相宣告項目終結。
版權所有 ©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