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習近平2019年4月24日在北京大會堂迎賓(圖片來源: Fred Dufour -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9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林中宇綜合報導)中共官方昨天(9月1日)正式公布,浙江省長袁家軍接替車俊擔任浙江省委書記,天津市長張國清接替陳求發擔任遼寧省委書記,坐實此前傳聞。車俊和陳求發因年齡問題退休。袁家軍和張國清都出身被指親習近平的政壇「軍工系」。另外,作為間接的習家軍的上海市委副書記廖國勛已任天津副書記。不過有分析認為,近年習近平的敵人在「自己人」當中,不時嚇出一身冷汗。
據中共官媒報導,中組部常務副部長姜信治昨天到杭州宣布浙江的人事變動。袁家軍表明擔任省委書記是習近平的「充分信任」,聲稱要「始終與總書記同心」。
浙江是習近平曾經擔任過省委書記的地方,目前不少高官都是習的浙江舊部,被稱為「之江新軍」。
鄭柵潔也在大會發言,顯示他將擔任省長。鄭柵潔是習近平和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的福建舊部,曾任福建省副省長、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國務院台辦副主任,2017年底主政寧波。
升任浙江書記的袁家軍,現年58歲,出身「軍工系」,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總指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寧夏常務副主席,2014年擔任浙江常務副省長,2017年擔任省長。
新任遼寧省委書記張國清亦出身「軍工系」,現年56歲,是全國最年輕省委書記,曾任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副總裁、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曾任重慶市長、天津市長。
據港媒前一天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開會議,拍板高層人事。除了指浙江省長袁家軍升任省委書記,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升任省長,天津市長張國清擔任遼寧省委書記。還有上海市委副書記廖國勛將升任天津市長。
據《天津日報》9月2日最新消息,廖國勛已獲任天津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預計廖任天津市長還需要走人大任命程序。
廖國勛曾在貴州與習近平親信栗戰書和陳敏爾均有交集,被視為間接的習家軍。
「軍工系」也是腐敗重災區 「自己人」令習「嚇出一身冷汗」
據外界觀察家認為,習近平的所謂習家軍中,第一部分是與自己有舊交的官員,如栗戰書;第二部分是曾任職的福建、浙江等地的舊部,如蔡奇;第三部分是以上的親信帶出的舊部,如廖國勛;而近年習也在「軍工系」物色人選。有親共港媒曾形容「軍工系」為親習近平的第四股新勢力。
現任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剛卸任的遼寧省委書記陳求發、廣東省長馬興瑞、湖南省長許達哲、遼寧省委常委兼大連市委書記譚作鈞、甘肅省委常委兼副省長黃強、黑龍江副省長胡亞楓等都出身「軍工系」。
不過,「軍工系」目前也是腐敗重災區。
去年4月22日,四川久遠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久遠集團)原董事長鄧全農被調查。鄧全農還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中共國家計畫單列的中國唯一的核武器研製生產單位。
今年中共兩會召開前夕,5月12日深夜,原中共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共首艘國產航艦設計總監胡問鳴,涉嫌重大違紀被當局調查。其下屬、中船重工原總經理孫波兩年前落馬。
中船重工總資產4,400億元,是設計生產航母、核潛艇等的特大型軍工央企,曾負責改造「遼寧號」航艦,及設計建造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海外中文網披露,中共軍費開支中,流向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的撥款數目驚人,而由此發生的貪腐顯然是中共高層與軍方不能容忍的。
跡象顯示,習近平在官場除了自己的舊部,不斷網羅更多自己人,但令他更加煩惱的是,如今「自己人」也成為不可控因素。
今年6月,習近平浙江舊部、公安部副部長孟慶豐突遭免職,去向不明。7月,陝西省委書記胡和平被調離,調回北京掌管文化與旅遊部,被明升暗降。政論人士陳破空在評論文章中說,上述事件證明即便是習近平自己的親信人馬,對習而言,也並不可靠而狀況不斷。
陳破空還說,按照毛澤東的話說,他們都是「睡在身邊的赫魯曉夫」。連習家軍都靠不住了?習近平細思極恐,或常常嚇出一身冷汗。
文章稱,習近平曾向黨內喊話:「我看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沒有第二人」。習近平很清楚,他真正的敵人,不在國外,而在國內;不在黨外,而在黨內;不在基層,而在高層;甚至於,派系纏鬥之間,如今敵人已經就在習家軍內部。
陳破空在文章最後稱,習近平目前的權力尷尬也再次見證,這個一黨專政制度的失效、失靈、失敗,因為權力來路不正,並非來自人民、並非來自選票,而是來自於中共高層的小圈子。本質而言,來路不正的權力不具合法性,必然受到拷問和挑戰,甚至隨時遭遇不測和顛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